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4月14日電(記者 梁冬)這是一座中國重型裝備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2006年12月30日,由中國一重自主研製的我國首臺、世界最大、最先進的1.5萬噸自由鍛造水壓機一次熱負荷試車成功,標誌著中國已具備自主生産高端大型鑄鍛機械的能力,同時揭開了中國一重創新重大裝備打造世界一流鑄鍛鋼生産基地的序幕……
近年來,中國重型裝備製造行業的排頭兵企業——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以下簡稱中國一重)搶抓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振興裝備製造業的戰略機遇,緊跟世界先進製造技術潮流,自主創新技術裝備,在電力、冶金、石化等重大技術裝備領域,不斷開發原創性技術和産品,加緊打造世界一流鑄鍛鋼生産基地,扭轉了國外長期對高端大型鑄鍛件製造的壟斷局面。
中國一重是我國最大的以生産軋鋼、冶金、鍛壓、電站、石化等重型設備為主體的大型機械裝備製造企業。成立五十多年來,中國一重為國家建設提供了百餘萬噸産品,填補了工業産品技術空白300多項,開發研製新産品240余項,曾為寶鋼、葛洲壩、長江三峽、黃河小浪底等重點工程提供了大量設備,我國第一台萬噸水壓機就誕生在這裡。
進入二十一世紀,受國內外大型鑄鍛件需求量激增及高端産品從國外採購受阻的影響,中國一重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性機遇。中國一重總經理吳生富告訴記者,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各行業對重大技術裝備的需求日益迫切,而這些重大技術裝備中均含有大量形狀複雜、技術含量高、材料性能特殊的大型鑄鍛件。比如7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的大型鑄鍛件、第三代百萬千瓦級核電大型鑄鍛件、超臨界和超超臨界火電機組的鑄鍛件等,國內均無法滿足,形成了長期依靠國外供應的局面。同時,隨著近年全球製造業的大轉移,國際市場對大型鑄鍛件的需求日趨旺盛。因此,加快建設國際一流的大型鑄鍛鋼生産基地,儘快縮小我國在大型鑄鍛件研製方面與國外的差距,既是中國製造業佔領技術制高點增強核心競爭力、在國際競爭中擁有更多話語權的需要,更是保證國家經濟繁榮、國防安全的需要。2007年底,中國一重“建設國際一流鑄鍛鋼基地及大型鑄鍛件國産化技術改造項目”獲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使這一規劃進入實施階段。
打造國際一流鑄鍛鋼基地,一重具有得天獨厚的裝備優勢。中國一重擁有冶煉、鑄造、鍛造、熱處理、粗加工等完整的大型鑄鍛件生産和科研體系,尤其是自“九五”以來,企業實施了《九五擴建工程項目》等7個與熱加工生産系統密切相關的技術改造項目,熱加工體系生産能力和水平有了大幅提升,夯實了熱加工裝備基礎,具備了大型鑄鍛件的産出能力。通過國家支持新建的15000噸水壓機和配備630噸/米鍛造操作機,將使萬噸水壓機提供的鍛件和為後續加工提供毛坯的能力達到從國內領先躍升到國際先進水平。
世界一流鑄鍛鋼基地建設也將為培育中國大型鑄鍛件研發隊伍搭建更寬廣的平臺。我國大型鑄鍛件人才資源稀缺,培養週期長,要求實踐經驗和團隊合作。中國一重經過50多年實踐積累,擁有了一批行業優秀專家,形成了由高素質、高水平、高技能的科技人員和技術工人組成的團隊,在國際鑄鍛鋼産業界備受矚目。目前,中國一重在鍛焊結構熱壁加氫反應器、煤直接液化反應器的製造技術等高端鑄鍛鋼産品技術方面已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不久前,世界首件第三代核電關鍵部件AP1000蒸發器錐形筒體的研製成功,標誌著中國一重的研發隊伍正在實踐中走向成熟。一直以來,錐形筒體,其錐筒大小端的直段是鍛造過程中的最大難點。中國一重技術人員邊幹邊探索,設計各種專用輔具,同時在試驗過程中進行了大量計算機模擬,根據模擬情況制定解決措施,最終攻克了這一難關。
記者在中國一重採訪了解到,總投資23.2億元的世界一流鑄鍛鋼基地目前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其中,正在實施的核電、水電、曲軸三個重大項目已經接近尾聲,新建廠房完成封閉,部分設備開始投産。吳生富自豪地告訴記者,到2010年,世界一流鑄鍛鋼基地的宏偉目標將在中國一重實現。屆時,年産鋼水50萬噸,年産鑄件24萬至25萬噸,年産鑄鋼件6萬至7萬噸,其生産能力等級就會達到“7654”的世界極端製造目標,即:一次提供鋼水700噸、最大鋼錠600噸、最大鑄件500噸、最大鍛件400噸,從而使中國一重具備核電、水電、火電、船用曲軸、大型冶金軋輥、大型化工容器、大型成套設備等鑄鍛件的産業化能力,從根本上滿足國家建設的需要,並具備較強的國際競爭能力。
責編: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