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經濟頻道 > 復興之路 > 正文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復興之路》總編導接受記者專訪

CCTV.com  2007年10月11日 14:59  來源:  

  來源:東方早報

  我們民族的復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一個國家和民族提出復興的目標併為之奮鬥,從來就不存在或早或晚的問題,我希望越早越好。

  早報記者吳玉蓉

  昨晚,六集大型電視政論片《復興之路》,在中央電視臺一套黃金時間落下帷幕。這部歷時10個月“熬出”的大餐,味道如何,需要每個觀眾自己去細心品嘗。

  “我們收到的反饋還不錯。”昨日上午,在距離中央電視臺約500米的專家公寓,央視經濟頻道副總監、《復興之路》總編導任學安接受了東方早報記者的獨家專訪。這是在《復興之路》熱播之後,他首次接受媒體專訪。

  “不少觀眾打來電話或者留言説:歷史原來是這樣的,太讓人心痛了。”對這樣的反饋,任學安感到很安慰,“有觀眾,觀眾有感觸,這樣我們投入的大量精力就沒有白費。”

  昨天採訪之中,任學安的話不斷被來電打斷,甚至有電話諮詢《復興之路》是否已出光盤,但他回答早報記者的每一個問題,一直誠懇而耐心。

  復興之路與《大國崛起》比較

  《大國崛起》思考的延伸

  歷史浩如煙海,不是這樣一部紀錄片能承載的,但最值得書寫、回味和在歷史中感悟未來的,就是這段歷史。與坐在教室裏讀教科書感受不同,通過屏幕能更近距離地感受這段歷史。

  早報記者:説到《復興之路》,不能不説《大國崛起》。《復興之路》是在製作《大國崛起》時就有的想法還是在《大國崛起》引起強烈反響之後才有的想法?

  任學安:是在《大國崛起》製作後期的考慮,那時候就有一種以電視紀錄的形式來展現中國近現代史的衝動。其實以照片、人物的方式出現的這段歷史的書籍太多了,電視作品中以斷代的方式出現的也比較多,但都比較零碎,缺乏相對來説比較系統、有宏觀視野的大片。《復興之路》也是《大國崛起》思考的延伸。歷史太浩瀚了,浩如煙海,不是這樣一部紀錄片能承載的,但最值得書寫、回味和在歷史中感悟未來的,就是這段歷史。

  其實,我們每個人在看《大國崛起》的時候,都是帶著中國的心態,不僅是在看9個發達國家,也是在看自己,就是“9+1”的心態。《大國崛起》不管是在韓國熱播,還是在新加坡熱播,實際上他們也是抱著“9+1”的心態,他們也是在看他們自己。《大國崛起》的影響也是全球性的。

  早報記者:《復興之路》與《大國崛起》對比,最大的不同在哪兒?您説過,《復興之路》最大的挑戰是來自於如何給觀眾新鮮感,因為這段歷史觀眾太熟悉了,而《大國崛起》則不缺乏這種新鮮感?

  任學安:的確是這樣,這就是兩者最大的不同。《復興之路》中這段歷史大家太熟悉了,歷史事實小學就有了,初中歷史教育已經非常系統地進行了講述。電視産品畢竟服務於大眾,如果沒人看,各方面的投入就付諸東流,如何做出讓觀眾感興趣的節目,在創作的過程中我們也考慮到了。節目即使做得很華麗,如果到達不了大多數觀眾的內心,不能有效傳播,就是失敗的。這與坐在教室裏讀教科書感受不同,坐在家裏,通過屏幕能更近距離地感受這段歷史。這167年的歷史,是一條線發展過來的,一步步走過來的,每一步都是歷史的選擇。

  每個人應該知道基本的歷史細節

  早報記者:《復興之路》裏展示了很多老照片,有不少是歷史書上都難得一見的,你們是從哪獲得這些照片的?這也是能讓觀眾感到新奇的一部分。拍攝《大國崛起》和《復興之路》在這方面有什麼不同?

  任學安:這些老照片並不難得到。比如在中國歷史第一檔案館、中國歷史第二檔案館,這個渠道還是很方便的,他們也很支持和配合。

  我們對歷史照片、歷史資料的保存方式和國外不太一樣,相對來説要落後一些。

  我們拍《大國崛起》,在國外找到的歷史遺跡、歷史遺物很多,都保存完好。影像記錄的手段國外運用較早,我們是從國外引進過來的,所以相對來説,他們保存資料更完好。我們的歷史資料也浩如煙海,但能夠用於電視影像表達的還是比較少,對有些歷史文物、遺跡的保護也不太夠。比如有的地方,我們想拍,但結果去一看,就剩下一個牌子了。

  早報記者:在第一集説到鴉片戰爭時,有個細節給人印象非常深:連林則徐都相信,如果不給英國輸送茶葉和大黃,他們就會因消化不良而死亡。這個事實是從何而來?很多觀眾在網上反映是第一次聽説。

  任學安:書上都有,學者的研究很早就已經有了。按説這應該是一個基本的歷史細節,大家應該知道,過去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原來還停留在這種水平上,1840年,當時我們對世界的了解是非常簡單,非常概念化的。但我不知道什麼原因,我們觀眾對歷史確實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所以很多觀眾都是第一次知道。

  復興之路與教科書比較

  評論和教科書的説法沒有區別

  有的媒體説我們對一些歷史人物、歷史事件上有發揮,這個是完全是誤解。我們的評論和教科書沒有區別。歷史不是生産産品,可以隨意創造。對歷史的表達同樣如此,我們不能説,怎麼還是同一個産品,沒有創新。我們只能是無限地去接近它,但不能超越它。

  早報記者:這段歷史我們無法回避很多敏感人物及敏感事件,比如文革。有的媒體説《復興之路》是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審視過去,展望未來,對一些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有新的評述,不過,我看《復興之路》,和我們的教科書並沒有什麼區別。在歷史材料的取捨上有沒有顧慮?

  任學安:我倒想反問一句了,我們為什麼不去相信教科書呢?不管是黨內還是國家,都對這段歷史有明確的定論,“文革”是一場由領導人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的內亂,給黨、國家和人民造成了建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這是中國人民應該永遠記住的一場不該發生的悲劇。

  歷史不是生産産品,可以隨意創造。對歷史的表達同樣如此,我們不能説,怎麼還是同一個産品,沒有創新。我們只能是無限地去接近它,但不能超越它。我們曾經經歷過的這樣十年的慘痛挫折,在黨內都有明確的定論。

  有的媒體説我們對一些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有發揮,這個完全是誤解。我們的評論和教科書沒有區別。

  復興之路特色

  讓外國專家來評説

  從1840年以來,中國就不僅是只有中國人關注的一個地域性的國家,而是在世界關注之下。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的問題,一定程度上帶有國際性。

  早報記者:《復興之路》裏採訪了很多外國的專家學者,有英國的,美國的,日本的,這是以前在中國歷史紀錄片裏沒有見到過的。你們怎麼想到的?是想讓他們作為局外人來評説更客觀?可他們會比中國人更懂得中國歷史嗎?

  任學安:讓外國專家來評説,是這個片子的一大特色。我們當時就決定要增加一個國際視角。未見得是比中國人更懂得中國歷史,學術研究畢竟是很專業的,但離得近的不一定要比離得遠的人看得多,離得遠的人不一定比離得近的人懂得少,我們不做誰多誰少的評判。

  從1840年以來,中國就不僅是只有中國人關注的一個地域性的國家,而是在世界關注之下。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的問題,一定程度上帶有國際性,尤其是越往後發展,國際性越強,一步步進入國際社會,進入國際視野,一步步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和世界的關係是越來越密切的。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特別想知道,在國際學者眼中,167年的中國是什麼樣的,這也是給中國的觀眾打開一扇窗戶,並沒有他們一定比中國學者懂得多的意思。我們的想法是很重要,但聽聽別人是怎麼認為的,同樣重要。

  早報記者:這部分是在《大國崛起》拍攝過程中同時採的,還是在後來重新去採的?

  任學安:有個別是在《大國崛起》採訪的時候就問起過中國的問題,這次我們又專程去了英國、美國、日本,進行了更深入的採訪。

  復興之路觀點

  復興不存在或早或晚的問題

  我們應該追求,同時也渴望更加幸福更加美好的生活。但如果我們總是否定自己的歷史,這種思考本身就是非理性的。

  早報記者:在您看來,復興的標準是什麼?看《大國崛起》,每個國家的崛起都是水到渠成的過程。我們現在主動提出復興,會不會欲速則不達?有人認為現在談復興還為時過早,您覺得呢?

  任學安:我個人認為:復興的標準,是21世紀中葉,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這也是我們國家三步走戰略的目標。我們民族的復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一個國家和民族提出復興的目標併為之奮鬥,從來就不存在或早或晚的問題,我希望越早越好。1840年我們落後了,意識到要復興,如果在1500年,我們就意識到落後了要復興,那該多好啊,怎麼會存在早或晚的問題呢。我們只是在被打敗了之後,被侵略了之後,被蹂躪了之後,我們才知道,我們要開始復興了,我們要找一條路。而那時候,復興的第一個任務,是不受欺負,不做狗,要做人。我們不要忘記歷史,記住歷史才能更好地對待現在,從歷史深處看到的現在所擁有的,才是更加幸福的,更加真實的,更加沉甸甸的,更加有內涵的。

  對現實有考慮,但做的是歷史

  早報記者:從播出的這幾集看,談成就的很多,讓我們很振奮。與此同時,中國政府也在務實地直面現實問題。比如看病、住房、上學等民生問題。

  任學安:這三個方面的問題是現實存在的,而且我們經濟頻道對這些關係民生的話題也做過不少,這些問題總的來説,是在逐步解決的。《復興之路》是對現實有所考慮,但它不是做現實的片子,是做歷史的。歷史,至少有一個時間元素,用時間的尺子來丈量我們走過的道路,丈量我們的現實、未來和過去。

  但我們提供這樣一種視角,一種歷史的視角去看問題。算一算,我們絕大多數人吃飽肚子才多少年?我們要感受到我們的進步是多麼艱難。誰能不承認,我們現在的生活和過去相比,發生了多大的變化。在我們的片子裏,越往後看,就越能看得清楚,人的面貌,人的著裝打扮,精神氣質,有太大的變化。很多事情,我們不能以偏概全,否定現在的成就。

  我們應該追求,同時也渴望更加幸福更加美好的生活。但如果我們總是否定自己的歷史,這種思考本身就是非理性的。我們尊重每一個人的聲音,但我們也要看到,這麼大一個國家往前走,它的每一步走得非常艱難。

  早報記者:我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復興之路》要傳達給觀眾的就是:167年的中國歷史到底是怎麼樣的,如何曲折,同時又做出了如何努力,才有了今天這樣來之不易的成就?

  任學安:基本上是這個想法。我們希望人們能夠不割斷歷史地來看中國是一步步怎麼走過來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經歷了,進行了哪些實驗,那些實驗為什麼失敗了,為什麼馬克思主義能夠成功,因為它解決了中國的問題。那時候那麼多西方的主義來到中國,但只有馬克思主義管用,還是在和中國實踐相結合之後才管用。

  現在説起來,好像一提馬克思主義就多麼過時,不是這樣的。它指引我們解決了國家的獨立問題,解決了中國人民當家做主人的問題。當然,就像鄧小平説過的,它也不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所以我們要不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只有問題,沒有最嚴峻的問題

  早報記者:在第二集裏談到,中國共産黨和國民黨較量的核心就是人心的問題。國民黨失去了民心,而共産黨得到了民心。

  任學安:毫無疑問,今天中國人的生活比過去好,農業稅免了,農村孩子上學不用交學費了。這是最基本的事實。人民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談這個問題,不能忽略了這個事實。看看我們片子的一張張的臉,從晚清的,到今天晚上的,那些臉,是怎麼變化的。這就是事實。

  早報記者:您覺得我國現在面臨的最嚴峻的問題是什麼?

  任學安:沒有最嚴峻的問題,只有問題,更多的是發展的問題,公平的問題。不管是黨的報告還是媒體的報道,我們都可以看到。黨和政府非常清醒地意識到這些問題,並非是視而不見的,而且正在一個個想辦法破解。我對現實和未來都很有信心。我們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是對全體人民的,而非對個別人。

  早報記者:《復興之路》和《大國崛起》在評審過程中有沒有聽到不同的聲音,是否順暢?

  任學安:我們有評審程序,日常節目有日常節目的程序,特別節目有特別節目的程序。

責編:趙文

1/1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