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林江:三峽庫區的“王順友”

——全國郵政百名模範投遞員林江二三事

CCTV.com  2007年11月27日 15:17  來源:  

  他,瘦小的個子,黝黑的臉,時常帶著質樸的笑容。20年的投遞生涯留下的難以磨滅的印記,使得他看上去要比實際年齡大得多。

  他,就是雲陽縣郵政局職工林江,2005年度“全國郵政百名模範投遞員”,雲陽縣2005年度“時代先鋒人物”,一個普通的共産黨員,一個被譽為“庫區王順友”的人。


王順友

  “逼上梁山”的模範

  雖然名列“全國模範投遞員”,但誰也不曾想到,林江幹上這行卻是被“逼上梁山”。

  1984年,19歲的林江剛走出學校的大門,就來到了雲陽縣雲安郵電支局擔任鄉郵投遞員,負責雲安至梅峰鄉的步班郵件投遞。

  這是一條艱苦的郵路,雖然路程只有60公里,但一路要翻過7座大山,沿途人煙稀少、山高林密、道路崎嶇,是全縣最危險的郵路之一,林江的兩位前任都曾經累得吐血。。

  第一次踏上這條郵路時,面對連綿不絕的高山和崎嶇的山路,林江産生了一定的畏難情緒。剛走上幾個小時的山路,腳就疼得不得了,一問師傅,才知道連一半的路都沒有走到。

  “難道一輩子就要在這樣的生活中度過?” 同每一個剛踏出校門的年輕人一樣,林江對自己的未來有著美好的憧憬,但現實卻給了年輕的心一個不小的打擊。

  “鄉郵投遞太苦太累,我不想幹這個工作!”回到家,林江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父親。

  “你現在的條件比我們當年好得多!連這點苦都吃不下來,你還算一個男子漢嗎!你還是郵政職工的後代嗎!”沒想到,曾經幹過十餘年鄉郵投遞工作的父親不但不心疼兒子,反而給了林江“迎頭一擊”。

  父親的話讓林江沉默了。是啊,連這點苦都吃不下來,還能算男子漢?聯想起自己和師傅到達鄉里時,鄉親們給予的貴賓待遇和收到郵件時歡欣鼓舞的樣子,林江的心漸漸平靜了下來。

  幹就要幹好,幹出樣子,幹出成績,我林江絕不能叫人看扁了。林江下了決心:一定要把枯燥平凡的鄉郵工作幹出個模樣來。

  這一幹,就是十年。

  鄉郵投遞絕非《那山那人那狗》所描述的那般詩意。瘦小的林江體重只有八十斤,但背負的郵包卻重達六、七十斤。背著沉重的郵包翻山越嶺,風餐露宿,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辛苦只是一方面,寂寞才是路途中最大的痛苦。林江走的這段郵路,沿途人煙稀少,走上一兩個小時看不到人影是常有的事。除了偶爾從樹叢裏躥出的野貓、兔子、蛇以外,路上寂靜得讓人害怕。為了消除寂寞,同時也為了給自己壯膽,林江總是用歌聲、喊叫聲伴著自己前行。

  除了寂寞這個常年的“夥伴”之外,死神偶爾也會來看望林江。到了冬天,山裏的積雪厚達膝蓋處,風也大得驚人。有一年冬天,林江走到一個山坳。猛然間,一陣狂風刮來,將瘦弱的林江刮得連翻了幾個跟頭,跌到了十幾米深的山溝裏,落在一棵橫生的樹上,手上臉上劃出了幾十條深深的血痕。但林江卻十分感謝這棵樹,如果沒有這棵樹的話,林江將會落到50余米深的溝底,後果不堪設想。

  山裏的鄉親是純樸的,他們把給村裏帶來山外信息、帶來親人音訊的林江視若上賓,當作親人。每次林江來到村裏,鄉親們總是端出最好的飯菜、騰出最好的床,爭著把林江往自己家里拉。就連林江的終身大事,也成了鄉親們操心的一件重要事務,不少鄉親還給林江介紹過對象。儘管沒有成功,但鄉親們的情意,林江是領會到了的。

  梅子村是這條郵路的終點。村裏的鄉親早就將林江當作了村裏人。每天到了林江到達村裏的大致時間,總有鄉親在村旁梅子河邊等著林江的到來。有一年夏天,林江按時來到河邊,捲起褲腳過河時,一場山洪襲來,河水沒過了林江的頭頂。“林江有危險了!”河邊的鄉親高聲大喊。頓時,蜂擁而至的鄉親們找來一根長竹竿讓林江抓住,齊心協力地把林江拉了過去。當緩過氣的林江回頭一看,梅子河已是濁浪滔天。

  1989年臘月二十七,林江在走郵路時,不慎掉進一條小河裏。回家換了衣服重新出發的林江趕到梅子村時,鄉親們已經休息了。當晚,林江發起了高燒。第二天,得知“鐵腳板小林子”生病的消息後,鄉親們自發趕到鄉衛生所,薑湯、紅糖水一碗接一碗,取暖用的幹柴將爐火燒得旺旺的,親切的問候讓病榻上的林江情不自禁地留下了激動的淚水……

  鄉親們的好讓林江感動,林江也用加倍的努力回報他們。山裏交通不便,鄉親們購買日常生活用品,常常要走上幾十里的山路。為了減輕鄉親們的勞累,林江常常捎上一些鹽、煤油等日常生活用品帶給沿線的鄉親。而鄉親則用山裏最好的“酸水面”招待林江。雖然那面黑、粗、厚,吃起來也不怎麼樣,但面的滋味,卻讓林江久久不能忘懷。十年鄉郵,讓林江真正知道了什麼叫“魚水情”。

  永安鎮的“活地圖”

  1996年,考慮到林江從事鄉郵投遞時間太長,身體也不太好,組織決定將林江調到永安鎮上搞投遞工作。

  和鄉村投遞相比,永安鎮的投遞又不一樣。雖然路線沒那麼長,條件也沒那麼艱苦,但情況卻要複雜得多。

  作為曾經的雲陽縣城所在地,永安鎮的人口、街道、企事業單位都很多。別的不説,單是投遞範圍內彎彎曲曲的大小巷子就有幾十條,門牌號碼也很淩亂,有的甚至連門牌號都沒有。才從鄉郵投遞工作中轉換過來的林江,又遇上了新問題。

  為了弄清楚服務範圍內的基本情況,每天下班後,林江總是打著手電筒在巷道裏轉來轉去,查看門牌號碼,詢問居民們的用郵情況,並動手製作了一張統計表。在這張統計表上,林江服務範圍內居民的人口狀況、工作單位、往來親戚的通信地址……一目了然。到後來,服務範圍內的五、六千居民的基本情況,林江可以一一道來,如數家珍。在遷移頻繁的雲安鎮,林江創下了“零投訴”的記錄,用戶滿意率達到了100%。時間一長,雲安鎮“活地圖”的稱號不脛而走,就連公安機關查找人口,也常來找林江幫忙。

  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雲安鎮的青壯年大都外出打工。在剩下的居民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佔了40%以上。這些老年人很多都沒有生活來源,打工者的匯款就成了他們維持生計的重要渠道。

  庫區的坡坡坎坎是全國聞名的。老人們每次收到匯款單後,都要爬上半天滑溜的石梯到支局來兌付,十分辛苦。加之一些犯罪分子利用老年人鑒別能力差,警惕性不高的弱點行騙,使得老年人遭受詐騙的事情時有發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看著老人艱難爬坡上坎的背影;聽著被騙的老人涕淚俱下的哭訴,善良的林江被打動了。他決定,寧肯自己多辛苦點,多擔點風險,也要解決這一問題。

  於是,收入並不豐厚的林江從自己家裏準備了2000元錢作為週轉金,開展了“送匯款上門”的行動。

  林江的“送匯款上門”就是每天出班時,除了帶上要投遞的匯款單外,還將週轉金帶上。在投遞匯款單時,林江用週轉金將匯款墊上,回到局裏再兌付匯款單,將風險從老人手中轉移到了自己身上。

  2000元,對一擲千金的富豪來説,簡直是不值一提;對都市白領而言,也不過一件中檔衣服的價錢,但對於妻子沒有工作、孩子正在讀書的林江而言,2000元意味著全家4個月的生活費!為這事,妻子小顏也不少和林江爭吵過,但執著的林江卻一如既往,樂此不疲。

  對這種費力勞神的“多管閒事”,林江有自己的看法。“人都是要老的,我們年輕人不為老人做點事,心裏不安呀!”

  踏實的工作加上“多管閒事”,為林江贏來了絕佳的口碑。曾經有一次,一位用戶從林江手裏領到錢後,被犯罪分子調了包。這位用戶不問青紅皂白,趕到支局大吵大鬧,説林江拿了假鈔給他。這種從未發生過的“神話”,讓在場的用戶沒一個相信,紛紛出來幫林江説話。事後,經過仔細回憶,發現自己錯怪了人的這位用戶,也向林江道了歉,對自己的魯莽舉動表示了自責。

  林江的口碑還可以從另一件事中得到證明:2004年,雲安鎮一家企業準備將工資發放工作交給某金融單位代理。該企業職工知道後,集體行動起來向領導施加壓力,要求將代發工資交給郵政代理,因為“我們相信郵政局,相信林江”。在職工的積極爭取下,郵政爭取到了這家企業的代發工資權。

  從1996年到今年初,林江在雲安鎮幹了近十年的城鎮投遞員。十年的城鎮投遞經歷,給林江的工作又增添了新的色彩。

  聲名遠播的“愛心使者”

  在雲安鎮,除了“鐵腳板小林子”、“綠衣使者”的稱號以外,林江還有一個頭銜:愛心使者。

  對林江的這個頭銜,雲安鹽廠的退休幹部王長海老人感觸最深。王老的子女都不在本地,家裏只有他和老伴牟大娘兩人。兩人的身體都不太好,牟大娘更是患有比較嚴重的心臟病。2004年的一天,王老到縣城開會去了,獨自在家的牟老太太突然心臟病發作,躺在床上直喘粗氣。就在這時,林江投遞郵件從王老家門前經過,聽到屋裏傳來微弱的呻吟聲。覺得詫異的林江推門一看,牟大娘躺在床上臉色蠟黃,已經説不出話來。林江急忙打電話找來醫生,並忙前忙後燒水、給老人喂藥、擦洗身體,關心的程度讓醫生將林江誤認為了牟大娘的兒子。經過好一陣忙碌,牟大娘才甦醒過來。事後醫生感慨地説,當時牟大娘的病情非常嚴重,如果不是林江及時發現,年近70的老人完全有可能出現生命危險。

  在雲安鎮,受林江照顧的還有一位病人,然而他無法用言語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這是一位精神病人,母親也患有精神疾病,家裏的親戚也住得很遠,無人照顧。病人一個人住在一座搖搖欲墜的危房裏,依靠低保金生活。

  雖然與這位精神病人非親非故,但林江卻主動承擔起了照顧病人的職責。

  病人的情況時好時壞,生活無法自理。為了解決病人的吃飯問題,林江找到鎮上多家居民聯絡為病人搭夥。

  才開始,一聽到精神病人要來自己家裏搭夥,不少居民都直搖頭。林江好説歹説,總算找到了一家同意搭夥的,但又擔心病人病情發作起來打人、燒房子。精神病人不負法律責任,這個道理大家可都是知道的!於是,林江又出面擔保,保證一旦病人發生了傷害人、砸壞東西的情況,林江負責賠償。

  舊的問題好像解決了,可沒過多久,新的問題又出現了。病人年輕力壯,加之一天到處閒逛,運動量大,胃口好得驚人。這樣一來,搭夥的那家又不樂意了:這樣大的胃口,那點低保金根本不夠病人吃!面對新的矛盾,林江又少不得去做安撫工作。

  胃口大也還罷了,更過分的是,病人每天還要吸一包煙。如果哪天沒有煙抽,病人還不樂意!於是,林江還得從自己的工資裏擠出錢,每天給病人買一包煙送去。看著林江每天樂呵呵地照顧病人,給病人喂藥、買煙,不知情的人還以為病人是林江的親朋好友。

  屈指算來,林江照顧這個非親非故的病人已經有一年半的時間了。通過一年半的摸索,林江對精神病的症狀、藥品種類、服藥劑量的多少以及病人的心理疏導都有了一定的認識,成了半個專科醫生。

  今年4月份,由於工作調動,林江離開了雲安鎮。在告別父老鄉親的同時,林江也沒有忘記這位病人。在林江的囑託下,支局長小姜接過了接力棒,把愛心延伸了下去。

  其實在雲安鎮,得到林江幫助的人還不止這些。不少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林江都給他們抓藥、請醫生,數年如一日,從不厭煩。可誰知道,林江自己的身體也不好呢?

  早年的鄉郵投遞生涯,給林江留下了相伴終身的疾病。日曬雨淋、超負荷勞累,使得林江常常莫名其妙地頭暈,腿也患上了風濕。一到氣候要發生變化,頭就發暈、腿關節就疼,比天氣預報還準。不寬裕的家境也給林江瘦弱的肩上壓上了沉重的擔子。在林江的家中,看不到新款的電器和華麗的傢具。就在這個重慶50年來同期氣溫最高的夏天,林江一家祖孫三代還只能共享一台窗式空調!

  據不完全統計,20年來,林江穿壞膠鞋200多雙,挑斷扁擔30余根,磨斷郵包肩帶40多條,走了20多萬公里的山路,投遞的郵件堆起來高達50米。自從王順友的事跡被廣為報道之後,林江又有了新的稱號——三峽庫區的王順友。

  對這些,林江始終不願多説。相反,在採訪中他卻多次表示,自己做的不過是郵政職工應盡的職責,一個共産黨員應該做的事,一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而已。

  然而,正如歌中所唱的那樣:“天地之間有桿秤,那秤砣是老百姓。”林江的工作,職工群眾是看在眼裏的。原雲安支局支局長,與林江共事20餘年的老同事譚林濤這樣評價林江:他是同期進局的人中間從事投遞工作時間最長的一個。他最大的特點就是工作踏實,做事從不推託。不管是鄉郵投遞還是城鎮投遞,工作都是兢兢業業,盡心盡職。積極的工作態度、飽滿的工作熱情能夠堅持幾個月不算什麼;一兩年也大有人在,但像林江這樣堅持了二十多年的,我還沒有看到第二個!林江確確實實值得我們敬佩,值得每個人學習!

  古人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林江,這個庫區的王順友,正以自己的言行詮釋著這句名言。

責編:趙文

1/1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