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40年8月20日,八路軍發起百團大戰。按照八路軍總部的統一部署,晉察冀軍區部隊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聶榮臻指揮下,向正太鐵路東段日軍展開攻擊。第1分區第3團重點進攻井陘煤礦,該團3個營分頭攻打新礦、老礦和賈莊炮樓。激戰一夜之後,攻佔了新礦,隨後賈莊炮樓也拿了下來,全殲了守敵。但是崗頭老礦的守敵非常頑強,向新礦猛烈炮擊,井陘煤礦火車站日方副站長加藤清利及其妻在炮火中身亡,遺下兩個小女孩,大的五六歲,小的還在襁褓之中,腳跟被炸傷。3團的戰士冒著生命危險把她們搶救出來。聶榮臻當即指示將這兩個孩子送到軍區指揮所來。
於是,兩個日本孩子先由參戰部隊的4位幹部戰士和兩位民兵護送到第4分區戰地動員委員會。4分區政治部副主任袁心純規定,按團職幹部負重傷的伙食標準特別照顧,供給奶粉、罐頭、白糖、水果。戰委會又派專人用籮筐挑著兩個小姑娘送到聶榮臻的前線指揮所。
聶榮臻親手削雪花梨喂給大的小姑娘吃。然後,又疼愛地抱起那個正在熟睡的小女孩,讓警衛員趕緊抱到村裏,設法找正在哺乳期的婦女給孩子喂奶,還指示軍區的醫生為她治傷。那個大一點的小姑娘則一直跟在聶榮臻身邊,常常用小手拽著聶榮臻的褲腿,走到哪跟到哪,聶榮臻還和她在指揮所外的土場上合了個影,這張照片後來成了珍貴的歷史見證。
考慮到當時的戰事很激烈,邊區的環境不僅艱苦,而且敵人“掃蕩”頻繁,部隊經常轉移,照顧兩個小孩子有不少困難。經再三考慮,聶榮臻決定找一位最可靠的老鄉,把這兩名日本孤兒送往石家莊的日軍兵營。為了防止孩子在半路上饑餓啼哭,他特地讓人給她們準備了食品。孩子上路前,他依依不捨地挨個抱起來,摸摸頭,以示祝福。臨行前,聶榮臻鄭重地交給那位老鄉一封親筆信,請其轉交日軍。信中寫道:“此次我軍進擊正太線,收復東王舍,帶來日本弱女二人。其母不幸死於炮火中,其父于礦井著火時受重傷,經我救治無效,不幸殞命,余此伶仃孤苦之幼女,一女僅五六齡,一女尚在襁褓中,徬徨無依,情殊可憫。經我收容撫育後,茲特著人送還,請轉交其親屬撫養,幸勿使彼輩無辜孤女淪落異域,葬身溝壑而後已。”最後指出:“我八路軍本國際主義之精神,至仁至義,有為有終,必當為中華民族之生存與人類之永久和平而奮鬥到底,必當與野蠻之日閥血戰到底。深望君等幡然覺醒,與中國士兵人民齊心合力,共謀解放,則日本幸甚,中國亦幸甚。”
石家莊日軍收到這兩個小孩之後,回信表示感謝。事隔40年後的1980年,《解放軍報》上發表了一篇《日本小姑娘,你在哪?》的報道。日本《讀賣新聞》社奇跡般地找到了當年的日本小姑娘──美穗子,才得知那個小的女孩在送回石家莊後在醫院裏去世,美穗子後來輾轉回到了日本。1980年秋,美穗子應聶榮臻邀請來華訪問,她眼含熱淚,以額觸聶榮臻那雙溫暖的大手,表達她深深的感激之情。美穗子説,一些日本舊軍人知道了這件事的來龍去脈之後,非常感動和慚愧,更加認識到了侵華戰爭的罪惡。聶榮臻回答説:“讓我們化干戈為玉帛吧!日本民族是勤勞智慧的民族,願中日兩國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永不兵戎相見。
人們從聶榮臻處理這件事情的過程中,充分看到一位無産階級政治家的寬廣胸懷和革命人道主義精神。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