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大考”,三大央媒走在戰“疫”宣傳最前線

副標題:

來源:光華銳評微信公眾平臺 | 2020-02-24 12:57:09
光華銳評微信公眾平臺 | 2020-02-24 12:57:09
原標題:
正在加載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各大媒體均把疫情防控宣傳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以赴,盡銳出戰,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在社交媒體蓬勃發展、傳播環境日趨複雜的當下,面對這一時間緊急、責任重大的宣傳工作,如何引領導向、明辨是非、團結一心,為全民戰“疫”提供強有力的輿論支持,對於主流媒體而言,不能不説是媒體融合戰略實施以來的一次全面“大考”。

有目共睹的是,疫情發展至今,以三大央媒為代表的主流媒體排除萬難、勇擔使命,始終走在抗疫防疫第一線,于“輿論汪洋”中切實發揮了“定海神針”的作用。

本文試圖通過梳理連日來的疫情報道表現,解讀三大央媒在此次大考中的探索和作為,以供戰“疫”中的各大媒體參考借鑒。

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新聞鐵軍克難攻堅“非常戰役”

2月3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指出,要做好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工作,統籌網上網下、國內國際、大事小事,更好地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一場非常戰役,病毒來勢之洶、疫情傳播之烈、範圍擴散之廣、全社會所面臨的挑戰之大,堪稱前所未有。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役,不僅考驗著我們的突發應急處置能力及社會治理、公共服務和醫療衛生水平,更對主流媒體的信息傳播質量提出了新的挑戰。

尤其對三大央媒來説,這是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信息之戰”,更是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信念之戰”、“信心之戰”!

疫情報道雖然緊急,但三大央媒做到了快速反應,集全員之力,全媒體出擊,全天候跟進,全方位覆蓋,準確傳遞中央聲音,及時發佈權威信息,第一時間播發來自武漢現場的報道,積極有效引導國際國內輿論,突顯了中央主流媒體在這場特殊戰鬥中的使命擔當。

過去的這個春節,全國觀眾最為難忘的集體記憶,當屬1月24日除夕夜的總臺央視春晚臨時增設抗疫朗誦節目《愛是橋梁》,以及2月8日的總臺央視元宵晚會改為戰“疫”特別節目,全國所有觀眾乃至全球華夏兒女的心被緊緊聚在一起,“武漢加油,中國加油”的共情被推向最高點。

 

“文藝戰場”號角嘹亮,“新聞戰場”熱血出征。

據公開數據,截至2月17日,《人民日報》共推出疫情防控相關版面100余塊,報道近900篇,人民日報社全媒體矩陣製作報道及視頻9萬多篇(條),總閱讀量(播放量)超260億次。截至2月10日,新華社播發各種形式稿件1萬多條,通稿單篇最高採用3583家,新媒體報道單組最高瀏覽量接近25億次。截至2月20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跨媒體總觸達量超過1841.43億次,其中總臺電視端累計觀眾觸達人次為1304.23億次,總臺自有新媒體平臺的總閱讀瀏覽量為537.2億次。

在堅持正面宣傳的同時,多家主流媒體對戰“疫”中存在的問題不回避、不躲閃,耳聰、目明、心亮,共同發揮了強大的輿論監督功效。2月3日,中央指導組在武漢指揮部首次明確提出“應收盡收”,在會上播放了總臺央視記者對一位患者家屬的採訪,講述了自己陪親人就診的艱難。當天,指導組還帶去了厚厚一沓各個媒體收集上來的各種求助線索。也正是那次會議,中央指導組推動武漢市加快排查和醫院床位供給。在2月20日的國新辦發佈會上,指導組成員、國務院副秘書長丁向陽揭開了這個“秘密”:“你們(記者)發現的每一個線索,孫副總理都做了批示。”可以説,在這次的艱難戰“疫”中,媒體有效發揮了“眼睛”、“耳朵”和“嘴巴”的功能,遍知民情、深察民意,切實踐行了實事求是的作風。

圍繞本次疫情報道,國家級媒體各新聞類平臺的引領力、傳播力、影響力高位提升,公信力得到強勢凸顯,成為海內外關於抗疫防疫報道的一手資料庫和權威信息源。

 

△英國廣播公司《衝擊》欄目連線總臺記者趙雲飛

近日,歐洲多國主流媒體持續通過多種形式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合作,跟進報道中國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作出的巨大努力。例如,英國廣播公司的《衝擊》欄目與總臺在武漢的記者連線,展示了方艙醫院,並介紹中國抗擊疫情的各項舉措;總臺駐西班牙記者受邀參加西班牙國家電視臺收視率最高的新聞欄目《24小時》和西班牙廣播電臺的《今日亞洲》欄目,向當地民眾傳遞中國抗擊疫情的相關信息。包括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塞爾維亞、西班牙、波蘭等國的主流媒體,連日來都播發或轉載了總臺有關抗擊疫情的報道,展現中國政府對取得抗擊疫情勝利和保持經濟持續發展的信心。

媒體融合持續深化,在全媒體多樣態傳播上走在前列

“融合發展關鍵在融為一體、合而為一”,四年前的2月19日,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有力指引了做好新形勢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方向和方法。

在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的過程中,三大央媒積極順應當今科技發展趨勢和輿論生態變化,加快構建融合傳播格局,新媒體已發展為傳統媒體之外的“超速度增長極”。本次疫情防控報道,某種程度上是三大央媒重大報道的“升級大考”——尤其是緊急程度,高度考驗媒體的智慧和實力。

從截至目前的效果來看,三大央媒依託強勁的平臺實力,盡銳出擊,在全媒體多樣態傳播上遙遙走在前列,呈現出聲亮大、範圍廣、烈度強、鏈條長的傳播特點。

 

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為例:在電視端,CCTV-新聞頻道收視表現突出,新聞欄目收視率普遍提升2-3倍,其中15-34歲人群收視率上漲超過400%,大學以上學歷觀眾收視率上漲高達342%;總臺央視頻日活漲幅高達516%,在APP Store免費榜中躍升至第一的位置;自1月21日以來,全球2000多家媒體平臺採用總臺戰“疫”新聞,全面、客觀、充分地展現中國政府和人民同舟共濟、眾志成城的精神風貌。

及時化、立體化、專業化的報道,離不開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的協同作戰。梳理三大央媒的疫情防控宣傳,既見“雷霆出擊”,更見“潤物無聲”。

01 阻擊“信息疫情”,三大“利器”守正清源

在世界衛生組織日前舉辦的一個論壇上,世界衛生組織全球傳染病防範主任西爾維·布裏安德指出,伴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的,是與病毒相關的“信息疫情”的爆發。

疫情之下,各類信息交織在輿論場中。不明就理的謠言、不懷好意的攻擊,堪稱戰“疫”場上堪比病毒的“第二敵人”。越是眾聲喧嘩,主流媒體越要守好正向價值的傳播根基,提高主流聲量的引導力。

 

在疫情事關切身利益的複雜傳播環境下,網民輕信謠言、轉發欠缺專業性和真實性的偏激文章,説到底是對疫情信息的獲取訴求得不到充分滿足。這就要求主流媒體在積極引導輿論的同時,也要從用戶需求的角度出發,不斷創新話語表達,把主流媒體的影響力滲透到千家萬戶。

從具體實踐來看,央媒拿出三大利器,有序把握信息中樞的傳播分發:

一是守好“頭條陣地”,時刻傳達和強調黨中央對防疫抗疫工作的指揮聲音

一方面做好時政稿件的可視化改造,如總臺央視網《三個關鍵詞讀懂總書記戰“疫”日誌》、新華網《關鍵時期,這9個“要”個個迫在眉睫》等將總書記的系列要求拆分,更加直觀可讀;另一方面加大評論力度,三大央媒在疫情發生後均以日更頻度發表網評,以小切口直指輿情焦點,如“人民網評”《病毒不過春節,切莫掉以輕心》、總臺“央視網評”《深夜搶購雙黃連,媒體和民眾應多品一品!》等多篇網評都在關鍵時刻發出了主流媒體的最強音,而包括《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任務》在內的多篇“央視快評”則在《新聞聯播》播發,穩紮穩打,當好防疫抗疫信息傳播與輿論導向的引領者。

二是高效“集中調兵”,搭建全要素、全媒體、全天候的信息聚合平臺

有別於傳統媒體報道頻度和篇幅的局限,新媒體端在信息供給中可以打破限制,通過信息統籌打造專題化的聚合。

例如,總臺央視新聞《共同戰“疫”》採用全天候不間斷直播的方式,晝夜無休為網友提供疫情相關的最新實時動態,聚焦疫情嚴重區新聞發佈會、各省分批援助醫療隊救治工作開展、復工企業和農民工包車返崗等眾多網友關注的議題,同時還推出長鏡頭直播#武漢此時此刻#,為網友呈現兩大定點醫院建造過程及東湖、漢江關等武漢地標的實時景象,圍繞直播打造多元化、沉浸式的新聞體驗。

新華社將融合發展成果充分運用於此次抗疫防疫報道,開設“我們在武漢”“隔離區直擊”“民生直通車·同心戰‘疫’”“新華社記者武漢Vlog日記”等全媒體報道欄目,帶領受眾走進抗擊疫情現場。圍繞火神山醫院建成交付使用,綜合運用無人機航拍、衛星數據等多種報道手段,推出《火神山醫院是如何煉成的》等系列新媒體報道,動態展示醫院建設從無到有全過程,畫面震撼、説服力強。

三是奏響“權威強音”,高密度對話權威疫情防控和科研專家,普及科學防控信息

央媒充分利用權威渠道,把醫學領域專業的話語圈層打通,用專業聲音制止謠言傳播,舒緩社會緊張情緒。權威央媒組合頂尖專家,彌補了人們應對疫情如何做好個人防護、保護生命安全的知識盲區。

主流媒體在自身公信力的基礎上,還創新嫁接了一些網民喜聞樂見的形式,對權威信息進行新媒體化創新改造,將之真正滲入網民的傳播網格中,完成穩定民心、破除恐慌、澄清事實的職能。如人民網《人民戰“疫”總動員》答題小遊戲、總臺央視網H5《新型冠狀病毒謠言必考卷》就是讓網友在答題中甄別謠言,實現全民防疫科普。總臺央視新聞“疫情防護線路圖”,則以用戶耳熟能詳的地鐵線路圖形式科普防護要點,簡明扼要,通俗易懂。

 

由此可見,本次疫情報道中,三大央媒均憑藉高度的職業水準,努力將分化的話語權重新導流至自身的傳播要道中來,通過一系列小屏端的業務形態,完成對權威信息和專業議題的放大,形成有利於疫情防控的焦點性議程,凝聚社會共識。

02 凝聚戰疫合力,共情共鳴構建“同心圓”

除了硬性信息的傳播,這場媒體報道的“持久戰”需要進行軟性的情緒引導與情感撫慰,如何有度把握共情共鳴的手段與形式,相當考驗媒體智慧。

“武漢加油,湖北加油,中國加油”是這段時間最為高亢的聲音,主流媒體在凝心聚力的過程中,著力從受眾的深層需求出發,做足陪伴性、服務性,著重將武漢與全國連接、將一線醫務工作者與普通人連接,端出了一系列令人眼前一亮、心頭一震的作品。

一是用振奮人心的表達,凝聚集體共識

總臺央視新聞推出的“14億人在戰鬥,每個你都算數!”系列海報,《20分鐘、12小時、74份、25633》《450人,1400人,2600人!人民軍隊,出征!》等作品,將抗擊疫情過程中的拼搏、奉獻以及戰鬥成果凝練成數字,鼓舞人心,極具衝擊力,相關話題微博閱讀量超過2.4億;原創微視頻《母行千里兒擔憂》以抗擊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警察等“逆行者”子女的視角講述感人故事,彰顯“舍小家為大家”的英雄情懷。

 

總臺央視網微視頻《【武漢十四日】英雄的城市,你定能過關!》則選取離漢通道關閉14天之中全力守護武漢的標誌性事件,定格守護家園的感人瞬間,負重、過關、奔赴、衝鋒、希望和春天等14個關鍵詞全面展現必勝的決心;時政微視頻《我們向光前行》展示中國人民向病毒宣戰的感人瞬間,搭配中國YOUNG計劃主題曲《向上的光》並以總書記的同期聲作為結束語展現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中國人民選擇向光前行的勇氣和力量。這兩支微視頻除在全網置頂轉發外,還分別在總臺央視綜藝頻道、新聞頻道、音樂頻道播出,實現了新媒體端內容生産對電視大屏的反哺。

二是用獨具匠心的設計,強化紐帶關係

總臺央視網別出心裁地找到了地域性食物代表載體——武漢熱幹面,以小吃代表每一個地區,生動展現了全國人民對湖北的支持,獨到的創意和暖心的風格深深打動廣大網友,還在全網引發了一場再創作熱潮。

 

新華社打造了頗具特色的“堅定希望 中國加油”線上公益音樂會,以藝人、主播遠程連麥的創新綜藝形式,呈現了一場頗具特色的公益“雲晚會”,向最美的逆行者們致敬,為抗擊疫情傳遞信心和力量。

三是用專業精準的服務,匹配大眾需求

在此次疫情報道中,多家主流媒體著力提升了自身的精準服務功能,比較主流的做法是將散佈在互聯網各個角落的信息聚合起來,搭建更有實效性的平臺,三大央媒相繼推出“患者同行程”查詢工具、周邊疫情信息查詢及患者求助通道等,建立網上的信息對接通道。如人民日報新媒體就發起了徵集新型冠狀肺炎求助者信息全媒體行動,為患者建立快速求助通道,確保感染者“一個都不漏”。

 

疫情期間的公眾心理健康問題,也顯得更為迫切。為此,總臺央視網搭建“戰‘疫’最前線”在線心理幫助平臺、人民網 “人民好醫生”客戶端開通防疫公益心理援助專線,旨在為網友普及心理知識、提供專業幫助。

此外,三大央媒重點深入社交情景,積極打造表情包、彩鈴等互動産品,以及滿足居家民眾娛樂健身等需求,新華網H5《一個口罩的抗“疫”》可為微信頭像“領取”護目鏡和口罩。“人民網體育頻道“全民客廳馬拉松”、總臺央視影音一站式視聽服務內容融平臺“戰‘疫’補給站”、總臺央視網“客廳舞戰疫2020一起贏”客廳舞挑戰活動等,均聚焦此類需求而生。

03 釋放融合潛能,進行協同機制“再升級”

本次疫情給眾多領域的“在線化”轉型帶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機遇,媒體的主戰場同樣集中呈現在新媒體端,並迎來了一次加速迭代。

特殊時期要求公眾“宅”在家中,為信息傳播提出了新命題。全景式、沉浸感、不間斷的直播産品,集中展現了央媒在重大事件報道中不可取代的優勢和權威,成功造就了一種天涯共此時的“命運共同體”之感。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特別推出三大直播特色産品——大屏和廣播端同步直播的《戰疫情》,新聞新媒體的《共同戰“疫”》、視聽新媒體的“慢直播”。在近些時日大放異彩的總臺央視頻“疫情24小時·慢直播”系列,堪稱融合傳播的有力成果。

其中,《全景直擊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吸引1.2億人次在線觀看,日均評論量高達7萬條,同時被BBC、FOX等眾多國際主流媒體和社交媒體平臺大量轉播轉載,“挖掘機天團”“雲監工”等關鍵詞衝上熱搜。

 

集“慢直播+移動直播+移動雲直播”于一體的“為天使護航 我們一起雲陪伴”公益行動另辟蹊徑,搭載同名公益專車行動同步進行,體現了總臺央視網直播技術的再升級。它既為戰“疫”一線的醫護人員通勤保障提供了堅實的支持,還創造了一個移動化、交互式、連續性的新聞現場。製作團隊沒有動用什麼“高精尖”,卻用複合形態擴容了傳播效能,借由連麥技術和GoPro鏡頭直擊疫情一線,開闢了現場報道的嶄新途徑,促成了全國網友和一線醫護的雙向陪伴,見證了一系列鮮活的人物和故事,讓信心隔空傳遞、讓溫暖隨車流動。

 

總臺央視網“為天使護航”直播活動在免費接送醫護人員的過程中,通過專車巡遊的視角直播武漢街景。專車接單後,直播間主持人將對乘客進行連麥採訪,向觀眾傳遞一線人員心聲,並將網友的留言轉達給專車上的醫護人員,通過雙向溝通,為用戶帶來更多真實的情感回饋。

同時,直播還設置了醫學專家、雷神山醫院建設者、體育明星、外賣小哥等專題連線訪問環節,向直播觀眾提供更高密度的信息。在直播過程中,一線醫護人員的感人故事以未經任何媒體加工的“原生態”呈現出來,因疫情推遲婚禮的“準新娘”、 “只要沒有倒下,一定奮戰到底”的呼吸重症科醫生……具備較強的新聞價值和觀看價值。此外,還根據直播中的故事製作了“詩歌+插畫”延伸海報,實現對直播內容的二次開發,讓正能量在社交媒體裂變。

 

值得關注的還有人民網人民視頻推出的視頻直播欄目《武漢時間》,不僅有人民網前方報道組採自現場的報道,還與全國近百家媒體、平臺、政務機構以及遍佈全國的人民拍客聯動,關注各地疫情發展,傳播權威信息,普及防控知識。直播+錄播節目在全國60多家媒體、平臺同步分發,平均每期超過3000萬人觀看。

 

疫情報道中的“直播伴隨”,為用戶由靜態閱讀至動態參與創造了契機,滿足了信息需求,還調適了波動情緒。從中不難發現,央媒進一步摒棄了簡單的新媒體平臺平移産品,如完成淺層的圖文內容視頻化、大屏內容拆條搬運等,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具有頂層設計、複合化、立體式、深度交互的産品。而這些新的設計理念,也體現了媒體融合向縱深邁進過程中所迸發的活力。

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記協新媒體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曾祥敏認為,這次疫情進一步反映了三大媒體新媒體優先、移動優先的戰略,通過強化新媒生産的地位,三大央媒在小屏端形成了高密度疫情報道信息流,尤其是將輕量化的新媒體産品作為核心信源的重要發佈窗口,通過全天候、滾動式的新媒體報道,形成了強大宣傳聲勢和立體化的傳播格局。

危機時刻,更見本色。在這場戰役中,記者也是逆向而行的戰士,媒體也是沒有番號的部隊。“戰果”初顯,但戰鬥沒有結束,不到鳴金收兵的那一刻,他們就依然要堅守陣地,衝鋒上前,熱血奮戰。

大考仍在繼續。讓我們拭目以待,在迎接全面戰勝疫情的同時,也涌現出更多助力防疫抗疫的創新之作。這,必將是一份沉甸甸的時代答卷!

編輯:張淩雲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全部評論

查看更多評論

我來説兩句

我要評論取消

提交

微笑
酷
親親
耶
鼓掌
調皮
星星眼
大笑
偷笑
比心
點讚
送你花花
禮物
慶祝
666
打氣
棒棒噠
打call
厲害了
加油
大神V5
睡著了
發呆
疑問
害羞
暈
哼
抓狂
驚恐
捂臉
機智
摳鼻
往期回顧
正在閱讀:直面“大考”,三大央媒走在戰“疫”宣傳最前線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