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我們不是很專業,就不要去給災區人民添亂,老老實實的做一個留京志願者,一個長期的天天給孩子們寫信的志願者。我想,這才是他們真正需要的。”
近日,團中央和四川省提出“志願者要理性、要有災區需要的專長,不要盲目赴川”等希望,特別是楊瀾、鄧亞萍等明星赴川做兒童心理輔導後,大批人群跟風而去,災區有些吃不消了。心理援助:不應再盲目
小學三年級的王炳川多次從噩夢中驚醒,嘴裏不停地喊著快跑,快跑。儘管現在和爸爸、媽媽住在帳篷裏,可校舍倒塌那一瞬間,總是在小炳川的夢裏出現。地震過後,儘管沒有受傷,小炳川變得不愛説話,晚上依偎在媽媽的懷裏,不停地冒冷汗,還會不時的哆嗦。
5 12大地震已經過去半個多月,隨著救援活動的繼續深入開展,災區倖存群眾的心理問題也日益凸顯。不僅如此,許多救災現場的武警官兵、志願者、新聞工作者、相關工作人員及普通群眾,都面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專家預計,四川汶川大地震心理受災者將超50萬人。面對這種情況,政府各部門及相關民間組織紛紛組建心理援助團,前往災區進行心理危機干預。
心理學家和志願者們迅速趕到四川開展心理援助,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但也存在工作難以達到標準,資源對接困難及真正的心理諮詢專家缺乏等問題。特別是大批進入災區的心理救援隊伍,在部分地區面臨心理救援者擠佔災區群眾資源,自身安全無保障及對災區情況不了解導致無法行動等狀況。
北京師範大學專家團調研顯示,目前,四川至少有1000名心理專家處於無組織、無系統的行動中,普通志願者就更數不清。更令人擔憂的是,當部分外地專家逐漸離去,對於很長時間之後才會發生的災後心理創傷的高發期,超過百萬的需要心理干預群體該怎麼辦的問題,還需要我們認真思考。
目前,部分準備進入災區的心理援助組織已意識到危機心理康復問題的長期性,不再盲目施救,紛紛調整策略,試圖使援助更加規範化、體系化。心靈救助:應長期堅持
“心理康復是一項專業工作,需要有經驗的專家,這不是每個市民都具備的。對於心理康復進程來説,通過寄予溫情的卡片傳遞‘在這個社會你不孤單’的信息是心理康復中的重要一環,也是每一個普通市民能做到的”。“1+1青少年災後心理援助聯合公益行動”的負責人李扁指出,心理救援要科學有序,且有計劃的動員全社會的力量。
“1+1青少年災後心理援助聯合公益行動”是由中華慈善總會、中國教育學會、中國醫師協會共同發起,旨在通過心理撫慰,對災區大批失去親人和家園的少年兒童實行康復救助,對在地震中不幸傷殘或心理重度受損少年兒童進行長效一對一的救援。據負責人李扁介紹,活動的名稱“1+1”的前一個“1”是指到災區一線的專業團隊,中間的“+”是指媒體和各類信息樞紐,而後一個“1”是指後方各方面的補給支援。
“只有後方的補給支援跟上了,我們才不會佔用災區資源,給災區人民添麻煩。只有各類信息樞紐通暢了,我們才能進行更為準確及時的救助,也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援助更持久。”李扁説,5月31日,活動組的志願者們將攜帶上萬張由北京市民親手填寫的“愛心問候卡”和親情信趕赴災區。他們已經與都江堰市教育局做好聯絡,在前期的調研中對當地的受災情況及有多少災區群眾進入有所了解。“我們絕對不會盲目行動,給救災工作添麻煩的”李扁説。
記者了解到,截至5月26日,北京師範大學已前後向災區派了三批專家團,第四批專家團即將出發。全國婦聯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也已設立“中國兒童緊急救助基金”,其中的“汶川大地震孤兒救助專項基金”,將協助相關部門專門安排災區孤兒的基本生活、災後的心理輔導和長期撫養教育工作,特別是“災後的心理輔導”具有長期性質。異地輔導:效果同樣好
從事嬰幼兒早期開發研究工作的王碩老師是“1+1行動組”的志願者之一。由於工作原因,她不能進入災區。在她看來,能堅持長期給災區的的孩子們寫信是最現實也是最重要的。
“我們去了,可能將孩子一時的痛苦解除了。然而三五年後,又有誰會想起這些孩子,而那時他們的心結該由誰來解呢?”王老師説:“既然我們不是很專業,就不要去給災區人民添亂,老老實實的做一個留京志願者,一個長期的天天給孩子們寫信的志願者。我想這才是他們真正需要的。”
“現在做一些後勤工作,等校舍建好了,我就去支教,去給孩子們講故事”,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系的王真同學,本來一直堅持要去災區做一名志願者。當聽説災區已經有大量的志願者,缺的是專家時,他便自願當上了蒐集資料的志願者。王真説:“哪個災區受災最嚴重,有多少人需要救助,已經有多少心理救援團體進入,這些是我現在的工作,我感覺這很有意義”。
“儘管沒有去災區,可我們離他們的心最近”,北京師範大學心理諮詢熱線接線員周曉敏説。5月21日,北京師範大學在校內招募了35位心理學專業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志願者,開通了“心理援助與信息服務熱線”。
據熱線負責人介紹,截至5月26日,已接到熱線200個左右,其中有尋求心理援助的,尋親的、還有詢問收養孤兒和孩子的入學情況的。在這些人中,尋求心理援助的佔了三分之一,在這三分之一中大部分是災區居民,還有一部分是看過電視後情緒難以穩定的。“無論是在電話裏對他們進行簡單的治療,還是給找不到親人的人提供信息,對於災區群眾來説都是很重要的,而且非災區人的情緒問題是進入災區的專家們所沒能顧及到的。”周曉敏説,“從事這樣工作的志願者也很重要,所以並非一定去災區。”
據了解,災情發生後,教育部組織部屬師範大學和部分地方師範大學開通面向災區的心理諮詢熱線和網站,提供心理援助服務。同時,一些大學生還自發建立了心理援助QQ群,心理援助網站,並建立長期的援助計劃。儘管他們沒能趕赴災區,但他們卻都成了救災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力量,為災區居民的情緒穩定工作做出積極貢獻。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