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巴爾的摩太陽報》5月25日文章,原題:地震威脅古老的羌族文化
5月24日,部分北川縣受災群眾返回擂鼓鎮。新華社記者 朱崢 攝
鄧如富(音)坐在岩石上端詳和自己一起離開家鄉的同伴們。他的額頭上滿是汗水,起身背起背簍,裏面是他82歲的奶奶。另一名老年婦女手握自製柺棍痛苦地向山上走。在隊伍最後,是一名穿著粉色運動鞋的小女孩。
鄧説:“不知道我們失去了多少人,我們需要保護我們的文化,羌族人本來就不多了。” 中國少數民族地圖顯示,30萬羌族人大多分佈在這次地震的斷層沿線。 生活在北川縣的羌族人約有9萬人,汶川縣有3萬人。
地震後,一些羌族人從村莊跑出來。他們中很多人是第一次見到外面的世界。沒人敢説現在確認的遇難者中有多少是羌族人,很多羌族小山村十分偏遠,救援人員用了一週時間也沒到達。語言學家喬納森?P?埃文斯擔心那些會講羌族話的人的安危,他説:“我給他們打了好幾天電話了,可還是沒打通。”茂縣一名羌族學者黃成龍(音)説:“羌族人受災是最嚴重的。”但是還有希望,羌族人的房子都是用石頭蓋的,它們經受住了1933年茂縣大地震的考驗。黃還説:“地震不僅減少了羌族人口,很多人災後重建期間會從山區搬到大城市居住,這將給保護羌族文化帶來巨大困難。”(徐乃岑譯)
資料圖片:2006年11月5日,一名羌族村民用白石取火後引燃樹枝。當日,四川省理縣桃坪羌寨舉行了一場傳統的取火、祭火展演儀式。羌人自古採用白石相擊取火,對火十分崇拜。他們有一套獨特的取火、祭火儀式。每年正月初一,生活在寨子裏的村民集體圍著神壇跳舞祭火神,然後取回火種,交給家庭中的女主人管理,不得熄滅。千百年來,羌人還摸索出一套控火方法。登上寨子中高高的碉樓,可觀察到全寨。每有火警,瞭望者即敲響皮鼓,全寨人迅速出動滅火。寨子中四通八達的水系,為滅火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新華社記者陳燮 攝 (來源:環球時報)
責編:劉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