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我沒有救下我的親人,如何減少負罪感?
在嚴重的災難之後,人們比較容易出現內疚或負罪感。人們會恨自己沒有能力救出家人,希望死的那個人是自己而不是親人;因為比別人幸運而感覺罪惡;感到自己做錯了什麼,或者沒有做應該做的事情來避免親人的死亡。親人死亡對倖存者而言是一種嚴重的喪失,因此有上述提到的負罪感是一種正常的反應。通常這些反應都會在一個月之內緩解,若一個月後,這種負罪感仍強烈存在,則需要尋找心理專業工作人員的幫助。
7、親人喪失後,該如何承受突如其來的喪親之痛?
喪失親人之後,通常都會經歷如下四個心理反應過程:
(1)休剋期:可能會出現情感麻木,否認喪失親人的事實;
(2)埋怨:有些人會自責,後悔自己沒有救出親人,有些人會憤怒,對災難造成的親人喪失感到非常生氣;
(3)抑鬱期:有些人會出現情緒低落,不願意見人,特別是喪失了孩子的家長特別不願意看到與自己孩子同齡的兒童;有些人什麼都不想幹,對什麼都沒有興趣,夜間噩夢,失眠等;
(4)恢復期:不再做噩夢, 開始適應新生活。
在居喪過程中,可有以下一些心理自助方法:
(1)對於喪親者而言,出現以上的心理反應是正常的。若如上反應持續時間超過半年或者過於強烈,則應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
(2)應當嘗試表達哀傷、自責、憤怒等情緒。哭泣、向他人傾訴、寫日記等方式都有利於情感的表達。
(3)可以尋求家人和朋友的幫助和支持,向他們表達自己的需要,讓大家一同分擔悲痛。
8、災難後,如何幫助我們的孩子們?
本次地震中不少兒童遭受了嚴重的創傷。除了需要應對外傷、饑餓、寒冷等他們不熟悉的情況外,兒童同樣會經歷心理上的創傷。由於兒童比成人更為脆弱,因此此時更需要關注兒童的反應,及時地保護兒童。
首先,需要留意孩子的如下反應:(1)情緒反應:感到恐懼、害怕,有的會哭泣,有緊張、擔憂、迷茫、無助的表情;有的逃生出來的孩子會因為同學老師的傷亡産生自責;警覺性增高,如難以入睡、淺睡多夢易驚醒;頭痛、頭暈、腹痛、腹瀉、哮喘、蕁麻疹等,這可能是緊張焦慮的情緒對身體造成的傷害。 (2)行為反應:發脾氣、攻擊行為;過於害怕離開父母或親人,怕獨處;有些長大的孩子好像又變小了,出現遺尿、吮手指、要求喂飯和幫助穿衣等幼稚行為;有些兒童會情緒煩躁、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與其他人發生矛盾等。
其次,需要更為關注以下可能在災害中更容易受到心理傷害的兒童:在地震中身體受傷的兒童;以往遭受過災難或創傷事件的兒童;女童;患軀體疾病、殘疾的兒童,包括智力障礙兒童;或者以前曾經有過情緒、行為問題的兒童;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兒童。
第三,在保證兒童身體和環境安全、預防潛在的危險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優先保證兒童身體安全,對於受傷兒童立即給予醫療救護;
(2)優先給兒童提供清潔的飲用水、安全食品以及夜間保暖;
(3)儘量把兒童安置在遠離災難現場和嘈雜混亂的場所,避免孩子走失或因環境擁擠不能入睡;
(4)要指導孩子觀看新聞報道,因為低年齡兒童可能會對電視畫面中重現的鏡頭感到害怕和恐懼。鼓勵孩子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表達對災區災民的關愛,不鼓勵孩子做力所不及的事情。
第四,在心理保護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促進表達:鼓勵並傾聽兒童説話,允許他們哭泣,儘量不嘮叨孩子,告訴孩子擔心甚至害怕都是正常的,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鼓勵孩子玩遊戲,不要強求兒童表現勇敢或鎮靜;
(2)多做解釋:不要批評兒童那些出現幼稚行為的孩子,這些暫時出現的“長大又變小了的行為”,是兒童對突發災難對常見的心理反應。對孩子不理解不明白的事情要用他們能夠理解的方式解釋。同時要給予希望,向兒童承諾,地震會過去,政府會安排大人來幫助我們,幫我們重建家園。
(3)本次災情重大,直接受影響的孩子多,要及時發現問題,積極請求精神科醫生的幫助,必要時進行治療,避免問題延續。 (4)成年人應儘量不要在兒童面前表現出自己的過度恐懼、焦慮等情緒和行為,及時處理自己的壓力和調整情緒。成年人穩定的情緒、堅強的信心、積極的生活態度會使兒童産生安全感。
(5)如果兒童因為受災引起的心理問題持續存在,應該及時到醫院精神科或心理門診就診。
附:保護受災兒童簡單口訣:
先醫療,救生命;保溫暖,供飲食;
睡好覺、防丟失;防疫病,手勤洗;
找玩具,講故事;莫驚恐,多解釋;
鼓信心,要重視;指導下,看電視。
心煩躁,情緒低;找醫生,健心理。
(摘自中國疾控中心精神衛生中心、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全國聯合抗震救災心理救援專家組《心理自救互救宣傳手冊二:抗震救災中兒童心理應激反應的預防與處理》)
中國心理學界危機及災難心理救援項目
-中國心理學會
-北京大學心理學系
-北京心理衛生協會
2008、5、15
責編: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