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少兒體育培訓如何從影響孩子的“心”出發

公益資訊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18年10月29日 15:57 A-A+

  週末的北京,某大型商場裏,形形色色的少兒培訓和早教機構佔據整整一層。其中,不乏少兒體適能、嬰幼兒游泳、武術、滑冰等少兒體育培訓機構。

  王女士帶著5歲的兒子已經試過多家體育培訓機構的體驗課,究竟怎麼選?王女士犯了難。“我當前只能憑孩子的喜好程度來決定。可我怎樣才能客觀、全面地了解一家少兒體育培訓機構的真實水平,從而為孩子作出更加理性的選擇呢?”

  純正美式體育培訓理念、全國冠軍運動員擔任教練、學員在全市乃至全國比賽獲獎……此類介紹是少兒體育培訓機構最常用的廣告詞,再加上“培養孩子勇氣、領導力、合作能力”等宣傳字眼,家長很難不被打動,正是量化標準的缺失讓家長難以直觀地作出更合理的選擇。

  10月27日,在南京大學仙林校區舉行的南京大學格姆思動商發展研究中心成立儀式暨動商産業論壇上,記者了解到,動商測評體系的建設有望給家長和少兒體育培訓機構一個較為全面的少兒體育培訓效果的量化標準。

  南京大學格姆思動商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靳鐵軍向記者表示,孩子在參加少兒體育培訓的過程中,在身體素質和運動專項素質上得到的提升只是少兒體育培訓應該産生的效果之一,而少兒體育培訓給孩子帶來的運動認知、運動思維、運動習慣等方面的影響其實更為重要,但這些效果只能憑家長的感覺去主觀評價,很難進行客觀的量化評價。動商測評體系正是為了給孩子在身體素質、運動素質等已經成熟的測評體系之外,從運動認知、運動思維、運動習慣等方面給孩子作出測評,向家長、少兒體育培訓機構給出指導意見。

  南京體育學院原副院長王正倫表示,運動要“立心”,只有為運動注入了價值、原理、感情和信任,個體參與運動才會被賦予能量。通過動商測評體系,每個人的運動“賦能”將能夠量化體現,從而發現運動培訓過程中的收效、問題和不足。

  靳鐵軍表示,動商測評體系的研究和實踐已經進行了兩年,目前主要針對學齡前兒童(0~6歲)。因為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説,體育運動的專項訓練要求和效果都還在較低水平,孩子參與運動更重要的意義應體現在“心”上。

  南京理工大學動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表示,我國少兒普遍智商很高、情商不低,缺的正是動商。

  根據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等單位調查,1985年~2014年,我國7歲以上學齡兒童超重率由2.1%增至12.2%,肥胖率由0.5%增至7.3%。超重、肥胖少兒數量由615萬人增至3496萬人。首都體育學院副院長王凱珍也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調查顯示,中國3~6歲學齡前的幼兒肥胖和超重率也日益增加,肥胖和超重兒童的絕對數量居全球第一,中國目前已經是全球少兒肥胖問題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另一方面,由於社區和幼兒園能提供的幼兒運動空間及條件不足,愈發意識到孩子需要加強運動的家長,又紛紛把少兒體育培訓機構作為孩子參與運動的主要平臺,令少兒體育培訓被視為中國體育産業的下一個風口。

  但少兒體育培訓機構的質量參差不齊。一些孩子正是因為培訓方法不科學等原因變得厭惡乃拒絕體育運動,或是未能對體育形成正確認知,少兒體育培訓的效果打了折扣。像王女士那樣,希望通過某種途徑了解到少兒體育培訓機構的真實水平的家長很多,這些家長對目前的少兒體育培訓市場都有較深的疑慮。

  相比起美國、德國、日本等體育發達國家,已經深入人心的體育生活方式和高度普及的少兒體育運動開展狀況,中國的大眾體育和少兒體育培訓還處在初級階段。不可否認,我國青少年、兒童體質健康問題的惡化,在很大程度上也與體育培訓和體育教學方法未能充分發掘孩子的動商有關——是否讓體育運動真正打動孩子的心?是否讓孩子知道人必須要運動就像必須吃飯睡覺一樣?是否幫助孩子養成運動習慣?這些可能比只是教給孩子運動技能更重要。

編輯:張迪 責任編輯:
860010-11210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