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 丹 宋 默
她今年已45歲,為了照顧患病的哥哥,一直未婚。自她懂事以來,就知道如何去照顧哥哥。13年間,哥哥每天的飲食起居都由她負責,但她的付出沒有一絲回報,哪怕是一句簡單的“謝謝”,哪怕是一個充滿感激的眼神。她説,自己無怨無悔,因為他是自己唯一的親人,如果出嫁,她也會把哥哥帶在身邊。
記者第一次見到王寶英是在二道區榮光街道長拖社區辦公樓內,工作認真、性格開朗是她給人的直觀印象,但鬢角間的縷縷白髮卻與她的年齡極不相稱。回憶往事對於很多人來説是美好的,但對於王寶英而言,那些被喚起的記憶中有太多的辛酸讓她不想提起。
兄妹情深 13年精心照顧
王寶英的哥哥王寶才今年50歲,因兒時生病打針留下了智力低下的後遺症,而且身體狀況一直很差,每年都要輸一兩次血。1988年,她的父親因病過世,6年後,她的母親又突發腦出血去世,照顧哥哥的責任一下全落在王寶英的身上。“當時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但生活畢竟還得繼續。”回想起當時的情景,她的眼眶裏充滿了淚水。
從那時開始,這間24平方米的小屋內,只有王寶英和哥哥相依為命。王寶英所在單位效益不好,不久她又下崗了,她每天只能埋頭拼命打工,為的是讓哥哥能看上病,讓哥哥能吃上有營養的東西,身體更好些。
為了每天能多賺十幾元錢,王寶英嘗試過各種工作。白天幫別人打掃衛生,晚上替人家照顧癱瘓在床的病人,每天除了照顧哥哥,其他時間她大多用來打工,賺來錢就用在哥哥身上,而她經常吃鹹菜,有時一天只能吃上一頓飯。
這些年,哥哥究竟住過多少次院,王寶英記不清了。醫院裏的醫護人員對這對兄妹印象深刻,哥哥病重時,醫生曾對王寶英説治療已經沒價值了,但在她的強烈要求下,治療一直持續著,此時家中已舉債萬元。“那時真的太苦了!”王寶英擦了擦眼角的淚水。
如果出嫁我要帶著哥哥
自從王寶英開始獨自照顧哥哥,就再也沒有想過自己的事。看著周圍的同齡人陸續結婚生子,她心中也有説不出的羨慕,尤其是逢年過節的時候,不知因此流了多少淚。但一覺醒來,她還是會一如既往地照顧哥哥,給他做好飯,帶他散步……在她的精心照顧下,最近兩年,王寶英哥哥的身體日漸好轉,一直沒住院,而且可以自己吃飯了。
2006年,王寶英成為社區的社保協理員,社區又為她的哥哥申請了低保金。現在每月800多元錢的收入雖然不多,王寶英卻感到滿足了。“陽光也有照在我身上的時候,畢竟我不用再為吃飯的事犯愁了,相信以後的生活會越來越好。”説到此處,王寶英第一次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雖然為了照顧哥哥,王寶英已經傾其所有,但智力低下的哥哥從不曾對她有過任何回報,哪怕是一聲“謝謝”。有時,她還要忍受哥哥的哭鬧,甚至是一些過激的行為。“沒想過把哥哥送到福利院嗎?”“真沒想過,一是經濟條件有限,二是不放心,怕他因此受苦,畢竟我是他唯一的親人。”王寶英説,她特別害怕生病,自己無人照顧是其次,關鍵是哥哥又有誰能替她照看呢?
“找一個伴侶,這樣可以和你一起照顧哥哥。”聽到這句話,王寶英眼神中流露出的是疑慮,“少,太少了。”她若有所思地説,現在已經不考慮這麼多了,就是希望哥哥的身體能越來越好,如果真有那樣的好人,即使結婚,也肯定會把哥哥帶在身邊。
責編:趙文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