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瑞士達沃斯1月30日電 綜述:世界經濟論壇年會發出反對保護主義強音
新華社記者尚軍 陳文仙
當全球經濟因遭受金融危機而陷入困境時,保護主義情緒開始在一些國家蔓延。對此,正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發出了反對保護主義的強音。
英國首相布朗30日在年會上表示,現在不是撤離全球化轉向保護主義的時候,訴諸保護主義手段並不能解決目前的金融危機,各國應團結一致加強合作。他還呼籲重建國際金融機構,並説“如果我們不行動,保護主義傾向就會變得極其嚴重”。
印度商業和工業部長納特29日也在年會上説:“就長期而言,我相信貿易保護主義無助於改善任何國家的經濟形勢。”但他同時警告説,如果其他國家採取保護主義措施,印度將被迫採取對等措施。
參加年會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8日在會見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拉米時説,面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反對和遏制貿易保護主義至關重要。貿易保護主義看似保護一國經濟,實際上會拖累世界經濟復蘇,對誰都不利。在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方面,不能説一套做一套。
拉米也表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是成功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關鍵,在此方面,各國不應從已作的承諾中倒退。對此,加拿大財政部長弗萊厄蒂總結説,達沃斯發出的最強烈信號之一就是:保護主義要不得。
經濟形勢惡化通常是滋生保護主義的溫床。為保證本國企業渡過難關,一國政府很容易迫於國內政治壓力採取保護主義做法,通過高築貿易壁壘等手段限制他國商品進入本國市場。除了傳統的貿易壁壘,當前的保護主義還突出表現在投資和政府補貼等領域。
布朗説,自2007年以來,流入新興市場的國際投資減少了8000億美元。他警告説,如果聽任這種“金融重商主義”發展,勢必會産生新的保護主義,影響貿易等跨國經濟活動。不過,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英國政府實際也在這麼做。
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年會上對美國政府向汽車業提供補貼頗有微詞。作為汽車生産大國,德國擔心自己的汽車廠商因美國同行獲得補貼而在競爭中處於更加不利的地位。
責編:龐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