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經濟頻道 > 復興之路 > 正文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第二集:崢嶸歲月

CCTV.com  2007年10月09日 17:36  來源:CCTV.com  

  皇帝倒了,辮子剪了,這是1912年給中國人最大的感受,但是,袁世凱很快就竊奪了辛亥革命的果實,這年4月,孫中山將臨時大總統之位讓于袁世凱,中華民國看似有國會、有《約法》、有眾多政黨,但實際上政權都操縱在袁世凱和北洋軍閥手中。1913年3月國民黨領袖宋教仁遭暗殺,他和許多人所期待的議會民主制度成了泡影,隨後,為了換取支持,袁世凱基本接受了日本提出的嚴重損害中國主權的“二十一條”,時人感嘆道:無量頭顱無量血,可憐購得假共和。

  1916年袁世凱終於隨著83天皇帝夢的破滅而敗亡,但北洋政府卻連形式上的統一都維持不了,辛亥革命以失敗告終,中國依然處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下。莽莽神州,已倒之狂瀾待挽;茫茫華夏,中流之砥柱伊誰。

  繼5月4日的學生遊行之後,工人罷工,商人罷市,中國的各種社會力量都行動起來匯聚成自1840年以來涉及範圍最廣、參加人數最多的一次愛國運動,中國為什麼會爆發如此大規模的群眾運動,辛亥革命後中國人對國家命運的思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1915年9月15日一本雜誌在上海黃浦江畔創刊,一年後雜誌改名為《新青年》,發行量接近16000份,對中國近現代歷史影響深遠的新文化運動就此發端,《新青年》的主編陳獨秀提出要想救中國、建共和首先得進行思想革命。

  20世紀早期的中國已到了國將不國的地步,軍閥之間為爭權奪利混戰不斷,四處可見城頭變幻大王旗,百姓生活在兵荒馬亂的恐懼之中,報刊上常見的描述是大肆劫掠,慘不忍言。

  租界和佔領區則一如從前,外國人在華特權原封不動,外國的戰艦仍在中國內河揚威,一個迫切而又迷茫的問題是中國該往何處去?在這眾多的主義和思想中哪一個能給中國帶來光明。

  1919年梁啟超來到歐洲,貧富差距和尖銳的勞資矛盾讓他十分震驚,他在《歐遊心影錄》中描述道:全社會人心都陷入懷疑、沉悶、畏懼之中,好像失去了羅針的海船,迎著風遇著霧,不知前途怎生是好。一位美國記者直截了當地告訴梁啟超,西方文明已經破産了,這使得正在向西方學習的中國人感到困惑,中國還要沿著這條路再走一遍嗎?就在這個時候,從俄國傳來了十月革命成功的消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了,中國的先進分子在反復比較中堅定地選擇了馬克思主義。

  剛剛成立的中國共産黨雖然看上去還十分弱小,但站在它身後的卻是越來越多的正在將目光投向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中國人,北京大學在1923年時進行了一次選舉世界第一偉人的民意測驗,497票中列寧獨得227票位居第一,美國總統威爾遜得51票列第二,這一結果,折射出當時中國知識界榜樣轉移的思想狀態,然而,中國太難改變了,就像魯迅曾經説過的那樣即使搬動一張桌子,改裝一個火爐,幾乎也要血。新生的中國共産黨將如何改變中國,怎樣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呢?

  從1922年1月開始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組織和推動下中國掀起了第一個工人運動的高潮,13個月時間中有30多萬人參加的100余次罷工,顯示了工人階級的力量,擴大了黨在全國的政治影響,也讓中國國民黨的領袖孫中山決心與共産黨合作。

  大革命失敗了,現實給年輕的中國共産黨上了殘酷的一課,毛澤東意味深長地説,槍桿子裏面出政權,經過艱苦探索,中國共産黨逐步走出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新道路,多年以後,毛澤東對外國朋友説,我們原先都不是拿槍的,都是愛和平的人,有種地的、有做工的、有當教員的、有做生意的,我是當小學教員的,我沒有準備拿槍去打仗,毛澤東將武裝革命形容為“逼上梁山”。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爆發,8月7日中共中央確定了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1927年毛澤東在井岡山創建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1931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1935年,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國共産黨和紅軍中的實際領導地位,1936年,縱橫十余省跨越二萬五千里的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結束。

責編:趙文

1/1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