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穎 發自上海
“2007年,上海保險業資産規模增長較快,達到近3萬億元,但在上海金融資産中佔比仍比較低。大銀行、中證券、小保險格局並未改變。”昨日,上海保監局局長孫國棟在2008年上海保險工作會議上透露。
數據顯示,2007年,所有在滬保險總公司資産規模達到7306億元,佔全國保險業總資産的25%。與之相比,2007年,全國銀行業資産規模逾70萬億元,證券業資産規模雖然較小,但其上市公司市值高達37.8萬億元。此外,2007年,上海銀行業實現利潤660億元,而上海保險業實現保險保費收入為482.64億元。
孫國棟同時指出,上海保險業未來將面臨三方面的挑戰,包括金融環境急劇變化帶來的挑戰、日趨複雜的經濟環境帶來的挑戰、行業自身基礎薄弱帶來的挑戰。
不確定因素增加
“隨著保險市場與金融資本市場的關係日益密切,金融環境的變化為保險業發展增加了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孫國棟分析指出。
多家與會壽險公司負責人都對此表示贊同。一家保險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隨著利率上升、人民幣升值等因素影響,傳統壽險産品銷售明顯感到壓力。
以利率上升為例,一方面,提高了保險資金運用的收益率,有利於化解前些年積累的利差損。但另一方面,傳統壽險産品的吸引力下降,銷售更加困難,使存量保險業務特別是儲蓄型等利率敏感型産品的退保率大幅上升,壽險産品定價和保險公司資産負債匹配的難度進一步加大。
記者從有關渠道獲得的數據顯示,以銷售傳統壽險保單為主的中國人壽,去年保費收入1966萬元,增長率僅為6.9%,較上年末下降5.5%。
此外,由於保險業與銀行、證券、基金業的融合關聯日趨緊密,增加了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和盈利水平的不穩定性,特別是在保險市場競爭加劇、直接承保業務已經是微利或無利的情況下,保險資金運用已經成為保險公司利潤的主要來源,因此資本市場震蕩和資産價格波動對保險業經營成果的影響就顯得更為明顯。
可保資源減少
“從緊的貨幣政策必然會嚴格控制貨幣信貸總量和投放節奏,並控制新開工項目,這就導致可保資源進一步減少。”就日趨複雜的經濟環境所帶來的挑戰,孫國棟分析指出。
對此,上海市金融辦副主任馬弘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他認為,當前,我國經濟運行中出現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情況新問題。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的趨勢尚未緩解,價格上漲的壓力進一步加大,農業基礎依然薄弱,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還比較突出。“這些都給保險資金尋找出路提出更高的要求”。
與此同時,此次低溫雨雪冰凍造成的大面積災害,使整個保險業賠付金額直線上升。截至2月15日,上海主要財産保險公司接到報案42197起,預估損失9.1億元,已付賠款2008萬元。壽險公司接到報案450起,預估損失320萬元,已付賠款16萬元。
以陽光財險為例,該公司日前向因雪災而受損嚴重的中國鋁業貴州分公司支付首筆預付賠款500萬元。這也是今年以來全國與雨雪冰凍災害有關的額度最大的預付賠款之一。
對此,保險業資深人士指出,儘管從一定意義上會刺激保險需求,但對今年保險業尤其是對財産險的經營將帶來很大的影響。
信息化基礎薄弱
儘管近年來上海保險業發展成績顯著,已經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但是相對於成熟市場而言,目前保險業發展的基礎還比較薄弱。特別是不少保險公司信息化水平不高。
比如,有一些公司的信息化基礎薄弱,財務系統和業務系統不能對接,導致統計數據失真,管理失控。
此外,市場秩序的不規範問題,違規批單、撕單埋單、拼手續費、高額回扣等市場頑症還沒有根本好轉,“這些本質上的問題不解決,對未來的發展影響很大。”孫國棟同時指出,從總體上看,目前是上海保險業發展歷史上的最好時期,要從保障民生服務社會出發,推動上海保險業健康發展。
責編: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