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臺新近推出的六集政論片《復興之路》,在全國産生了巨大反響。一位剛看完第一集的年輕人就撰文説:我哭了,透過100多年前那一系列獨特的歷史細節,我看到了我們民族那種在苦難中不屈、在黑暗中尋路、在危難中圖強的不朽精神。更多的人則登錄央視國際網絡特意開闢的“復興論壇”,讚賞有加,好評如潮,論壇總訪問量迄今高達550萬人次。
一般來説,由於手段的局限性,電視專題片在深度和內在邏輯性上總難臻完美。比如就《復興之路》而言,其歷史細節雖然豐富,但思辨色彩難免因此而模糊;事件陳述雖然完備,但思想光芒難免因此而暗淡。但是,就電視的大眾性而言,這種局限性有時並不是一件壞事,關鍵是如何揚長避短。《復興之路》之所以贏得了包括專家學者在內的所有觀眾,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對鴉片戰爭以來各種強國富民思想和實踐的細緻梳理,對歷史環境和民族特點的準確把握,以及對革命先驅功過與得失的客觀剖析。通篇那種亦深亦淺、情理交融、張弛有度、開闔自如的表現手法,較好地發揮了電視的長處,承接了央視的一貫風格,堪稱新時期媒體的大手筆、大製作。
中國一百多年來的歷史太曲折、太沉重,所以我們這一代人才被賦予了如此強烈的滄桑感和使命感。這種情感一旦得到某種召喚,就會澎湃成一股愛國浪潮,洶湧成一股強國熱望。《復興之路》就是在當下這種特殊的歷史時期、歷史階段裏,産生了一種特殊的召喚力。其實這個時候,《復興之路》不需要太完美,它只要有能力點個火苗就足夠。這是《復興之路》對現實的敏銳捕捉,也是社會對《復興之路》的嘉許和厚愛。今天,隨著國門的進一步打開,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逐漸理解了中國人的這種情感,美國《時代》週刊近日的評論就説:在經歷了上百年的外族羞辱、入侵、戰爭和難以名狀的可怕事件後,中國人正準備擁抱那久盼的夢想——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可見,在亟須讓世界了解中國的今天,我們確實需要更多的《復興之路》。
由此,筆者想到了媒體的責任。一個睿智且負責任的媒體,她總會體察民意、順應潮流,總會善於把握社會的脈搏、研判時局的走勢,提出關鍵的命題、做出關鍵的引領。在這一點上,五四時期倡導新文化運動、提倡科學民主的《新青年》是這樣做的,改革開放前夜提出實踐是檢驗真理惟一標準的《光明日報》是這樣做的,今天,為民族復興鼓與呼的新時代媒體,也完全應該這樣做。
媒體不外乎有兩種功能,一是集納,二是傳導。集納民族精英的智慧,並在傳播中引導和調動全體民眾的主動參與,從而共同完成民族復興的偉大使命,這就是當前媒體的主要責任。在經濟變革中,市場局勢錯綜複雜,企業策略千姿百態,理財視野撲朔迷離,媒體就要始終站在理性一邊,本著真誠服務、科學分析、合理引導的原則,在市場浪潮中發揮中流砥柱的功能。特別是在許多地方都在拼命上項目、許多不理智的人都在拼命掙錢的大背景下,媒體更要從容鎮靜,循循善誘,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在經濟過熱時能及時澆一盆清醒的水,在市場疲軟時也能適時燒一把鼓勁的火。惟有如此,媒體才能不辱使命。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編:趙文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