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6月18日,中美就達成雙邊貿易協定展開談判。談判內容主要圍繞著加大市場開放力度、取消貿易保護,以及相關法律法規透明化等一系列問題。中方指出,美國總統換屆不會影響到投資協議談判,中方將繼續秉承投資海外的方式調整貿易順差。
至截稿時,談判仍在進行,至於雙方能否達成協定尚難確定。
次貸危機給中國上了一課
而就在此前一天,中美雙方已就宏觀調控和市場發展等方面交換了看法。周小川指出,雖然目前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但防通脹仍是中國當前最重要的任務。“過去,美國是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而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雙方在討論中經常是中國希望在宏觀調控方面借鑒美國的經驗。而在美國次貸危機發生後,中方除了有興趣研究美國在宏觀調控和市場發展方面的經驗外,同時也希望從這次危機中吸取教訓。”
正如外界預測的那樣,此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並未過多涉及匯率問題。但6月16日,周小川指出,美元疲軟是導致中國出現通貨膨脹壓力的因素之一。美元疲軟導致全球商品和原材料價格上漲,在兌換為人民幣後,推高了中國的價格壓力,而且目前許多發展中國家都感受到了這種影響。他同時表示,需要從多種角度看待通貨膨脹問題,不能只局限于一個方面。
據周小川介紹,當天上午的對話會議主要討論了經濟和金融週期性波動問題,即定價機制和對價格的直接控制在週期管理過程中的作用,包括美元在內的貨幣匯率在保持全球金融穩定方面的作用,以及如何深化中美兩國金融監管部門間的合作等。
“現在的經濟和金融週期跟過去不一樣。傳統的商業週期主要是由於投資、産能過剩引起的,但現在的經濟和金融市場出現問題有一部分是由於政策缺陷或監管不足造成的。此外,全球化發展很快,新産品、新技術很多,有很多新出現的事情不能用過去的經驗來概括,這些挑戰也使有關方面有時候不能及時應對市場的新發展。”周小川如是説。
會議上,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則介紹了美國如何認識次貸危機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如何研究對策和美方的一些基本做法。對此,美國商務部長卡洛斯 古鐵雷斯在會上講到,在次貸危機中有很多企業比過去更有活力。儘管次貸危機引發金融市場動蕩,但是許多企業仍保持了很強的現金流收入,具有更強的活力來應對經濟和金融中出現的問題,這一點和10年、20年前相比大不一樣。
知識産權保護 中方將加大力度
同日,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在美國《華爾街日報》發表文章,強調中國政府近年來不斷加強知識産權保護並已取得成效,中國政府今後將繼續通過立法和教育等途徑進一步加強知識産權保護工作。
王岐山説,在中美即將舉行戰略經濟對話之際,中國政府公佈了《國家知識産權戰略綱要》。實施這一新戰略是中國知識産權保護制度的里程碑,將揭開中國知識産權保護的新篇章。這一新戰略將促進中國國內創新,把中國巨大的人力資源轉化為智力資源,對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將産生深遠影響。同時,這一戰略也將為中國吸引國外更多的智力資源。
王岐山指出,在知識産權保護問題上,中國已經加入了相關的知識産權保護國際公約,建立了知識産權管理和保護體制,設立了知識産權法律援助中心和知識産權保護服務中心,並依據法律對侵犯知識産權人員進行懲處。
王岐山最後表示,隨著中國《國家知識産權戰略綱要》的出臺及徹底實施,中國對知識産權的法律保護將更為完善,對革新成果將更為尊重。他呼籲,中美兩國應當共同努力,克服困難和挑戰,鼓勵企業界和大眾為兩國人民和人類創造更多的知識産權。
據悉,為期兩天的第四輪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圍繞如何應對短期挑戰以及支撐兩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長期基本面因素展開。除討論自由貿易和投資外,雙方還計劃敲定中美能源環境10年合作計劃的細節問題。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