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濟南3月14日訊 14日中午,記者再次來到山東省交通醫院病房,進門就發現劉彥友的床邊多了幾個陌生的面孔。一問才知道,正在一旁忙活的劉春行先生也是一名跑夜班的出租車司機,他跟劉彥友認識。聽説劉彥友的事後,13日下午,他就趕到醫院探望了劉彥友。
| |
3月15日下午,濟南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淩安中(左二),來到山東省交通醫院,看望了正在這裡治療的勇義的哥劉彥友。 本報記者 戴偉 攝 |
"來,老劉,嘗嘗我燉的雞湯。"快到午飯時,劉春行的一位朋友劉先生,將一大鍋熱騰騰的雞湯端到劉彥友的病床前。劉先生與劉彥友是通過劉春行認識的,僅一面之緣。看著齊小平喂劉彥友喝雞湯,劉春行開玩笑説:"要不要整兩瓶啤酒?""不行不行,得好了之後才能喝。"劉春行説,他們跑夜班的出租車司機,相互之間或多或少都有幾個有聯絡的朋友,就怕晚上跑活碰上什麼意外,同行之間也可以有個照應。這次劉彥友的行為給大家做出了表率,他是好樣的。
劉彥友的事跡,已經在泉城出租車司機群體和市民當中引起了強烈反響。許多讀者來電,讚揚劉彥友做得有勇有義,令人敬佩。家住文化東路的張女士説,劉彥友的行為太感人了,真是咱泉城的好的哥。其實咱們泉城的哥都不錯,搭乘他們的車經常能遇上一些感人的事。張女士説,就在2月底的一天深夜,母親突然得了急病。一位在小區外等活兒的司機師傅一看有病人,問清要去的醫院後就是一陣兒急趕。到了醫院後,這位司機幫著將老人送進急診室後,接著就走了。張女士表示:"由於當時家人只顧著老人了,根本沒注意司機,等我們安頓好老人,回頭再找司機師傅時,人家已經走了,自始至終沒跟我們提車費的事。直到現在,我們都沒機會當面向人家説句謝謝。真是讓我們全家都很感動。"
城市不能容忍冷漠
本報首席評論員 張金嶺
劉彥友齊小平夫婦以德報怨為兇手墊付救命錢的事,正在省城的市民中傳頌著,這種急公好義的精神,也正在感染著越來越多的人。
記得五年前,一個劫持私家車的歹徒在省城行兇,和這次不同的是,那次參與擒兇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群體,其中既有民警,也有普通市民,還有初來這座城市的外地客商。在那次浴血擒兇的群體行動中,有四位民警受傷,涌現出了"7 18"事件的英雄群體。
這先後發生在省城街頭的兩次事件,感染人的地方不一樣。五年前的那次,讓人感動的是突發事件現場的民警和群眾沒有退卻,而是互相配合最終制服了歹徒。那次事件告訴我們,在濟南這座古老的城市裏,無論是擔負著維護公共安全責任的公職人員還是普通公民,都表現出了一個公民最基本的責任擔當--這是這座城市最值得珍視的精神氣質。
而這一次讓人感動的,是受害者劉彥友齊小平夫婦的寬容大度,是這對生計艱難的夫婦深植內心的博大的人道情懷。生活在這座繁華都市邊緣的劉彥友一家,給這座城市帶來了古典般的溫情,為這座城市的精神氣質增添了新的元素。
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城市,應該是一個精神氣質充盈的有機體,在這個有機體裏,有些精神元素永遠不能缺失,比如公民的法治精神、規則意識、責任擔當、人道追求等等,如果缺失了這些東西,城市就成了荒漠。
任何一個城市的精神,都是一代一代人積累起來的,有些積累是需要付出血淚代價的。犯罪的存在是社會的常態,再嚴密的防範也不可能徹底杜絕犯罪,出現一兩次流血犯罪,不可能撼動這座城市的秩序。相隔五年發生在省城街頭的這兩起事件,是城市的遺憾,也是城市的財富--通過這兩起事件,既展示了城市的內在精神,也豐富了這種精神的內涵。
一個和諧的城市,不是靠一種力量創造的,而是多種多樣積極的社會力量共同努力的結果,既要有政府的努力,也要有公民和社會組織的努力。劉彥友齊小平夫婦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積極公民,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到健康的精神力量正在快速生長。
| |
3月18日下午,同樣臨危不懼,協助民警抓獲持刀歹徒的濟南公交女司機李惠敏(本報2006年12月23日報道),特意來到山東省交通醫院,看望了泉城好的哥劉彥友,並捐獻了1000元錢為其治傷。 記者 尉偉 張慶村 攝 |
劉彥友齊小平夫婦用行動告訴這座城市:不要殘忍,也不要冷漠。
濟南市文明辦、見義勇為基金會領導盛讚劉彥友:
勇鬥歹徒真男子和諧大愛好市民
記者 張慶村 尉偉
本報濟南3月15日訊 15日下午,濟南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淩安中,濟南市見義勇為基金會理事長房立,先後來到山東省交通醫院,看望了正在這裡治療的勇義的哥劉彥友,並分別向他贈送了錦旗和3000元獎金。淩安中稱讚劉彥友説:"你這種臨危不懼的精神、和諧友愛的理念,值得全市出租車司機、全市人民向你學習。"
"你為咱濟南爭了光"
下午1時30分,淩安中來到劉彥友的病床前,握著他的手説:"我代表市委宣傳部,代表文明辦,代表王良部長來看望你。你是一位好的哥,為咱們濟南市爭了光。你這種臨危不懼的精神,你這種和諧友愛的理念,值得全市出租車司機、全市人民向你學習。"淩安中還非常關切地問道:"現在身體怎麼樣?有什麼需要儘管説。市委領導、全市人民都很掛念你。"
淩安中代表濟南市文明辦向劉彥友贈送了錦旗:"敬贈好的哥劉彥友同志--臨危不懼勇鬥歹徒真男子,胸懷若谷和諧大愛好市民。"
見義勇為基金會獎勵3000元
下午2時許,濟南市見義勇為基金會理事長房立來到病房看望劉彥友。他表示:"我是受濟南市委有關領導的委託,特意前來看望你的。"
房立説:"你們以德報怨,相當不簡單啊,值得全市人民向你們學習。"隨後,房立又代表濟南市見義勇為基金會,當場獎勵劉彥友夫婦3000元現金。
聽了領導們的鼓勵後,劉彥友齊小平夫婦非常感動。劉彥友激動地説:"遇見這樣的事,我相信其他人也會這麼做的。"齊小平説:"感謝領導和所有關心我們的好心人。我們就做了這麼一點小事,社會卻給了我們這麼大的關注。"
"齊魯晚報起了&&作用"
淩安中和房立對本報關於這次事件的報道也給予了高度評價,並表示感謝。
淩安中副部長説,如果不是齊魯晚報率先進行重點報道,劉彥友的事跡可能得不到社會如此廣泛的關注,這種勇義精神也可能得不到如此廣泛的傳播,感染這麼多人。對齊魯晚報這種弘揚正氣,傳播正義,共創社會和諧的報道,我代表市文明辦表示感謝。
房立理事長説,他也是通過齊魯晚報了解到劉彥友夫婦事跡的,他説:"晚報為弘揚社會正氣,推進平安濟南的建設做了大量的工作,起到了&&作用。"
向劉彥友致敬活動引起廣大市民關注
一抹飄紅表敬意三千蝴蝶暖泉城
記者 張慶村 尉偉
3月15日,細心的市民會發現,穿梭在省城大街小巷的不少出租車都有了共同的標記:一個紅色蝴蝶結飄帶。不僅如此,就連許多私家車也加入到這個行列中來。大家在自己的車上扎上紅蝴蝶結,是向泉城勇義好的哥劉彥友表達一分愛心和敬意。
根據熱心司機的提議,3月15日,齊魯晚報、濟南交通廣播聯合舉辦的"讓蝴蝶結紮起來,濟南交廣、齊魯晚報向英雄致敬愛心大行動"在濟南市引起廣大市民關注。
你的車係紅色蝴蝶結了嗎?
"你的車係了紅色蝴蝶結沒有?"3月15日上午7點,記者來到經十路五里牌坊加油站附近,不少出租車司機之間都在相互詢問著。
潤華出租公司的趙桂紅是經十路五里牌坊加油站第一個繫上了紅色蝴蝶結的,她從本報得知了劉彥友的事跡後特意趕來,"我也做不了什麼,只能用這種方式錶示對他的敬意。"趙女士邊説邊將20元錢塞進了募捐箱。
"你們還有紅色蝴蝶結嗎?"一位中年師傅推著摩托車走了過來。原來趙師傅是一位客車司機,開了25年的車,家就住在附近,聽説了這個活動後,他特意騎著摩托車趕來領取蝴蝶結帶回去,"司機們如果團結一心,都向劉彥友學習,必定會令歹徒退縮。"
短短的30分鐘內,該活動點就有幾十輛機動車繫上了紅色蝴蝶結。
第一份收入獻給劉彥友
上午8時許,駕駛車號為魯T90 出租車的張師傅進入經六緯十二路口處的一家加油站。他把一張10元鈔票和兩張1元紙幣塞進了捐款箱內。張師傅一邊在後視鏡上係紅色蝴蝶結,一邊説:"這12元錢是我今天送第一位乘客所賺的錢,錢少意義大,希望好人一生平安。"
"加多少油?"又一輛轎車駛進加油站,一名工作人員熱情地問。"不好意思,我是來捐款的。"車主右手攥著一張百元鈔票,伸出車窗,"我是來給劉彥友捐款的,他的行為為濟南爭了光。"當記者問起他的姓名,他卻擺了擺手,"還是多宣傳一下劉彥友吧,他更值得我們學習。"
越來越多的司機加入到了這個紅色的隊伍中,馬路上一抹抹紅色,在這個略帶寒意的春天裏讓人心中暖意融融。
3000輛機動車滿城飄紅
劉彥友所在的公立出租車公司的數十位司機也為劉彥友捐了款,並特意派代表趕到交通醫院的活動點領取了大量紅色蝴蝶結。一位司機張師傅的話代表了大家的心,"劉彥友見義勇為的行為值得大家學習,他那種以德報怨的大度更讓人敬佩。"
"這麼多人參加啊,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肯定。"病榻上聽説了此次活動情況後,劉彥友執意讓齊小平將自己扶下床透過9樓的窗口向下望去,"還真是不少啊"。
下午5點,記者從參加活動的幾個加油站了解到,今天共有3000多輛機動車扎上了象徵愛心的蝴蝶結,600多個單位和個人共捐款12106.4元。
一條條紅色的蝴蝶結隨風飄揚,感染著每個人的心。這暖暖的紅色,濟南獨享。
"他們的義舉感染這個城市"
濟南市召開劉彥友夫婦事跡座談會,市民文明標兵發出學習倡議
記者 張慶村 尉偉
本報濟南3月16日訊 泉城勇義的哥劉彥友夫婦的事跡經本報連續報道後,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16日,濟南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和市政公用事業局,邀請各區文明辦負責人和市民、出租車司機、專家、媒體代表,召開了"向劉彥友同志學習、弘揚正氣共創和諧"座談會。與會代表在讚揚劉彥友夫婦事跡的同時,倡議全社會共同學習劉彥友夫婦的精神。
濟南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良説,劉彥友夫婦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他們的行為感染了大家,也感染了這個城市。他們的事跡值得大力宣傳報道、學習總結。我們都應該學習劉彥友夫婦的精神,為建設文明濟南、和諧濟南、平安濟南,做出應有的貢獻。
濟南市槐蔭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朱希才表示,劉彥友夫婦的所作所為充分體現了咱們濟南人敢愛敢恨、有勇有義的精神特質,他們是濟南人的優秀代表,"這也啟發我們去思考,怎樣做一個合格的省城市民。"
濟南市社科院社會學所所長呂榮斌表示,劉彥友夫婦的事跡讓人感觸很深。"劉彥友夫婦以德報怨,面對傷害自己的兇手,他們卻能為常人所不為,給兇手墊付了1000元住院押金;眾多的哥和媒體很快發起了'把蝴蝶結紮起來'活動,這表明城市之間人和人的關係並不像想象中那樣冷漠,民眾當中潛在的愛心土壤非常肥沃。同時,在這件事上也能看到政府的敏感度,相關部門迅速介入,對弘揚社會正氣、共建社會和諧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
在座談會上,"兵媽媽"齊亞珍等十幾位濟南市文明市民標兵代表,還共同向全體市民發出了學習劉彥友夫婦的倡議。
責編:趙文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