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愛公益頻道 > 公益資訊 >

眾多公益人才培養項目蓄勢待發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9日 11:1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公益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公益時報11月8日訊 (記者 張木蘭 王燁) 編者按:當眾多人都在關注流向公益項目的資金時,卻鮮有人關注執行項目的人才培養。在公益領域中,人才流失和人才缺乏現象極其嚴重,薪資待遇、專業培訓、受重視度、未來發展空間等因素都制約著公益人才的可持續發展。如今,以資助公益人才自身發展的公益項目正悄然誕生,雖然面臨諸多困難,但是他們仍在嘗試著通過各種方式為公益領域留住“未來”。

  低薪、高工作強度、高流失速度這個一低、兩高的工作特性一直是公益從業者默認的事實。似乎在這個充滿愛心、善情的領域裏,所有人都只有奉獻、沒有回報。

  但就是這份被“誤讀”的執著熱情卻無法留住那些願意奉獻公益的人才。自身無法得到保障,讓很多人對公益望而卻步,因為那會讓本來向他人奉獻的幫扶者最終淪為被助人。

  “在未來二十年,將有無數的公募基金會、非公募基金會、公益組織不斷成熟。但是誰來服務和領導它們?我們需要公益領域的專業的人才,而不是僅僅充滿了激情和愛心的朋友。”

  11月6日,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行的第一屆京師公益論壇上,李連杰面對眾多公益領域的專家學者發出了誠懇的邀請,希望大家能共同為公益教育的研究和人才培養出謀劃策。

  江凡最近就有點煩。他因為不知道,自己還能在工作崗位上堅持多久。

  上學的時候江凡就對公益領域感興趣,在學校裏報名參加了各種支教、環保社團。大學一畢業他如願以償地進入了北京一家NGO工作,月薪2000元。這遭到了在老家的父母強烈反對,認為在NGO幹收入微薄,沒有前途,下了死命令要他換工作。

  無奈之下,江凡只好自己製作了一份勞動合同,聲稱自己在一個報社做記者,然後把這份PS的勞動合同寄回家。雖然暫時穩定了後方,但是微薄的收入還是讓他在北京城感到了沉重的生存壓力,對於自己未來如何發展,江凡開始覺得迷茫。

  “我不算特例,我一哥們兒自己辦了個機構,沒有錢,還得週六周天去新東方教英語回來給員工發工資。”江凡不願意記者把自己寫進新聞稿,他説NGO草根圈兒裏像他這樣的人其實有很多。

  事實如此,在中國公益領域尚在起步階段的大背景下,許多年輕人懷揣著滿腔熱情投入到公益事業中來,而他們的成長卻面臨許多問題:較低的收入保障、得不到親友和社會的認同、能力亟待提升卻缺乏導師、個人的成長也特別需要得到外界的知曉等等。

  在京師公益論壇上,鄧國勝分享了他的一個粗略調查結果:他幾年來帶的幾十個學生,只有六個進入了公益機構工作。“我去問他們,為什麼不願意到公益組織,他們都説,待遇太低了,低的根本沒有辦法養家糊口,沒有辦法體面生活。”

  日益發展的公益事業同欠缺的公益人才培養機制之間的矛盾逐漸凸顯。5個月前,北京師範大學壹基金公益研究院宣告成立,作為我國第一所公益研究院,其直接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公益人才匱乏的問題。

  而與在高校的系統學習不同,另一批深入公益領域第一線的有識之士正在各自的機構以培訓或資金扶持等模式進行著另外一種公益人才培養的嘗試。

  被改變的生命軌跡

  在公益領域,香港社區夥伴(簡稱“PCD”)的“青年實習生小額基金”項目知曉度並不高。但是對於今年21歲的楊文娟來説,這個項目卻改變了她的命運軌跡。

  楊文娟是廣西民族大學社工專業一名大四的學生,父母都是廣西富州的農民,以種田為生,家庭條件並不富裕。楊文娟的哥哥在深圳打工,還有一個弟弟今年參加高考。利用課餘時間,她在餐廳做過服務員,也在玩具廠做過幾個月的暑期工。

  了解到社工專業的就業前景並不理想,楊文娟跟記者説:“還是不打算考研了,因為沒有那麼多錢”。她想早點參加工作,早點掙錢。

  在同學眼中,楊文娟是個善良、能幹的姑娘。她擔任過班級副班長、團支書,只要一有空閒就會去福利院和社區做志願者。今年6月份,一則“青年實習生小額基金”項目實習生招募消息改變了她的生活。

  “青年實習生小額基金”項目是由香港社區夥伴(PCD)聯合其他NGO組織共同發起的,旨在建立一個支持青年人成長的平臺,通過支持對某些社會議題(如農村發展、鄉村教育等)感興趣的青年人到不同的民間非營利組織進行為期一年的全職實習,提升青年人對社會問題的反思和行動能力,拓寬社會視野,從而找到自身在社會發展中的定位,同時形成非營利組織聯合培養人才的網絡,探索建立非營利組織與高校聯合培養青年人的平臺。

  截止到2010年6月,項目實習生的招募信息已經舉辦了4期,楊文娟看到的正是第五期的招募計劃。2005年9月至2009年3月,香港社區夥伴(PCD)和NPO信息諮詢中心共同設計、開展了三期“青年實習生小額基金”項目,來自全國各地的40多名對農村社區發展和環境保護等領域感興趣的青年實習生先後深入雲南、貴州、廣西、廣東四省二十余家接待機構進行了為期一年左右的實習。

  2009年6月,第四期“青年實習生小額基金”項目由PCD和廣西大學農學院、安典公益文化交流中心聯合在廣西開展。同年10月,13名對農村發展或鄉村教育感興趣的實習生陸續進入13家位於廣西的接待機構開始了為期一年的實習。

  第五期“青年實習生小額基金”項目的主辦方與第四期相同,實習生招募計劃的名額為15名。實習生在廣西地區從事農村發展或農村教育服務,實習期為一年。

  之所以被這則招募信息吸引,因為從事公益事業一直是楊文娟的理想,現在令她開心的是,除了獲得實習的機會,主辦方還會為每名實習生提供每月提供900元的生活補助,在實習期內還享有意外和醫療保險。

  今年9月初,楊文娟立刻遞交.了申請,經歷了審核、面試、與上期實習生溝通等一系列的工作之後,10月份她被通知錄用,從11月起開始正式實習。

  麻風病群體一直是楊文娟關注的群體,之前她多次到麻風村探望病人。今年7月到8月期間,楊文娟的畢業實習也是在漢達康福協會進行的,親自到北海麻風康復村進行了基線調查。楊文娟實習的單位正是選擇了漢達康福協會,它是國內最早一家專門服務於麻風康復者,致力於提高麻風康復者的生命質量和生活質量、消除麻風歧視的NGO組織。

  其實,楊文娟的工作量將會很大,而且比較繁雜,包括給麻風病人進行心理疏導、策劃活動、人員協調、撰寫捐贈報告等等。她很期待即將開始的實習工作,雖然實習進行到一半時她已經畢業,但她還會堅持下來,因為扶住弱勢群體一直是她想做的,機會難得還是要“做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情”。

  並不孤單的嘗試

  在公益人才培養的道路上,PCD的嘗試並不孤單,隨著南都基金會“銀杏夥伴成長計劃”的推出,也許有更多個楊文娟的生命軌跡行將改變。

  2010年9月,南都公益基金會啟動的“銀杏夥伴成長計劃”,這是國內第一個專門以支持公益人才個人成長為目的資助項目。該項目旨在幫助公益人才提升能力、擴展網絡、搭建傳播平臺,以加速其成長。

  一直以來,以資助型見長的基金會都是以項目資助為主,很多基金會都將主要精力、財力放在考察所資助項目的可行性和該機構的執行能力上,項目資助機構更側重於項目執行團隊的整體水平和項目預算是否合理。

  “其實,執行資助項目的NGO工作人員,因為都把時間放在做項目上,而最終忽略了人才的培養成長。這些機構每天都忙著做項目,沒有什麼積累,人做著做著就沒有積極性,最終就會造成人才的流失。”南都基金會副秘書長劉洲鴻告訴《公益時報》記者,單純資助NGO項目存在很多局限性,所以從2008年開始南都基金會開始考慮資助機構裏的人,而資助資金不與項目挂鉤。

  自然之友的總幹事劉波無疑是南都基金會2008年“試點”的幸運兒。當時自然之友想招聘一個各方面能力都比較強的人來擔任基金會的總幹事,但是卻支付不起對應的高薪酬。在當時的情況下,NGO想招聘一個好一點的員工,月工資一萬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總幹事的工資與項目執行預算相挂鉤的話,工資太高了投資方不願意,而工資低的話又招攬不來好的人才。

  當自然之友陷入兩難窘境時,南都基金會得知了這個情況後,在2008年、2009年連續兩年對劉波進行了資助。由資助項目到資助個人成為南都基金會之後發起“銀杏夥伴成長計劃”的項目初衷。

  “銀杏夥伴成長計劃”旨在支持公益領域的年輕人更好地成長,其中既包括獨立創業的NGO領導人、有潛力成為較成熟NGO機構領導人的中層人員,也包括知識界和傳媒界的工作者等。全國各地20-40歲有2年以上公益實踐並準備繼續投身公益事業的青年人,不限專業領域、學歷、身體狀況等都可以成為“銀杏夥伴”。

  但是劉洲鴻也強調,“銀杏夥伴成長計劃”主要針對的還是公益創業的年青人,而不是針對一些公益組織的中層人士和普通的員工。“他們需要很有公益理想,正在從事的公益事業剛剛起步沒有獲得太多的支持。因為我們還是更傾向於培養未來公益領域的領導人,可能對他們的支持將來對公益領域的影響更大一些,而不是針對普通的員工。”劉洲鴻説。

  申請人數尚不多

  與“青年實習生小額基金”項目相比,“銀杏夥伴成長計劃”對公益人才的資助力度更大。在資金保障上,“銀杏夥伴成長計劃”給予資助人基本生活保障,每年資助10萬元,連續資助3年。

  據劉洲鴻介紹,如此大額度的資金保障目的就在於引導他們制定和實施3年的個人事業發展計劃、利用南都公益基金會的資金優勢搭建人才成長支持體系,使他們在3年內迅速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和領導力,5-10年內成為其領域骨幹或引領性人物,共同促進公益機構和專業領域的發展,推動社會良性變革,構築良性的公益文化。

  記者了解到,在銀杏夥伴成長計劃項目的不同時期(申請期、考察期、評審期、支持期),根據候選人的成長需求設計了支持方案。不僅有開闊眼界的海外考察,還有資源交流會、政策法規培訓等緊密結合實際需求的集體活動等,為夥伴搭建立體的工作和精神支持網絡。項目還特別鼓勵夥伴之間互助,鼓勵銀杏夥伴成為“夥伴的導師”,將設立“夥伴貢獻獎”,表彰為項目和行業做貢獻的夥伴。

  不同於通常的項目資助申請流程,銀杏夥伴成長計劃採取的是推薦人制度,而非由申請人自行向南都公益基金會申請。

  推薦人提名候選人時需提交個人基本信息和推薦書,項目官員進行背景調查後邀請被提名人申請參加,之後由項目官員對被提名人進行考察,向評委會提交候選人名單,之後經專家評審確定最終的夥伴人選。根據南都公益基金會發佈的“銀杏夥伴成長計劃”項目説明,對推薦人也設了一定的門檻,“推薦人應為資深的NGO、學術、商業、媒體等民間人士,並對被提名人的道德、品質、能力和潛力有直接和較深入的了解。”

  劉洲鴻進一步解釋説,推薦人制度的推薦人並不是固定的,原則上是比較開放的。

  “要求一般需要推薦人有十年以上的工作經驗,也並不一定非要是公益領域的,媒體從業者、學者都可以,有一個推薦人就可以。一些比較有聲望的人會比較重視自己的名譽,不會隨隨便便的推薦誰。據我所知,一個業內人士有人找他推薦,他把很多人都拒絕了,因為他覺得這些人都不符合條件。”

  雖然收入保障豐厚,但是截止到10月底,申請“銀杏夥伴成長計劃”的人數卻並不多。劉洲鴻告訴記者,目前在全國範圍內的申請人數僅僅有四五十人。

  “目前申請的人數並不多,有可能很多人想申請,但又覺得自己條件不夠就放棄了;也有可能是想來申請,又覺得程序複雜,就沒有來。”劉洲鴻説。

  無獨有偶,楊文娟參加的PCD“青年實習生小額基金”項目也是這種情況,申請的人並不是很多。以楊文娟所在的班級為例,班上有45個人,只有楊文娟2人申請。據楊文娟了解,很多同學怕耽誤了考研或找工作,也有一些同學覺得補助的錢比較少,實習的時間太長。

  項目“成長”過程的煩惱

  目前,“銀杏夥伴成長計劃”正處於候選人的調研和甄選階段,11月底調研結果會全部上交到評定委員會,由評委會成員對候選人進行面試,最終資助名單預計在12月份揭曉。

  今年是“銀杏夥伴成長計劃”試點,南都基金會的調研範圍僅限于北京四川和雲南,主要從這三個地方選撥銀杏夥伴,目前北京四川雲南這三個地方的侯選人考察已經完成。

  對於考察為何沒有擴展到全國範圍,南都基金會主要是實際操作的考慮。“大規模的推廣和運作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考慮清楚,九月十五號‘銀杏夥伴成長計劃’才正式發佈,如果年末公佈出來的話,時間很緊張;面向全國範圍開展,基金會會面臨工作量加大,成本提高等諸多因素,所以就先選在這三個地方試點。因為雲南是NGO比較發達的地方,而四川512之後催生了很多的民間組織,南都基金會在北京,所以就主要做這三個地方。”劉洲鴻説告訴記者。

  在候選人考察上,“銀杏夥伴成長計劃”非常注重對候選人公益理想的考察。比如一個在雲南做環保NGO的候選人從小時候就已經開始關注環保了。別的同學都吃青蛙之類的動物,但是他家就從來不吃。後來,綠色和平抵制日本的捕鯨船事件對他的影響很大。他在大學的時候就選擇了環境這方面的專業。大學畢業以後,他先是到政府部門的環境測評部門工作,賺錢很多,但是後來還是自己跳出來做NGO了。他做公益非常辛苦,最開始都是自己往裏投錢。一直支撐他的就是做公益的信念。

  用劉洲鴻的話來説,目前“銀杏夥伴成長計劃”還處於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成長中的煩惱也是必須要面對的。一方面是怎麼樣全面的客觀的評價一個人,第二方面就是一旦銀杏選出來之後,基金會如何進行配套的後期的服務和支持。

  對候選人的考察,南都基金會經常給推薦人打電話,如果一些推薦信表達並不是十分清楚的話還會進一步核實。

  “我們確實遇到過一些挫折,比如一些人我們感覺還不錯,就會找他聊,考察他各方面的能力,工作的能力以及發展的潛力都很好,我們覺得這就是我們要資助的人。但是沒想到過一段時間有很多他曾經的合作夥伴和咨助者打電話告訴我們,説這個人不行。然後還有另外一些他的合作夥伴,我們的考察過程中就會支支吾吾,雖然不説,但是你可以明顯感覺到,他對我們的候選人非常不滿意。最後我們就覺得有爭議的人,得先放一放。”

  “錢很簡單,是比較容易解決的問題。但是如果受助人想要一個導師來幫助他,他之前不認識,那麼我們是否需要幫他尋找這樣一個人;還有比如他是做環保機構的,我們能不能找一些比較成熟的這樣的機構讓他去學習,這都是後期配套的問題。”

  還有一個技術層面的問題,和國家部委的獎勵或表彰不同,“銀杏夥伴成長計劃”對受助人的資助不能免除個人所得稅。南都基金會希望未來能解決這個問題,現在面臨的最差的結果就是仍然需要扣除個人所得稅。

  “‘銀杏夥伴成長計劃’項目本身不存在太大的風險,我們倒不是擔心這些人不成材,最擔心的是怕他們出現一些問題,影響銀杏夥伴的聲譽。今年我們的計劃是資助十到十五個人,但是可能不會有這麼多,寧缺勿濫,希望今年年底的時候就能把錢發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