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見英雄本色 |《經濟戰疫·雲起》解碼“蓄勢已發”的中國製造

副標題:

來源:光華銳評微信公眾平臺 | 2020-05-09 11:47:41
光華銳評微信公眾平臺 | 2020-05-09 11:47:41
原標題:
正在加載

2020年的春天有一些遲到,飽經嚴寒的中國經濟,在進入二季度後逐步煥發生機和活力。這是前所未有的時刻,新的挑戰不斷涌現,新的智慧不斷迸發,新的思考也在持續碰撞,惟有同舟共濟,才能協力走出迷茫困頓,迎接柳暗花明。  

伴隨復工復産穩步推進,由央視網出品的“抗疫”特別節目《經濟戰疫》系列通過“雲連線”各行各業的企業家代表和經濟學者,觸摸疫情之下的産業脈搏,探索未來經濟的發展之路,努力幫助更多企業樹立信心,在難點中找著力點,在痛點中求發力點。

繼《經濟戰疫·復工》之後,央視網推出的全國兩會特別策劃先導篇、大型“雲錄製”財經特別報道系列節目《經濟戰疫·雲起》于5月6日起上線央視影音、中國互聯網電視、中國IPTV、手機電視等總臺新媒體平臺。首期節目,主持人周運和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女士、央視財經評論員王冠共同解碼“中國製造”。  

面對疫情,它們積極謀變,為全球防疫、復工復産提供保障方案,硬核詮釋使命與擔當。創新精神、拼搏精神、吃虧精神,以及“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讓“中國製造”不僅活在當下,更擁抱未來。

紛紛進軍醫療産業,蹭熱點還是動真格?  

疫情期間,中國的地産、汽車、電器、服裝等眾多行業從業者跨界生産防疫物資,轉型一方面緩解了中國甚至全球的醫療物資短缺,為全球抗擊疫情作出了貢獻;另一方面,這種偏離主業的行為,也帶來了很多爭議和擔憂。

春節期間,格力電器經過16天的突擊作業,實現了口罩生産設備及防疫物資生産設備自主設計生産,大力供應了口罩、護目鏡、體溫槍等應急産品,並用短短55天的時間研發生産出一款能夠殺滅新冠病毒的空氣凈化器。未來,格力還將投入10億元甚至更多資金進軍醫療産業。

人們不禁想問:格力還是那個做空調的格力嗎?許多和格力一樣緊急轉型的中國企業,到底是蹭熱點,還是動真格?

《經濟戰疫·雲起》首期節目中,董明珠直面質疑,鏗鏘回應:“它的意義不在於要蹭熱點,而是在於要解決社會急需之用。用貨真價實、高品質來贏得市場,同時用實際行動來打擊偽劣産品。無論是一個人,還是一個企業,最應該在乎的就是誠信和責任!”

央視財經評論員王冠認為,創新是一種習慣,這是一個企業最為珍貴的、持之以恒的基因。他以韓國三星為例:這家企業在上世紀30年代末剛創建的時候是賣鹹魚幹、賣水果的,二戰之後開始賣麵條,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做化肥,70年代開始做電子元器件,然後80年代開始做彩電,進入本世紀後做手機、做電腦等等,再比如生産摩托車的雅馬哈以製造風琴起家,還涉獵過發動機、螺旋槳等諸多領域,“所以説,大家不要用一成不變的有色眼鏡去評價一家企業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時代是不斷變化的,但是不變的是企業這種勇於創新、跟上時代和危中求機的拼搏精神。”

跨界之路並不容易。這幾年來,從手機到汽車,格力數次艱難的佈局都在業內引發質疑,但是董明珠不認輸:“我從來不認為我失敗。我覺得它要有一個時間的培育,我不是神仙,我做空調也做了30年,不是我今天做空調我就做成世界第一,我覺得對自己要有一個正確的評估,這很重要,我非常有信心。”

 

如今進入醫療産業,格力顯然不滿足於沒有太多技術含量的口罩和護目鏡,而是希望能有更多科技的創新。她認為,企業的生命力就在於創新力,“一個企業的活力就在於改變自己的時候,你改變了這個世界。”  

實體經濟才是根,直播要“賣真貨,講真話”  

疫情期間,直播帶貨急速升溫,多位知名企業家入局,被認為重新定義了“直播帶貨”的行業格局。

4月24日,董明珠也開啟了她的首場直播帶貨,頻繁卡頓和網絡延遲影響了受眾體驗,1個多小時的時間吸引了累計超過430萬人次觀看,銷售總額為23.25萬元。和其他企業家有所不同的是,董明珠在本次直播中號召網友下單的賣貨意味並不濃,她花了相當長的時間在介紹産品特性,尤其是格力在醫療行業的探索成果。

和動輒一個晚上就能賣貨一兩億的“網紅主播”相比,董明珠的首秀成績並不出色。在她看來,疫情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直播帶貨的確是值得嘗試的模式,但有兩個問題需要高度重視:第一要注重産品品質,一定要賣真貨、講真話;第二個是分享,“我相信通過這樣的傳遞,大家終於明白格力不是一個空調企業,它是一個家電的多元化的企業。直播對我們最大的好處,就是大家認知了格力”。

本次疫情期間,大家還有一個感覺,那就是實體製造業和互聯網公司之間的差距好像越來越大了。一個很直觀的例子:繼董明珠在和雷軍的“十年賭約”中勝出之後,形勢悄現變化,2019年,小米“險勝”格力,並在2020年一季度顯露出更強勁的增速。

談及這一現象,董明珠並不同意説差距在變大:“只是這次因為特定的環境,我們最需要用的就是互聯網的工具,但是它的價值要依附於我們實體製造業,我覺得不要把它本末倒置。你搞輕資産,搞虛擬經濟,可能一天就把錢賺回來了,但是我們都搞虛擬經濟,沒有重資産,虛擬經濟是活不下去的”,她認為這就叫“吃虧精神”,“説到帶貨,貨在哪?還是要靠我們有貨才行”。  

和抄近道、做短線、賺快錢的價值觀較勁  

長期以來,企業似乎習慣了坐收站在風口的紅利,新冠肺炎疫情這只黑天鵝是一場猝不及防的災難,但也是一次大浪淘沙。

沉者為金,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一批優質的中國企業之所以在本次疫情中展示了以科技為核心競爭力的堅韌形象,這離不開他們紮實的投入、前瞻的佈局以及果決的判斷。

“對於當下的中國經濟來説,一直以來製造業的角色沒有改變過,第一是主心骨,第二是蓄水池”,王冠表示,“中國是全球唯一的擁有41個工業大類和666個工業小類的全製造業産業鏈國家,疫情來襲,大家很直觀地看到,當整個製造業強大的時候,就能做到不求人,我們迅速地可以調配我們國內的整個製造業的供應鏈、生産鏈,來完成我們針對疫情所需要的各種製造業裝備的及時生産。”

過去幾年,“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大步挺進,研發強度逐步上漲,技術引領質量升級,王冠認為這種成長背後體現的,是企業在和一種抄近道、做短線、賺快錢的價值觀較勁,“我們在最近一段時間,看到一家曾經開遍了全國50多個大中城市、門店接近5000家的一家號稱是要打敗星巴克的咖啡企業,曝出了業績作假,留下的一地雞毛不可收拾。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更多認真、較真的企業,就像跳高運動員一樣去嘗試,這對於當下的中國經濟穩步向前、渡過危機,是非常有價值和非常必要的。”

董明珠説,一個企業不是活在當下,而是要活在未來,“我們不要用商人的思維去想怎樣面對疫情,我們要檢討我們的短板在哪?反而能更好地找出差距,完成準備,重新再戰。”今年,格力電器不但不裁人,還要逆勢招聘5000個大學生。她同時認為,這次疫情對於年輕人來説是一次鍛鍊和挑戰,更是一次收穫,可以讓他們學會更有使命、更加樂觀地去看待問題,更好肩負起社會的責任。

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樣一種絕地求生的超然境界,關於豁達和樂觀,更關於信念和擔當。央視網《經濟戰疫·雲起》,洞見滄海橫流中的英雄本色,見證著風起雲涌的中國經濟戰疫故事。

編輯:張淩雲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全部評論

查看更多評論

我來説兩句

我要評論取消

提交

微笑
酷
親親
耶
鼓掌
調皮
星星眼
大笑
偷笑
比心
點讚
送你花花
禮物
慶祝
666
打氣
棒棒噠
打call
厲害了
加油
大神V5
睡著了
發呆
疑問
害羞
暈
哼
抓狂
驚恐
捂臉
機智
摳鼻
往期回顧
正在閱讀:洞見英雄本色 |《經濟戰疫·雲起》解碼“蓄勢已發”的中國製造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