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音樂人陳國華為中國經典默劇《小玩意》創造聲音世界。 《小玩意》拍攝于1933年,是中國導演孫瑜的代表作,由著名銀幕女星阮玲玉飾演鄉村婦女葉大嫂。長達100分鐘的電影,情節及情感跨度很大,讓陳國華創作了10個不同旋律主題,在不同段落穿插使用。 《小玩意》在新加坡、香港和哥本哈根公演時深獲好評。把《小玩意》帶到前身亦是電影院的上海音樂廳演出,相信會讓觀眾有更特別的體會。讓無聲的電影,隨著音樂的呼喚,再一次上演吧!【詳細介紹】
一直以來,我總覺得很難對音樂下評語,尤其是自己的創作。 但是我了解我的聽眾對於我的創作過程有些好奇;想知道我是如何製造音樂。 那我就從頭説起。這項企劃應該是從我和 So Kwok Wan 在 1999 年認識開始,Kwok Wan 是香港藝術節的策劃經理。當時我是 LEAR 的音樂監製,而 LEAR 也在香港藝術節演出。我們在合作的過程,發現了彼此對舞臺音樂有著同樣的執著,偏愛和領會: 音樂一定要扣人心弦:必須理性和感性。它必須描述及演繹自己在演出中的角色和重心,它可以是很深奧,很神秘,但它最終還是要引起聽眾的共鳴。【全文】
上海: 演出地點:上海音樂廳 演出時間:2007年11月02日
《電郵與永恒》是我受新加坡華樂團特約創作的一項企劃。老實説,我是在短短的幾個星期裏,混混沌沌地把它創作出來的。看似簡單,但其中所要探討的卻是這樣一個主題:我為什麼不該好好地享受我的飛行? 這靈感來自於我本身的經驗。在我的記憶中,我總是在東奔西[跑,從機場到櫃臺,從櫃臺到機場,我似乎總在機場中生活。也許我們現代人的生活和思想都實踐在這些空間當中。我們老是趕著上機場、趕著提行李、趕著過關卡、趕著到等候大廳。跟我們做伴的總是一些形形色色的旅者,帶著他們的護照、希望、恐慌、疲憊與壓力,為的是離開,為的是盼望。 這個作品就開始在這庸庸碌碌之中。 序曲(track1)包含了這一些些的忙碌,憂慮與提防。序曲也介紹了作品的兩位男女主角:Sunny Wong (二胡) 和他的妻子 Yu Jia (琵琶),這裡延續了《電郵與永恒》的第一首曲目。【全文】
2004 新加坡國際藝術節特約作品。 2004 香港新視覺藝術節主打節目。 陳國華傾心之作,遊刃于文學與音樂之間,與凱西姆共同創作打造。 從十九世紀發生在中國的那場鴉片戰爭中得到靈感,用現代人的目光打量那段滿目瘡痍的歷史,引發的卻是對於當今生活的思考:文化碰撞中的困境、政治的強勢與霸權、毒品的誘惑與危險、貿易的不平等與事實真相…… 1、發現 2、迷幻 3、經濟 4、沉溺 5、抗爭 6、真諦 【全文】
一直以來,在陳國華藝術創作當中,繪畫都會帶給他特別的靈感與創作思路,在作曲之餘,繪畫同樣能夠幫助他進行冥想並思考與音樂無關的問題。 1999 年,為了配合陳國華新發行的鐳射專輯《CHINA BLUE》,他戲劇家郭寶琨之邀在新加坡的藝術之家——電力站,舉行了為期9天的個人畫展,畫展名為《畫樂,吟夢》。展出的作品運用了傳統繪畫手法和現代繪畫手法,題材涉獵廣泛,包括竹,松樹等等,雖然都是畫中長見的素材,但其詮釋的方式卻獨具特點,充分地表現出這位作曲家廣闊的內心世界。在畫展期間,他還在電力站裏舉辦了一個個人演唱會。 陳國華的第一篇“攝像詩詞”名為《在路上遇見菩薩》,這則“攝像詩詞”匯合了攝像、音樂與詩詞,綜合地描繪了現代生活的浮沉。陳國華希望能夠重新把默靜帶回我們忙碌的日子裏。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