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在緬懷逝者時,也將目光轉向了那些在地震中倖免于難,但飽受心理創傷的倖存者。
國家衛生部5月19日發佈了《緊急心理危機干預指導原則》。至此,以前在大災難中往往缺位的詞——“心理危機干預”頻頻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裏。
災後心理陰影會長期存在
中國心理學會的一位專家説,唐山地震留下了兩座廢墟:一座物質廢墟,一座精神廢墟。一對在地震中失去兒女的唐山夫婦,每年的7月28日前後,都感覺如萬箭穿心般痛苦。那幾天裏,他們不看電視和報紙,不聽廣播,不願觸及任何與7 28地震相關的信息。用他們自己的話説:“每到7 28,我們都要大病一場!”
無論是美國9 11事件(2001年)、“卡特裏娜”颶風(2005年),還是印度洋大海嘯(2004年),在每一次災難之後,痛苦都會在倖存者的心靈深處揮之不去。這不僅在當時使一些人産生害怕、悲觀、無助、易怒、失望等情緒,並出現疲倦、失眠、做噩夢、心神不寧、記憶力減退等症狀。而且,災害造成的各種心理陰影會伴隨受害者很長時間甚至終生,嚴重者還會因此自殺。
解放軍後勤指揮學院心理學教授、中國心理學會專家左月燃説,科學地做好災後心理危機干預工作是一個長期過程。有關研究和臨床經驗表明,在地震後不同的時間階段救援的重點不同。地震後頭一週,挽救生命是重點;災後3個月內,救災、安頓和心理安慰是重點;心理問題和疾病將會在地震3個月後逐漸顯現和增加,地震帶來的心理創傷將在不同人群中以不同形式持續存在多年。也就是説,從災難性事件發生直至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需要相關專業人員為因災受到心理創傷的人員提供心理危機干預,幫助其走出災難帶來的心理陰影。
心理承受力可決定生死
在這次汶川地震中,北川中學有一個班的60名同學被深埋地下,“李靜”(網名)在博客裏記錄了這樣一段中學生在廢墟中等待營救的經歷:女中學生瑤瑤親眼看著同學相繼死去,瑤瑤的身邊就是同學的遺體,剩下的同學互相説著話,並盡可能把手拉在一起,希望用這種方式趕走恐懼和寂寞。其中一位同學實在撐不住了,低聲説“瑤瑤,我害怕,我實在撐不下去了,我想死!”“不要死,堅持住,會有人來救我們的!”幾個同學勸慰。但還沒等瑤瑤和其他同學反應過來,這位絕望的同學就將頭撞向墻壁自殺了。50個小時後,瑤瑤和其他3位同學得到了救助。
在這次的救助過程中,許多人奇怪為什麼一些經過100多個小時後的生命奇跡,多發生在一些年齡偏大甚至是老年人的倖存者身上?有心理學專家認為,年長者閱歷多,對災難和苦難的心理承受能力強,不能不説是其中重要原因。
事發半年內是關鍵期
曾參與印度洋海嘯救災的美國華盛頓大學心理學專家蘭達爾 凱耶斯説:“一場大災難,對人們造成的心理損害是巨大的,許多人可能終生難以復原,潛藏在心中的恐懼和憂慮難以消解。如果他們能得到早期救助的話,心理狀態會得到一定改善。事發半年是一個關鍵時期,對他們進行心理救助,可防止群體性心理危機的爆發。”可見,“缺少心理援助的救災,其實是不完整的救災。”
心理危機干預是一門新興學科,它是指對處於創傷事件的個體及時給予適當的心理援助,防止其精神崩潰,使之儘快擺脫困境。心理危機干預的目的主要有三:一是防止過激行為,如自傷、自殺或攻擊行為的發生;二是促進交流,鼓勵當事者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也鼓勵當事者樹立自信心和正確地自我評價,給他提出適當的建議,促進問題的解決;三是提供適當的醫療幫助,處理昏厥或激動狀態。
中國的心理危機干預始於1994年。當時新疆克拉瑪依火災奪去了325人的生命,絕大多數是中小學生。災難發生後,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的專家,對傷亡者家屬進行了為期兩個月的心理疏導;2006年8月,浙江遭遇“桑美”颱風襲擊,浙江省衛生廳、心理衛生協會等部門的專家,聯合組成“心理援助隊”抵達災區,啟動了為期半個月的“心理救災”行動;此外,在抗擊“非典”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自然災害過程中,一些民間心理組織專業人士也紛紛奔赴一線,對災難親歷者、遇難者家屬以及直接參與救助的醫護人員提供心理援助。“心理危機干預”被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所認識和接受。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