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人民日報調查報告之一:體制之變激發企業活力

 

——我國工程機械企業體制機制創新調查報告之一

CCTV.com  2008年04月24日 16:33  來源:《人民日報》  

即將交付的柳工挖掘機

王重彬攝

  “體制機制創新是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得以較快發展的根本。目前國內的工程機械企業各種所有制形式並存,公司治理結構進一步完善。儘管它們體制創新形式各異,內容也不盡相同,但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企業發展與員工利益緊緊聯絡在一起,企業成為創新主體的地位真正實現。”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副秘書長俞琚説。

  中聯重科:“經濟”與“科技”終於親密握手

  從1992年8名科技人員籌資50萬元創辦公司,到2006年底發展成為總資産80多億元、凈資産20多億元的工程機械行業強勁品牌,中聯重科的發展,為“好體制解放生産力、好機制鑄造強品牌”作了最生動的詮釋——

  1985年,中聯重科第一大股東——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被列入第一批改制的科研院所。“國家要‘斷奶’,科研院所如何謀求生存之道?”長沙中聯重工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詹純新回憶説,“逐步削減‘事業費’後的建機院開始以研究所、研究室為承包單位,對外有償轉讓科技成果。但這種模式弊端凸顯:院整體研究實力和集成攻關協作度下降,短期行為明顯;圖紙賣來賣去,價格越來越低,科研發展沒有後勁。”

  “守著堆積如山的科技成果,過著緊巴巴的窮日子。搞科研的全然沒有‘科技是第一生産力’的感覺。”時任副院長的詹純新終於坐不住了。1992年,他&&與其他7人籌資50萬元組建了中聯公司。成立僅一年,公司研發的混凝土輸送泵就贏得市場認可:1993年盈利300萬元。

  上世紀90年代初,民營企業大舉進入工程機械行業,給中聯不小的壓力。“必須謀求上市,上市的意義不僅在於解決公司人才、品牌、資金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給科研院所帶來一場深刻的制度變革和機制創新。”詹純新説。

  2000年9月,由建機院、中標公司等作為發起人的中聯重科成功登陸深交所,專注于工程機械的中聯重科體制和機制實現了“脫胎換骨”。2006年,中聯重科相繼公告了收購建機院土地、設備以及浦沅集團相關資産等“一攬子”收購議案,公司現代企業制度進一步完善。

  徐工集團:實現“鬆散型”到“集團化”轉變

  作為工程機械行業裏的“老大哥”,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起步于上世紀60年代地方的兩個小型機械加工企業,後轉産汽車起重機和壓路機。1989年,徐工將三大主機廠和一個研究院合併,並整合了基礎零部件廠,完成了集團公司的實體化運作。

  這種從鬆散型向集團化的轉變,實現了全集團發展規劃、生産經營、製造資源、人事管理等方面的集中統一,徐州工程機械發展從此具備了整體優勢。1998年,徐州工程機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集團整體改製成為國有獨資公司,著力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

  “作為國家首批現代企業制度試點,徐工集團通過不懈地改革改制,精主幹、剝輔助,聚主業、去枝杈,轉機制、增活力,強化精益管理,摒棄粗放經營。”徐工集團董事長王民介紹説,近幾年徐工完成了56家中小企業的改革改制,涉及資産近20億,另外登出了100多家小公司,使工程機械和專用車輛的核心業務明顯強化。

  在廣泛學習吸收世界先進管理經驗的基礎上,依靠集團整體資源平臺,徐工對下屬上市公司徐工科技股份公司進行了整合再造,實施“瘦身輕裝一體化”運作,為其更快發展提供了條件。

  好機制換來新活力。由於核心能力的提升,從1989年成立時的3.3億元規模到2003年超過100億元,徐工集團用了14年;2003—2006年,徐工僅用3年時間便實現了100億元到200億元的跨越;2007年,徐工資産由200億元跨至300億元。19年時間,徐工資産增加了100倍。“徐工要繼續克服體制改革的各種困難,踐行‘擔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價值觀,堅守‘充分開放,以我為主’的合資合作原則,成為一個極具國際競爭力、讓國人為之驕傲的世界級企業。” 對於徐工的未來,王民信心滿懷。

  杭州叉車:“漸進式”改革換來“跨越式”發展   

  “不進行持續改革,就沒有現在的杭叉。通過3次改制,杭叉已建立能適應國內外市場變化的現代企業制度、經營機制。”浙江杭叉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趙禮敏説。

  2000年,杭叉將瀕臨倒閉的國有企業整體改制為職工持股會控股、經營者持大股、國有資本參股的有限公司。後來,杭州市出臺政策,要求“人人持股”的首批改制企業,由經營者收購員工的股份,解決人人持股的“大股飯”問題。2003年,杭叉在確保“人人持股”的一般員工利益前提下,在高、中層經營管理骨幹中視責任和風險大小進行增資擴股,並進一步改製成立了浙江杭叉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第二次改制,克服了“大股飯”的弊端,強化了公司核心層的決策權,公司進入持續發展期。

  從2005年開始,企業持續高速增長,經營規模不斷擴張,第三次改制的時機到來了。杭叉對規模較大的控股子公司,通過經營管理骨幹增資持大股,擴大註冊資本;對杭叉下屬的進出口分公司、效益較好的內銷分公司,改製成由母公司控股、經營管理骨幹持大股的有限責任公司;對市場規模較小的其他內銷分公司,則改製成由經營骨幹控股,或買斷,或由當地經銷商經營。這次改制,進一步增強了經營管理骨幹的責任心和風險意識,也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

  “杭叉的改製成功,貴在能抉擇時機,採用了漸進的方式,最終惠及了員工。這種漸進式改革換來的是企業跨越式發展。”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茅仲文説。趙禮敏告訴記者,目前,杭叉産品已遠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75%登陸歐美主流市場,出口達到公司銷量的30%左右,成為目前我國最大的叉車出口基地。

     《人民日報》 ( 2008-04-24 第01版 )

責編:韓文燕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