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上海志願者心理援助隊日前從四川綿陽返滬。在一週的時間裏,盧灣區教育局陳智遠老師以日記形式,記錄了援助隊幫助災區人民“心理重建”的點點滴滴。
別説自己是心理醫生
5月25日
一入川,援助地點安排在綿陽九洲體育館。一開始,受助對象抵觸心理比較厲害,但大都是“軟抵抗”。當天,結合具體情況,我們迅速制定了幾條“規章”:
別説自己是“心理醫生”,可以説自己是來自上海學校的老師,這樣能消除他們的心理疑慮;不要一臉嚴肅,儘量以微笑對待每個災區群眾,拉近彼此之間的心理距離;不要一上來就問東問西,詢問家裏狀況等,也不要硬生生向他們遞上心理評估表格;對孩子,多以遊戲方式開展團體活動,可以讓他們閉上眼睛,引導他們想象未來的美好家園。
“大姐,讓我做你的弟弟吧”
5月27日
經歷過大災,不少人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焦慮。有的人整夜失眠,有的人不敢進屋、怕黑,有的人一談地震就會失聲痛哭。一個北川的5歲小女孩,看見我們,第一反應就是緊緊抱住玩具袋鼠,默默無語,有時還會擋住自己的臉……
有一位大姐在我們面前只是不停地哭。一位隊員忽然説到:“大姐,讓我做你的弟弟吧”,這句話讓她驚呆。那名隊員之後每天幫她擦臉、打飯、聊天,一聲聲“姐”,讓她感到親人的溫暖。
受災群眾更需“心理自療”
6月2日
在這裡,部分受災群眾已開始“心理自療”,他們互相關懷、鼓勵,讓我們看到了他們的堅強與樂觀。
在帳篷裏的家庭中,幾乎沒有哪個家庭是完整的,很多家庭組成了“新的家庭”,老人幫忙看孩子,年輕一點的幫忙搬水,大一點的孩子領著“弟弟妹妹”出去玩耍。讓自己快樂起來,這是最好的“療傷劑”。
我們要離開了,孩子們很不捨,一個個失聲痛哭,拉著我們乘坐的大巴。這點又是我擔心的,下批志願者如何解決好分離焦慮是工作的重點。我們只是做了一些表層的心理疏導,不能完全解決他們的心結。更長遠的考慮是,在施與他們愛的同時,也要幫助他們建立自己的信心,讓他們在沒有志願者的狀態下也能坦然面對今後的生活。
責編:韓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