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從白領到豬倌--三位大學生的創業夢

 

CCTV.com  2009年06月08日 11:07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貴州日報  

從白領到豬倌

  ——三位大學生的創業夢

  銅仁錦江水晶閣,風景旖旎。

  江邊上,有座野豬養殖場,“運動場”裏,10來只小野豬撒歡兒跑。

  看到這一幕,楊君、羅樂相視而笑。

  舊舊的運動服、迷彩服,裹了泥巴的褲腳、鞋子,這身豬倌的行頭讓人猜不出他們的身份。

  楊君,四川大學工程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雙學位,羅樂,四川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

  去年10月,他們揣著創業的夢想,分別從四川成都和廣東深圳,相約來到貴州銅仁市興辦君樂水晶閣特種野豬養殖場。而他倆的老家,分別是河南信陽和重慶。

  此前,楊君是軍工企業成都前鋒集團董事長秘書、人力資源部招聘經理;羅樂則在深圳世聯地産擔任戰略顧問部項目負責人。

  興辦養殖場後,每天早上7點起床,掃圈、消毒、扯青草、喂食,中午回住所吃麵條,下午抽空學習、給豬喂食,一直忙到晚上6點多鐘,再回去煮麵吃。這是他倆每天的工作生活軌跡。

  楊君、羅樂是大學本科時的同班同學,楊君是班長、羅樂是團支書,多年的搭檔讓他倆相互十分了解,志趣相投。

  畢業後,楊君留在成都參加工作,羅樂則被保送讀研。在讀研期間,羅樂認識了這個養豬團隊的另一個重要人物,也是她現在的老公——田雪飛。

  為實現人生的價值和夢想,羅樂、田雪飛研究生畢業後雙雙來到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深圳,分別就職于大公司。然而,羅樂並不滿足於標準程序化的工作,在同事的詫異中跳槽世聯地産。在這裡,她找到了自己喜歡的工作方式。

  作了幾個項目顧問後,羅樂又“不安分”起來。由於工作繁忙,無暇自我規劃,她借婚假之際,靜下心來思考未來。

  “趁著年輕體驗不同的經歷,實現自己的夢想和人生價值。”羅樂想。

  “創業?”羅樂的想法得到田雪飛大力支持。

  還在讀書時,田雪飛就開始自主創業,説服兩名同學和一位老闆,投資50萬元成立皮卡路皮革維護有限公司。而工作後,田雪飛也一直為了自己的理想而不斷變換工作,從一家大型電路公司的生産管理工程師,最找到自己喜歡的投資工作。

  “出來做點事情。”2008年8月中旬,成都的楊君接到了羅樂從深圳打來的電話。

  此時的楊君,經歷了人生中的兩件終身難忘的事,一次手術、一次地震。

  2008年春節前,他因肺部一個拳頭大的腫瘤動了手術,最終確認是良性腫瘤。去年四川汶川地震給楊君更大的震撼,對生命的價值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不能再安逸下去了,要盡可能地多做些事情。”羅樂的提議引起楊君的共鳴。

  創業,做什麼好?

  3人分析了多個項目,最終,他們把目光放在特色養殖上——養野豬。

  楊君説,“雖是金融危機,但仍有機會。越是傳統的發展方向,越是存在著商機和自身價值實現的機會。”他認為,豬肉的升級和替代是遲早的事。

  確定養野豬後,3人先在網上收集相關資料,再進行電話聯絡,最終確定了考察對象。此後,他們先後分別前往河南、四川、湖南、重慶、廣東及省內50多處野豬養殖場和專業市場進行實地考察。

  考察後他們發現,全國特種野豬行業現有産能嚴重不足、規模化和産業化程度低,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突出,是一個前景廣泛的朝陽産業。

  目標一定,在同事的驚訝中,楊君、羅樂雙雙離職。

  羅樂給公司總經理髮了份電子郵件,表明離職創業。總經理回短信説,“我不支持你,但我理解你。”而楊君離職前即將升為公司人力資源部副部長,同事們都説他“走得很不明智”。

  憑藉工作經歷和各種關係,3人自籌資金近20萬元,于去年10月正式進駐銅仁市,開展前期引種、培訓等工作。

  “之所以選擇銅仁,是考察中發現當地野豬發展前景廣闊、市場需求量大,再加上政策扶持以及田雪飛家在這裡等因素。”楊君説。

  項目啟動前後,他們得到共青團銅仁地委等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接手了當地一家準備關閉的養殖場,進行了小規模維修和擴建。

  去年11月1日,君樂水晶閣特種野豬養殖場正式運營。楊君分管生産,羅樂負責市場和協調關係。而田雪飛多數時間在深圳,他還兼著他那份工作,同時考察野豬市場和二、三期的融資。

  創業的艱辛只有走過才能體會。

  今年春節前後,養殖場遇到了第一道坎。市場打不開、資金鏈斷裂、技術跟不上,很多問題一股腦兒涌現出來。

  “一開始的新鮮感和興奮勁都沒了,很不適應。”楊君説,“不是對以前住樓房、穿名牌而現在住平房、一身破爛的不適應,而是對自身知識結構欠缺、能力不足而感到的不適應。”

  母豬産崽了,小豬生病了,怎麼辦?一系列的問題困擾著幾個年輕的豬倌。

  為此,楊君和羅樂經常帶著記了各種問題的小本子,騎上摩托車到銅仁職院請教畜牧專家。

  在羅樂的“逼迫”下,楊君學會了給豬打針。“一開始心裏發怵啊,那麼大一頭野豬,一不小心咬一口咋辦?”回想起初次打針,楊君仍心有餘悸。

  經過幾個月的起早貪黑,摸爬滾打,養殖場慢慢順了起來,步入正軌。

  轉眼間,大半年過去了,一到週末或節假日,羅樂和楊君會偶爾懷念大都市的氣息。不過,他們已從養豬中找到了樂趣。

  羅樂告訴記者,她還在讀研時,就經常和田雪飛一同騎自行車往返于成都、重慶等地,“一開始還有新鮮感,到後來覺得很乏味,左右腳不斷地上下運動”。每到這時,田雪飛總會給她打氣,要堅持。

  羅樂説,現在養豬也是一樣,每天基本重復著同樣的事情。但是,就如同騎自行車,不斷地重復,最終達到的將會是很遠的地方。

  正如所言,君樂特種野豬養殖場已發展野豬70多頭,其中能繁母豬近20頭。到目前,已售出種豬、商品豬70多頭,實現銷售額7萬多元。

  羅樂豪邁地説,他們的最終目標是達到種豬600多頭,年出欄野豬上萬頭。

責編:劉慧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