二維碼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方大曾及抗戰報人學術研討會

各界聲音重現 2016年04月07日 15:38 A-A+

 2015年12月5日,方大曾及抗戰報人學術研討會

2015年12月5日,方大曾及抗戰報人學術研討會

2015年12月5日,方大曾及抗戰報人學術研討會

2015年12月5日,方大曾及抗戰報人學術研討會

2015年12月5日,方大曾及抗戰報人學術研討會

2015年12月5日,方大曾及抗戰報人學術研討會

2015年12月5日,方大曾及抗戰報人學術研討會

2015年12月5日,方大曾及抗戰報人學術研討會

2015年12月5日,方大曾及抗戰報人學術研討會

2015年12月5日,方大曾及抗戰報人學術研討會

2015年12月5日,方大曾及抗戰報人學術研討會

2015年12月5日,方大曾及抗戰報人學術研討會

2015年12月5日,方大曾及抗戰報人學術研討會

2015年12月5日,方大曾及抗戰報人學術研討會

2015年12月5日,方大曾及抗戰報人學術研討會

2015年12月5日,方大曾及抗戰報人學術研討會

2015年12月5日,方大曾及抗戰報人學術研討會

2015年12月5日,方大曾及抗戰報人學術研討會

2015年12月5日,方大曾及抗戰報人學術研討會

2015年12月5日,方大曾及抗戰報人學術研討會

2015年12月5日,方大曾及抗戰報人學術研討會

2015年12月5日,方大曾及抗戰報人學術研討會

《方大曾的意義》

在“方大曾及抗戰報人學術研討會”上的講話

——馮雪松

各位領導、專家,各位朋友上午好!

  班門弄斧,請多包涵!

  從1999年底至今,尋找方大曾的旅程已經走過了16個年頭,一部紀錄片、一本書、一個記協座談會、一個紀念室、一次境外展覽、一系列校園行公益計劃,到今天又一個里程碑——學術研討會,這是我當年在尋找之旅出發前想都不敢想的事,讓人欣慰!這一系列的行動,是一個由黑暗到光明,由模糊到清晰的過程,可喜的是,經過多年的努力,七七事變報道第一人方大曾終於浮出水面,榮幸的是,所取得的成果,得到新聞史學界泰斗方漢奇先生的高度評價以及官方和學界的認可。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傳承民族精神,彌補國家記憶,是責任、是擔當、更是使命,方大曾是中國戰地記者的先驅、傑出的攝影家,是我們民族的英雄,能在職業生涯中與他感動相遇,是一件幸運的事,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尋找方大曾是一次關乎歷史追問的行動,也是由媒體人通過影像表達,進行的一次歷史書寫。它不同於史學研究者們的紙上考古,更注重參與、存在、看見的表述體驗,通過感性發掘傳遞受眾。方大曾這個選題就是通過歷史與現實交織推進的方式,由一個偶然的開始,不斷地生發成長,從而引起了“方大曾熱”,這是時代的進步。

  那麼今天,方大曾對於我們意義呢?家國情懷、職業精神、使命擔當、勇於獻身等等,這些充滿正能量的關鍵詞語是我們當下所所缺失的,恰恰在這些不足的地方,方大曾可貴的精神和價值穿越年代,歷久彌新,愈加凸顯。

  通過多年的追蹤采寫,對於方大曾的意義有幾點淺見,與各位分享,權當拋磚引玉。

一  思想民本的家國情懷

  上世紀三十年代中期,方大曾是中國新聞界一個響亮的名字。他1912年7月13日生於北京,筆名小方,畢業于中法大學經濟係,是當時活躍在長城內外的知名記者,與范長江、徐盈等人同負盛名。

  17歲時,他在北平《世界畫報》上發廣告,發起少年攝影社團,號召大家做“做少年攝影界的先進隊”。1932年,他任北平《少年先鋒》週刊編輯,他的戰友方殷回憶説:“小方是一個英俊的青年,人品純正,熱情,精力充沛。在我的印象裏,他好像總是在走路,奔忙,不知疲倦”。

  方大曾不拍美人照,“他把鏡頭對準中國的勞苦大眾,位於激流中和地底下的船工礦工,對他們的實際生活境況,表示極大的關懷和同情。”作家余華在接受採訪時説,“方大曾的作品證明了,現實比藝術更加有力”。

  拍攝紀錄片時,我曾在宿捨得墻上挂滿了小方攝影作品,細細品讀,無論題材是民生、戰爭抑或風物,他從來都不是旁觀者,而是參與者,小方從未在其中表現過半點虛浮和獵奇,他是時代變遷的記錄者、民眾命運的同情者、國家興亡的關注者,他的雙腳始終踩在大地上,心跳從未離開過中華民族的脈動。

  小方具有樸素民本思想,他的作品展現了時代風貌,不炫耀技巧,不追求離奇,總是控制的恰到好處,許多作品被國內報刊及美國的《時代》,英國的《倫敦圖畫新聞》等刊載。

  小方的作品構思新穎,風格獨具,寓意深長,扣人心弦,同時代的評論家秋塵曾撰文評論方大曾的作品“多取材大眾生活,熱烈情緒,躍然紙上,而技術則無所軒輊,具臻上乘。”   

  其中,《聯合戰線》是他的代表作,被選印在《北平第一屆攝影聯合展覽會特刊》的顯著位置上,這幅作品取材現實生活,畫面簡潔鮮明生動,構圖用光恰到好處,在國難當頭的時候,它告訴人們堅持團結聯合行動,組成強有力的統一陣線,才能同舟共濟,戰勝驚濤駭浪,爭取最後勝利。

  在方大曾的通訊報道《從集寧到陶林》中,他深入到礦工當中,了解並看到了它們悲慘的境遇,小方寫道“這個世界簡直不允許他們生存在光明中;我想,他們總會得到解放的吧。我這樣企望著,我確信這不是幻想:因為有千百萬的人,正為著人類的光明在工作,在努力,在鬥爭!奴隸們也要享受“人類的生活”了!”

對於一個二十齣頭的年輕人,從如此的家國情懷看得出,日後所取得傑出成就並不是偶然的。

二  情操高尚的新聞理想

  正直、熱情、敏銳、活躍、有追求、有良知,在紀錄片《尋找方大曾》拍攝過程中,這些詞語也始終圍繞著我,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年青人,一次次通過敘述和影像,讓閱讀者感受著他忘卻自我、熱情投入、東奔西走一路旅行時內心的溫度。

  從接觸“小方”的感受上來講,我覺得他是一個具有高尚情操、充滿理想的一個青年,所謂高尚體現在他的思想當中沒有派別這樣的東西,完全是出於一種關切、博愛、民本的、人本的思想,比如,他在拍攝一些貧苦老百姓的照片裏面,你感覺得到,從他的拍攝對象神態的自然、自如來看,小方是跟他們是完全平等的姿態。布列松説,一個人在拍照片時,必須心眼並用。要想盡一切辦法對你所拍攝的對象進行了解。只有深刻地了解,才能對生活産生應有的敏感,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質,才能把主題表現得非常清楚,非常真實。如果方大曾沒有經過思考,以居高臨下的態度對待被拍攝對象,是不會得到和諧的畫面和自然的狀態,我們可以通過被拍攝對象臉上的表情去感受他的心情,通過“讀臉”的過程去接近他,反觀他,這也是社會學中田野調查這樣一種方式。

  在綏遠前線採訪後,方大曾寫了長篇通訊《綏東前線視察記》,文章中有親歷,有觀察,有評述,樸素簡單,實話實説,體現出了一名優秀記者的職業素養。在文章的結尾處,小方的筆調是悲憫的,也是憤怒的,“現在死於東山坡上的匪屍,大半已被野狗吃食,只留可怕的頭連著那架光桿的骨骼。有些完整的屍體,窮困的老百姓們,還正在剝他們身上的軍衣,等衣服剝光了之後,就立刻跑來幾支狗,它們又發現了新的美餐。戰爭是這樣的殘酷,然而瘋狂的侵略者,則拼命的在製造戰爭”。

  為了新聞理想的實現,小方不僅深入一線,還經常處在困境和危險之中,比如嚴寒中單人獨騎翻越輝騰圖樑跋涉無人區、比如上有敵機轟炸下有機槍掃射的困境中勇於面對拍攝照片、比如遭遇敵軍盤查情況危急時的從容機智等等,在他的通訊報道中偶有對此輕描淡寫的敘述,而對於讀者卻驚心動魄。

三  忘我捨身的職業精神

  我曾經請唐師曾描述過身處戰地的感受,他説,“那種心情不是恐懼,而是孤獨”。方大曾如何面對戰爭的孤獨感?當他一個人與逃難的人群相向而行時,是什麼支撐著他的腳步不斷邁向危險的地方?種種疑惑吸引著我去打開問號。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方大曾第一時間趕赴盧溝橋前線,拍攝照片,訪問官兵,最先報道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尤其是著名的長篇通訊《盧溝橋抗戰記》,被中外媒體廣泛採用,成為世界詳細了解中國抗戰發端的第一手信息,他在文章中預言“偉大的盧溝橋也許將成為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的發祥地了!”。

  方大曾最早報道了“七七事變”第一槍,還冒著戰場的硝煙,拍攝了《我們為自己而抗戰》、《日軍炮火下之宛平城》《衛國捐軀》等大量新聞照片,這些獨家照片相繼被國內外報刊大量轉載,引起了當時國際社會對中國抗戰的關注,成為傳遞抗戰全面爆發的先聲,為中國攝影史和戰地報道譜寫了重要篇章。因此,方大曾被公認為“七七事變”報道第一人,被後輩稱為中國的羅伯特•卡帕。

  1937年8月下旬,方大曾以上海《大公報》戰地記者的身份,由平漢線轉往西部前線採訪,進娘子關,繞道太原,出雁門關,直抵晉北重鎮大同。9月上旬,他在大同趕寫了兩篇戰地通訊專供《大公報》發表,一是《血戰居庸關》,二是《從娘子關出雁門關》,這些抗戰初期的忠實記錄,今天讀來,仍然使人心潮澎湃。

  在《血戰居庸關》中,他以飽含深情的筆觸寫道:“三晝夜得不到水喝,馬鞍山上,第四連全體只剩下一個弟兄,但是他還沉著地把守陣地而不稍退。”“一些臨時工事亦被炮火轟平,居庸關從今以後再也不會看到它的模樣了,有的只是由我們忠勇的抗日將士的血肉所築成的一座新的關口。”而方大曾本人,又何嘗不是以自己的忠勇和血肉,築成了親歷戰地,用報道抗戰的新長城呢?誠如他自己所説的:“我為什麼要離戰場那麼近?因為我們可愛可敬的將士,他們奮勇殺敵和敵人血戰到底的精神可歌可泣。”

  在外敵入侵、民族存亡的關頭,方大曾用生命做膠片,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民族記憶,他如彗星一般燦爛閃爍而後消失在夜空,用自己短暫的生命和豐富的報道證明,新聞工作者的國家情懷和崇高理想,值得用生命去體驗,去追尋,去換取。方大曾用生命當火種,他實現了職業精神和新聞人的最高準則!

四  歷史銘記的傑出成就

  對於方大曾的傑出成就不必在此詳述,他留下的837張珍貴底片和大量散落在報刊雜誌上的作品已經做了最好的詮釋。

  經過多方收集知曉,畫報最後刊出小方的三組攝影報道是:《失恃的天險•南口》、《已淪敵手之天津市》、《敵故意摧殘我文化機關——南開大學已成灰燼》(分載于《良友戰事畫刊》第6期、第7期上)。報紙最後發表小方的三篇戰地通訊是:《從娘子關出雁門關》、《血戰居庸關》、《平漢北段的變化》(載1937年9月17日、25日、30日上海《大公報》)。

  1937年9月18日,方大曾從河北蠡縣發出了《平漢線北段的變化》一文,發表在9月30日的《大公報》上。此後,年僅25歲方大曾再無下落,他的家人連續三個月通過《大公報》了解其戰地足跡,終無所獲。報社曾多處尋找小方,直至解放以後,范長江先生曾撰文《憶小方》以示懷念。
從報道盧溝橋事變到失蹤這段時間,應該説是方大曾最成熟、也是最輝煌的時期,報道最及時、表達最鮮活,哪有炮火哪就有小方的身影,據范長江回憶,當時,方大曾是平漢前方唯一的記者,報道很出色。

  方漢奇先生在封筆多年、閱讀《方大曾:消失與重現》後寫下這樣一段話:方大曾有關盧溝橋事變和抗戰前線的一大批新聞照片,是對偉大的全民抗戰的忠實紀錄。它體現了抗日軍民抵禦外侮敵愾同仇的民族精神,鼓舞了士氣和鬥志,也保存了許多拍自第一現場的珍貴畫面,具有重要的歷史文獻價值。我們為歷史上有過如此傑出的新聞攝影記者感到驕傲。他將永遠活在我們的心裏。

五  研究和傳播的現實價值

  在當下,書寫歷史不再是書齋裏的革命,要利用現代的手段,潛心求證,立體表達,使學術成果不是躺在論文集上,而是通過傳播影響力,公眾化、社會化,與時代同頻共振。

  中國記協黨組書記翟惠生曾説:“在民族危難的關鍵時刻,方大曾為中國新聞史留下了珍貴的歷史照片和新聞記錄,為當代新聞工作者樹立了永遠的豐碑。”

  我想,這座豐碑具有物質和精神的雙重價值。

  方大曾永遠定格在25歲,他頭戴鋼盔的形象,青春帥氣,才華橫溢,樂觀向上,充滿正能量。他的作品裏找不到一點虛浮,無論是通訊,還是照片,所呈現的內容都是以紀實的方式完成的,他總能將快門按下時的瞬間感覺與構圖的胸有成竹合二為一。越是去尋找,就越覺得關於他身上的未知還有很多,他的價值無法估量,這讓我難以停下尋找的腳步。

  在紀錄片《尋找方大曾》的導演闡述裏,我曾經寫過“拍攝此片的目的不僅僅是尋找一個人,而是通過‘尋找’去還原一個真實的、熱愛和平與自由的生命。他通過自己的目光,撫摸著80年前國難當頭的中國大地,他鏡頭下描述的影像,是我們了解當時中國社會的生動圖本,他以個體的高貴品質,為我們確立了一個物質之外的精神境界。”

  方大曾為我們留下的遺産是豐厚的,如何傳承和弘揚?行動是最好的方式,16年,由尋找到追隨,一系列的傳播行動,使方大曾已經走向歷史的前臺,開始為公眾所知曉。

  如今正在進行的“方大曾校園行”公益計劃,擬從2015年9月起至2017年7月,“盧溝橋事變”80週年,方大曾誕辰105週年紀念日止,走入包括港澳臺在內的20所大學,以講座、展演、交流會的形式,通過尋找方大曾、一個人和一個時代、方大曾的家國情懷等不同主題,重現抗戰中一個人的命運和那段國家危亡的歷史。

  旨在使更多的青年學子認識方大曾、了解方大曾、學習方大曾,希望借此弘揚和傳播職業理想、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提倡愛國、敬業、責任、擔當,用榜樣的力量,傳遞正能量,為他們將來步入社會提供借鑒和幫助,延續國家記憶,傳承民族精神。

  也希望方大曾留下的這份寶貴遺産,能夠納入專家學者的研究領域和教學實踐,早日使之成為全社會的財富。

  11月7日,習近平主席與馬英九見面時表示,兩岸雙方應該鼓勵兩岸史學界能夠攜起手來,共享史料、共寫史書。共同弘揚民族精神,共同捍衛民族尊嚴和榮譽。

  不久前,《方大曾:消失與重現》一書的繁體字版,已由澳門日報出版社和澳門筆會聯合出版,他們的目標是把方大曾的事跡傳播到全世界有華人的地方,讓他的精神聲光遠播鼓舞民眾。

  因此,我期待著兩岸四地的專家學者相聚一堂,共同研討方大曾的那一天!謝謝大家!

編輯:張迪 責任編輯:
860010-112105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