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董事長韓三平 |
CCTV.com消息:8月22日14時,中國廣播影視創新型人才培養論壇在北京舉辦,此次論壇是2007年中國國際廣播影視博覽會組成部分。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董事長韓三平做主題演講:加大力度 培養一支高素質的電影人才隊伍。
以下為演講全文:
韓三平:各位下午好!根據此次論壇的要求,下面我結合中國電影的實際就人才培養問題談兩點意見:一是中國電影産業高速發展與人才的需求,二是積極探索培養吸納優秀人才的途徑。
中國電影業的發展高速急需人才
中國電影通過改革開放,不斷進取、開創了近五年來持續發展大好局面,特別是近兩年來影片的生産數量和票房正在以平均25%的速度迅速的發展,2006年全國生産影片330部,比2005年增長26%,國內電影票房達到26.2億,比2005年增長28%,海外電影銷售收入達到19恩億,專業電影頻道收入達到12個億,三項收入相加電影的綜合收入達到57億,比2005年增長19.4%。
現在已經生産通過影片200部,1─7月份全國電影院票房都比去年造成30%,特別可喜的是中國電影的觀眾比去年增長34%,平均每天新增兩塊熒幕。中國電影的巨大市場潛力不僅贏得了國內各行業高度關注,也吸引了國際電影界的高度關注和國際資本界的高度關注,國際電影人和國際資本持有者紛紛裏到中國尋求發展。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作為廣電總局的直屬單位自1999年成立,他是以影視産業為依託,多種産業綜合發展的,應該説國內最大的電影産業集團之一,主要從事電影電視劇的創作生産和發行放映,電影院的經營和數字影院的建設和開發,是擁有進出口電視業務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電影企業。它還具有電影器材經營、電影數字製作、電影錄音錄像和光盤生産的一個綜合性的電影産業。中影每年生産影片25部左右,組建以來創作出了《橫空出世》等200多部電影,組建了700多條院線,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家電影機構有著密切的業務往來和合作。
2008年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將建立建成國家“十一?五”文化發展規劃的重大項目,國家數字影視製作基地,該基地佔地37公頃,主建築面積15萬平方公里,被列為北京2008年人文奧運工程項目,該項目將在2008年初全球開放,吸引全球的著名電影製片商、投資人、導演和演員來中國合作拍攝電影,這一系列我們感覺到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缺乏的是什麼呢?是人才。
人才資源是電影改革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是企業提升自身競爭力、實現發展目標的關鍵所在。中國電影要實現做強做大,必須要有一支優秀的電影導演、製片人、發行人等各管理人才隊伍,只有樹立科學的人才觀,把人才的個性發展和企業目標高度統一起來,才可能得到綜合的人才的開發、才能激發人才的高度積極性和創造力,才能使企業發展有取之不盡的資源,特別是影視創作的各個環節,帶有非常非常強烈的色彩,就是藝術創作和藝術勞動,因此在環節中因為藝術最具人的個性,因此必須把整個企業的發展和個性發展高度結合起來,因為我們需要是藝術創作人才。這是我們感覺的第一個需求。
二積極探索培養吸納優秀影視人才的途徑
電影人才的培養有多種渠道,中國電影集團圍繞影視創造生産這一核心産業,翠戰略高度出發,採用了全方位的推進和挖掘人才的手段,廣納賢才為人才搭建平臺,創作機會,主要嘗試了以下做法:第一凝聚一批知名度高和有巨大社會影響力的編導,發揮他們的主題作用,電影是知識産權經濟,名人效應非常重要,中影集團利用自身的品牌和優勢,吸納一大批社會知名度高的著名編劇、導演、演員以及各類電影技術專業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給他們充分的空間,讓這些知名的人加入,如同在企業産品中注入它的重要的拳頭的著名産品,使企業和人才相得益彰,互相發展,形成良性循環,增強實力。
中央電影集團公司特別關注電影界的著名人物,特別是關心他們的創作,特別是支持他們的有個性的創作思想、觀念,甚至包括他們的習慣,也積極的去引導他們的創作。因此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在近年來特別是今年正在製作一大批優秀的影片,比如説陳凱歌導演的《梅蘭芳》,陳可辛導演的《等待》等等,為中國電影與奧運會配套形成中國電影繁榮的景觀,吸納全球觀眾。
第二多種方式培養扶植青年人才隊伍,積極拓展人才領域,有計劃有步驟的培養一大批青年導演和製片人,青年電影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後備軍隊伍,為中國電影和中國電影集團公司的持續發展提供保障和能量。我個人覺得什麼叫做青年人才呢?應該説是25─30歲之間,特別是第一次演電影、拍電影、製片人、導演,這樣的人才,中國電影與北大星光合作實施青年導演工程,為青年導演提供實踐平臺,青年導演工程是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團結和結實的一大批青年導演,為集團影視創作人才增加了骨幹力量。第二聯合有關單位建立青年導演的扶植基金,為使青年導演的拍攝計劃能夠付諸實踐,中國電影集團聯合了香港英皇等公司共同出資青年導演的扶植經營,計劃每年扶植5─7位導演以及他們的作品,這樣使他們能夠在一個強有力的製片公司的支持下和引導下,特別是在一個強有力的宣傳發行公司的扶植下迅速成為為人才。
第三制定三步計劃來培養青年導演,第一步確定青年導演之後,首先讓他嘗試拍攝六至八十萬的電影,讓他們在比較簡單的工作中充分發揮他們的藝術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我個人覺得一個電影導演不僅是藝術家,還是一個行政管理者,他畢竟要領導著幾十個人共同完成一項工作,所以組織管理能力也非常重要,當他達到一定水平以後我們像他提供一部200萬的數字電影,而且因為中國電影集團公司的強大的數字電影發行院線做他的後盾,在經濟上他們不會感到太大的壓力;如果一個青年導演過了這兩部,那麼中國電影公司將投入六到一千萬拍攝電影,這部電影我們希望達到很高的水平,能夠在海內外發行。如果一個青年導演一個有才華、有能力、道德水準比較高的青年人,通過三個過程的培養都獲得相對成功,不要説獲得極大的成功,我認為他基本就成為一個獨立的在社會上有非常重大影響的導演了。
我想我們以五個年輕人為一個梯隊培養,走過三年,中間有一兩個留下來,那麼中國電影就出了一個優秀的導演,同時因為他是用這種方式拍攝的,因此他大量的合作者都是青年人,我們很難想象一個50多歲的攝影師請20多歲青年人當導演,他形成的就是一個青年群體,和青年人才,中國電影集團公司抓住這一群青年人的龍頭導演帶動各個環節青年人才的成長,在經濟上也不會有任何問題,算下來我估計不到一千萬,三部影片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如果五個導演這麼做就是四千萬,我們保住四千萬的成本還是有把握,我們做過一次,四個青年導演拍攝,四部一千六百萬,其中有三部進入了電視臺和DVD的發行,那三部電影一千二百萬,剩下的一部所有的成本都回來了,而且還賺了錢,就是《瘋狂石頭》,這一部拿回了一千二百萬,同時我們獲得了一個名號,獲得了四部電影的知識産權,獲得的整個中國電影集團公司的經營規模和流水規模,獲得了整個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在電影産業中的影響力。
中影集團將會用這種方式更好的在今後的過程中培養青年人,儘管我們已經培養出了像陸川、王小帥、寧浩等一大批青年導演,我們還將繼續努力。
三加快培養,打造一支青年人隊伍
這個環節産銷是政府部門支配的,所以我個人認為中國電影的整體産業中有一個環節基本上是空白的,就是製片人環節,所以李長春説要培養一批名導演、名演員、名製片人,名製片人是隨著市場經濟的開發誕生而誕生的專業人才,因此電影企業特別是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要注重培養青年製片人人才,因為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度,可以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電影不缺名導演和演員,而缺著名的電影經濟人才,就是製片人,因為計劃經濟這一塊是政府代替了,市場經濟這一塊必須是企業來完成,你的電影拍攝出來以後政府是絕對不會包銷的,而我們的銷售人才和製片人是緊密捆綁的,就是製片人,只有我們建立了一支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優秀的製片人隊伍,中國電影集團公司真正的發展和壯大才是現實的,中國電影只有培養一批優秀的製片人隊伍,中國電影的發展和壯大才是可持續的。因此,製片人是一部影片能否拍攝成功的至關重要的因素,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將以青年製片人隊伍為骨幹,廣泛的吸收新生的青年製片人才,有計劃、有目標、有步驟的培養青年製片人。
我們現在動員有經驗製片人輔助導演,他們不僅能夠輔助導演拍好影片,還能宣傳好影片,甚至還能幫助公司發行和銷售好影片。所以我個人的體會是對我來説一個優秀的製片人甚至超過了一個優秀的導演,還有一個特點是優秀的導演和演員是全國貫通的、融匯的,可以根據影片和角色的不同需要相互聘用的,但製片人必須是自己的專有的,因此中國電影集團公司不僅要讓他們參與到電影過程中,而且還要他們參加財務管理、合同項目的確定,讓他們吸取經驗、取得成果,提升水平,目前中國電影集團公司確定了10名可培養的製片人名單,讓他們負責和參與電影的拍攝。我們下一步可能會推行製片人中心制。近年來對雙語人才越來越緊迫,以適應國際和作的需求,我們加大了這方面的培養。我們原來的製片人只要和廠長打好關係就行了,現在不行了,他上要對領導,下要對演員,左要到宣傳公司,同時他已經走向全球了,比如《梅蘭芳》在確定要拍的那天,我們已經在和歐美的公司談銷售和預售了,因此這些製片人不僅是懂製片人,他們必須懂國際經濟和外語。
我們現在動員有經驗製片人輔助導演,他們不僅能夠輔助導演拍好影片,還能宣傳好影片,甚至還能幫助公司發行和銷售好影片。所以我個人的體會是對我來説一個優秀的製片人甚至超過了一個優秀的導演,還有一個特點是優秀的導演和演員是全國貫通的、融匯的,可以根據影片和角色的不同需要相互聘用的,但製片人必須是自己的專有的,因此中國電影集團公司不僅要讓他們參與到電影過程中,而且還要他們參加財務管理、合同項目的確定,讓他們吸取經驗、取得成果,提升水平,目前中國電影集團公司確定了10名可培養的製片人名單,讓他們負責和參與電影的拍攝。我們下一步可能會推行製片人中心制。近年來對雙語人才越來越緊迫,以適應國際和作的需求,我們加大了這方面的培養。我們原來的製片人只要和廠長打好關係就行了,現在不行了,他上要對領導,下要對演員,左要到宣傳公司,同時他已經走向全球了,比如《梅蘭芳》在確定要拍的那天,我們已經在和歐美的公司談銷售和預售了,因此這些製片人不僅是懂製片人,他們必須懂國際經濟和外語。
中影集團的數字基地將成為青年第一部拍攝電影的基地,接觸電影的前沿技術,通過學習再學習,不斷的反復,讓他們在實踐中成為人才,特別是我們現在全國有很多大學都在培養電影人才,但是集中在三個專業:編劇、導演、演員,包括中國的電視劇都是遠遠不夠的,忽略了非常複雜的過程,攝影、化粧、服裝等等,甚至到群眾演員培訓管理和盒飯什麼時候發放,這樣的人才幾乎沒有,我們每天增加兩塊熒幕,電影院的管理人才沒有一所大學培養,所有的大學都在培養演員、編劇、導演,不利於中國電影的發展,所以中國電影集團準備培養專科技術人員,我們就培養助理、服裝員等。沒有綜合性的人才隊伍,電影不是只要有了錢、有了好演員就可以了,這種狀況是非常可怕的。我們要彌補人才的畸形和不完整。
中國電影産業的高速發展,急需電影精英管理,又需要複合性高素質的人才,中影集團按照國家人才培養的要求從企業特點出發,制定人才培養規劃,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積極培養人才,創作條件,提高人才的學習實踐和創新能力。為加快企業産業化發展的速度,儘快提升集團企業的影響力、凝聚力,今年年初中影集團調整了高層人員的管理結構,提拔了一大批青年懂經濟、懂宣傳的青年管理人員,給他們加擔子和任務,他們懂得經營管理,他們精力充沛,新的工作崗位對他們施展才華、創新觀念提供了大有作為的空間。中應集團通過各種培訓,有步驟的對幹部進行崗位培訓,並鼓勵、獎勵他們。
總之,電影企業要走向産業化、市場化的道路,必須從人入手,制定人才培養規劃,加強人才培養力度,轉換人才培養的機制和環境,電影的未來和希望寄託在青年人身上,青年人富有創作的激情和創新精神,具有豐富的藝術想象力,我相信中國電影集團公司的未來是掌握在一批青年的優秀藝術家和管理人才的手中,我們要給他們提供機會,把他們高到高速發展的位置上來,為中國電影集團和中國電影的高速發展奠定基礎。謝謝大家!
責編:王雅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