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戰爭中,由五位醫生組成的印度援華醫療隊,受印度國大黨的派遣和印度人民的委託千里迢迢來到中國,支援中國的抗日戰爭。在他們當中,有一位年輕的外科醫生,在艱難困苦的歲月中救治八路軍傷員,被任命為白求恩和平醫院的第一任院長,並加入中國共産黨,後因積勞成疾,以身殉職。成為繼白求恩後又一位為中國抗戰事業獻身的國際友人。他的名字叫——柯棣華。
參加援華醫療隊
| |
1939年5月,印度援華醫療隊在延安。 |
柯棣華,原名德瓦納特•桑塔拉姆•柯棣尼斯。1910年出生於印度孟買的紹拉普邇村。1936年畢業于印度著名的醫學院——格蘭特醫學院。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的槍聲,沉睡的中國覺醒了。中國軍民拿起武器,奮起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入侵。印度國大黨領袖尼赫魯應中國紅軍總司令朱德的請求,決定派一支小型醫療隊到中國去,表示印度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同情和支持。這一決定,得到了印度社會各界的熱情支持和熱烈響應,僅報名參加援華醫療隊的醫務人員就有700多人。
1938年6月29日,這一天被孟買的居民命名為“中國日”。柯棣華在這一天申請加入醫療隊,並想方設法求見了印度援華醫療隊籌備會主席麥太大夫。事後他在寫給父親的信中説:“他(指麥太大夫)向我指出了前景黑暗的一面——要冒生命危險,失去深造的機會和有發展前途的工作等等。我並不認為這些事情是那樣陰暗,所以我毫不猶豫地提出了申請,並盡可能地宣傳我的特長,急切地盼望入選。”在紹拉普邇市政府供職的父親説:“就我個人而言,我是贊成個人有事業心的,同時我也了解你的決心。…我當然不會表示任何反對。我高興地告訴你,你母親也不會扯你的後腿。”
柯棣華和愛德華、巴蘇華等5位醫生參加赴華醫療隊的消息,就像長了翅膀,很快傳遍了印度。柯棣華的家鄉,紹拉普邇醫療協會舉行招待會為他餞行。在招待會上,人們讚揚他的自我犧牲精神,向他表示祝願,並贈給他一些醫藥,以表示對這一事業的同情和支持。
初到中國
| |
印度援華醫療隊的醫生與八路軍戰士一同吃飯。 |
1938年9月17日,印度援華醫療隊到達中國廣州,在廣州碼頭,他們受到了中國群眾的熱烈歡迎,並受到保衛中國同盟主席宋慶齡的迎接。9月29日,醫療隊經長沙輾轉來到漢口,被中國紅十字會編為第15救護隊,先後在漢口、宜昌、重慶等地工作。
在重慶,醫療隊員們為了表達與中國休戚相關的決心,特意請中印文化協會主席譚雲山為他們每個人都起了一個中國名字。譚雲山提議:在他們每個人名字後面加上“華”字。於是,五位醫療隊員都有了他們的中國名字:愛德華、柯棣華、卓克華、木克華、巴蘇華。柯棣華的名字就是這時從原名柯棣尼斯改成的。
早在來中國之前,醫療隊就聽説八路軍與國民黨不同。因此,他們渴望到共産黨領導的敵後戰場去。剛到中國時,他們就向前來迎接他們的宋慶齡提出到華北前線工作的請求。到武漢後,他們又向周恩來提出了同樣的要求。在重慶,他們又第3次向董必武提出了去延安的請求。
1939年1月16日,就在醫療隊獲得批准,準備奔赴延安的前夕,柯棣華不幸接到父親去世的消息。重慶八路軍辦事處的同志和其他幾位醫生勸他回國料理後事,他強忍悲痛説:“我的家庭確實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但這裡千千萬萬無辜受難的人民更需要我。在我沒有實現我向印度國大黨所做的保證——至少在中國工作滿一年之前,我決不回印度。”
柯棣華強忍住失去父親的巨大悲痛,同援華醫療隊的隊員們一起,登上一輛標有印度國大黨徽標誌的救護車,離開大後方重慶向延安進發。
在延安和前線的日子
延安,大雪初晴,空氣清新。在凜冽的寒風中,2000多人組成的歡迎隊伍翹首以待。經過長途跋涉、輾轉千里的印度援華醫療隊來了,當印度“五華”從救護車上走下一來的時候,迎接隊伍中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歡迎會後,柯棣華和愛德華、巴蘇華一起被分配到一所離城幾十里的八路軍醫院給傷員治病。他們一致要求到前線工作。柯棣華説:“我來中國的目的是直接為抗日的軍民服務,我是外科醫生,也要學白求恩那樣,到前方為受傷的戰士做手術。”
在等待去前線的日子裏,柯棣華這個充滿活力的年輕人,把全部熱忱獻給延安邊區的衛生工作。他去“抗大”、“女大”、“陜公”檢查飲用水;他外出巡診,不管多遠的路也不拒絕。開始,他不善騎馬,常常被馬鞍磨破胯骨的皮肉,可他不聲不響,後來竟騎得很熟練。
這年10月,醫療隊的愛克斯光機由香港運到延安,那天趕上敵機空襲,整整轟炸了一天,柯棣華卻毫無怯色,依然興致勃勃地給領導、醫生、護士們講解。
終於在一天清晨,醫療隊的3位醫生——柯棣華、愛德華和巴蘇華,在8名警衛和兩名軍官的護送下,乘卡車離開延安,冒著風雪和嚴寒,晝夜兼程,奔赴晉東南前線。
1939年11月4日開始,柯棣華和印度醫療隊的同伴們,出入槍林彈雨之中,走遍了晉東南、冀西、冀南、冀中、平西和晉察冀敵後抗日根據地,數次通過敵人的封鎖線。在戰爭環境中,他們和抗日軍民一起,過著艱苦的生活,但他們沒有任何怨言,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工作,在沿途施行了50余次手術,診治了2000余名傷病員。
當百團大戰進入第二階段,晉察冀軍區進行淶水戰役時,柯棣華奉軍區司令部之命,出發去軍區的南線,負責陣地救護工作。在13天的戰鬥中,他接受了800余名傷病員,其中施行手術的達558人。由於不斷地戰鬥,傷員也就不分晝夜陸續的後送,他3天3夜未曾睡覺,始終以最大的熱情,堅守崗位。
白求恩的繼承者
百團大戰後,巴蘇華大夫奉命返回延安,留在了延安,並於1943年3月取道回國。柯棣華則繼續留在白求恩學校和醫院工作。
1941年1月,他“正式參加了八路軍”——被任命為晉察冀軍區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第一任院長,仍然兼任白求恩衛生學校教員。此時,正是抗日根據地最艱苦、最危險的時候。
柯棣華曾説過:“這裡是白求恩工作過的地方,你們的學校也以白求恩的光榮的名字命名。我一定要向他一樣,獻身反法西斯鬥爭的偉大事業,決不玷污白求恩的名字!”這是他的心聲,也是此後一切行動的最好的概括。
1942年7月,柯棣華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産黨。1942年12月9日,柯棣華的癲癇病再一次發作,醫護人員雖全力搶救,也未能挽救他的生命。他沒有給他熱愛的戰友們留下一句話,沒有給他愛妻嬌兒留下一句話;但他全部工作,他的熱情,他的獻身精神,他的國際主義精神,將永遠激勵人們前進。
毛澤東主席為柯棣華寫了挽詞:“…全軍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柯棣華大夫的國際主義精神,是我們永遠不應該忘記的。”
柯棣華——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的,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鞠躬盡瘁的國際友人。
新中國成立後,柯棣華的墓被遷入華北軍區烈士陵園。1976年,河北省石家莊市建立了柯棣華紀念館。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