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43年夏秋以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形勢發生轉折,中國持續抗擊日寇,牽制了日本大部陸軍兵力,德意法西斯逐漸潰敗,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也接連失敗,海上交通線被切斷,南洋日軍面臨被切割的困境。為此,日本困獸猶鬥,制定了從中國戰場尋求突破,企圖固守大陸以堅持長期戰爭的計劃。因此,表面看來是日本的積極進攻作戰,本質上卻是出於防禦目的。
日本自1937年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後,不僅未能速戰速決打敗中國,而且陷入中國持久戰的漩渦,只能保持點(戰略要點)和線(以交通線為主)的佔領。日軍還被分割成幾塊,始終不能形成完整的戰略體,陸軍主力深陷中國不能自拔,給日軍轉用兵力於太平洋造成極大牽制,導致太平洋兵力不繼,不斷失敗。為此,日軍企圖以打通中國大陸交通線,企圖將侵華日軍各部分貫通起來,並聯絡被切斷海上交通的南洋日軍。另外,從中國大陸各個基地起飛的盟軍飛機直接轟炸日軍甚至日本本土,這意味著盟軍同時可以對日本本土日本發動大規模空襲,這使日本異常恐懼,打掉在中國的空軍基地,也是日本加速推行豫湘桂戰役(日本稱“一號作戰”)的直接原因。
此次戰役,就作戰範圍而言,由北向南綿延數千公里;就作戰規模而言,打破了日軍侵華以來的空前紀錄。戰役正式發起于1944年4月份,但日軍大本營早在上年的8月份就開始策劃了。日本經過了週密計劃,集中了中國派遣軍的全部力量,並從日本國內、關東軍調兵加強。這樣大規模的調動和兵力集中,連日軍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也非常清楚:“與實力、資財,尤其戰力全面下降之狀況,殊不相稱。”但日本面臨極其不利的遠東和太平洋戰局,只有孤注一擲了。
但是,這時的國民黨政府卻無視人民要求民主團結、抗日建國的願望,唸唸不忘對付共産黨,為此消極抗日以保存實力,因而對日軍疏于戒備,對日軍的企圖沒有及時的判斷,對全國軍隊沒有統一的臨戰部署。許多地方的國民黨軍隊消沉渙散,加之對人民橫徵暴斂,失去人民支持。這一系列因素,造成了國民黨軍隊的廣泛失敗。
戰役分三個階段,即豫中作戰、長(沙)衡(陽)會戰和桂(林)柳(州)作戰。從北至南,日軍佔領中國多處戰略要地,達到了打通中國貫穿南北以鐵路大動脈為中心的交通線的企圖。
此次戰役,給正面戰場的打擊極為沉重,形成了抗戰以來正面戰場的第二次大潰敗。大批廣袤領土、豐富資源的喪失以及無法統計的人民生命財産的損失都是極其慘痛的。國民黨軍事上的大慘敗又引起了空前的政治動蕩。這是國民黨消極抗戰和政治、經濟、軍事腐敗的結果。但是,參加豫湘桂作戰的國民黨廣大愛國官兵,雖在劣勢下,也在多處與日軍進行了鏖戰,付出巨大犧牲,也使日軍付出了重大代價。
但是,日本雖然打通了“大陸交通線”,但卻並沒有取得預想的戰略意義。這是因為:第一,日軍兵力本已不足,雖然暫時打通了大陸交通線,但為了把守如此漫長的地域使有限的兵力更加分散,反而使自己在戰略上處於極不利的地位。第二,日軍兵力不足,正面戰場與敵後戰場不能兼顧,日軍超出實力發動“一號作戰”,不得不從華北華中戰場抽調大量兵力,從而減輕了敵後戰場壓力,有利於敵後戰場的局部反攻,進一步動搖了日軍的殖民統治。第三,由於由於美軍在太平洋上佔領了馬裏亞納島,取得轟炸日本本土的前哨基地,使日本消滅中國大陸空軍基地的作戰企圖完全失去意義。
可見,對日本軍國主義而言,中國是其註定不能擺脫的噩夢,是其侵略擴張美夢的鉸鏈。日本已經達到其力量的極限,是其迴光返照式的最後一博了,完全不能挽救其即將敗亡的最終命運。此後,直到日本失敗,再也無力發動大規模進攻,不久日本即不得不主動收縮防線,從華南撤出。
責編:周笑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