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往年相比,今年中國南方地區的暴風雪導致的災情超出預期。但對於保險公司尤其是財産保險公司的業績影響並不大,這是記者走訪了相關業界人士得出的結論。
對險企利潤影響不大
保監會最新公佈的雨雪冰凍災情數據表明,截至2月10日,保險業共接到雨雪災害保險報案80.34萬件,已付賠款10.4億元。其中,財産保險已付賠款9.75億元,人身保險已付賠款6500萬元。
可以看出,財險賠償佔了此次賠付的大頭。
"此次賠償主要對象之一是電力行業,但此類保險由於金額較大,都進行了分保和再保險,因此,涉及財險公司自身的賠付數量有限",一位業界專家表示。
來自保監會最新公佈的相關數據顯示,保險業雨雪災害預估賠款超85億元。多位業內人士認為,由於整個理賠需要一個過程,因此,最終的理賠數據公佈,"還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稱。
多位保險業人士昨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由於本次雪災只是常規性災害,加上國內整體保險深度不高,尤其自然災害中容易"受傷"的農業領域投保率較低,家庭財産保險更乏人問津。因此,從整體上看,不會對財險業務盈利構成明顯影響。同時,由於財險對保險集團利潤貢獻度較低,所以雪災對今年國內保險行業的總體影響不會很大。
"我們認為,這樣的雪災從中國過去的情況來看,還屬於常規規模的災害。同1998年洪澇災害和2004年的'非典'相比不是一個級別。"安信證券保險分析師楊建海向記者分析。
他舉例説,去年3月上旬東北及山東的暴風雪與今年的雪災有一定可比性,在這樣的災害情況下,中國人保2007年的承保利潤仍然比2006年同期上升40%。
"但如果從今年第一季度的利潤來看,雪災造成的索賠損失,對保險公司的一季度報表影響還是會比較明顯的,尤其是財險業務比重較大的保險公司。"東方證券保險分析師王小罡分析認為,不過,保險公司可能會通過釋放一部分巨災準備金,用以抵消雪災造成的理賠損失。
大災後費率恐難提高
按照國際慣例,大災過後,保險公司常常根據賠付狀況和災情出現的頻率,在來年會提高費率,增加投保人成本。那麼,此次雪災會給中國保險公司帶來提價的可能性嗎?
"按理説,費率代表的是對風險的估價,保險費率應該根據風險變化而變化。但是,我國由於價格競爭激烈,市場的承保紀律缺失,價格的傳導機制並不通暢。因此,保險公司明年想提價的概率幾乎為零,"一位保險業專家告訴記者。
一般來説,保險公司不怕災難和賠付,而是怕費率的長期不足和持續低迷。如2004年12月26日,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北部發生的海嘯造成28萬人死亡,保險賠償超過3.35億美元。事後相關保險公司都從提高費率和賠款條件等方面給予限制,推進了保險行業的發展。
"不過,今年保險公司的年報上將有兩項比較明顯的變化,除了現金賠付數量有明顯上升外,未決賠款資本金也會增加,"這位權威人士表示。
可以預期,隨著全球氣候變暖,不正常天氣的增加,保險公司在應對惡劣天氣方面所需要預提的賠款資本金會相應提高。
中小企業投保亡羊補牢
雖然這次雪災折射出我國低投保率的現狀,卻也凸顯出保險在自然災害補償中的重要性。滬上多家財險公司負責人昨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企業投保財産險上的積極性有了明顯變化,尤其是一些中小企業已經主動上門諮詢投保事宜。
"由於災前沒有上保險,不少受災企業只能自己為損失'埋單',而無法得到保險賠償。"上述一家公司的工作人員介紹説,在這次雪災理賠的過程中,已經接觸了不少這樣的案例。
"與國外保險公司相比,國內保險商在自然災害補償中的作用還沒有完全凸顯出來。"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保險教授庹國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國外,自然災害可能造成的損失中,大約有30%能得到保險賠償,而國內這個數據只有10%。他強調,"國內企業、家庭對財産的投保意識還是不強,尤其是農業保險的投保率更低。"
因此,投保率亟待提高的呼聲此起彼伏。王小罡預計,由於大型企業投保率較高,因此,這次雪災可能更多地喚醒中小業主的投保積極性。另外,根據國外歷史經驗來看,大災之後,再保、分保市場也往往會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總的來説,自然災害過後投保需求會相應放大。
"全社會的投保意識無疑將得以提升",權威專家表示。(盧曉平 黃蕾)
責編: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