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頻道2月25日消息:
安全辦博理念
安全的上海是2010年世博會最好的展館,和諧的上海將是2010年世博會最重要的展品。
進入21世紀,公共安全日益成為全球高度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從2001年美國的“9 11”事件到2004年西班牙的“3 11”事件,從2003年的“非典”到近年來頻仍爆發的禽流感,從2004年底的印度洋海嘯到2005年的南亞大地震,非傳統安全問題日益突出,成為對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嚴重威脅。
剛剛過去的2007年,公共安全問題頻頻凸顯。人們清晰地記得,去年4月17日,美國發生惡性校園槍擊事件,造成33人死亡,舉世震驚。6月15日,廣東佛山市九江大橋遭運沙船撞擊垮塌,造成8人死亡,1人失蹤。6月下旬,歷時兩周的熱浪造成巴爾幹半島部分地區30多人死亡。11月10日,重慶市沙坪壩區的家樂福商場內,發生了一起因搶購特價食用油而造成踩踏傷亡的嚴重事故,造成3人死亡,31人受傷。12月5日,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瑞之源煤業有限公司發生特別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死亡總人數共計105人。12月19日,巴基斯坦一列火車在該國南部出軌,造成58人喪生,120多人受傷。
正因為公共安全問題關乎人類的生命健康和財産安全,各國政府和國際社會高度重視。不久前,在第三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中,産品安全與食品安全問題首次替代人民幣匯率問題成為了全球最大的發達國家與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對話中的首要議題,由此可見一斑。
對於一座城市而言,安全同樣是城市文明與進步的基礎。毋庸置疑,上海是中國最安全的城市之一。然而,作為一座擁有6300多平方公里地域和1800多萬常住人口的超大規模城市,處於經濟快速發展階段的上海,正面臨越來越多的來自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威脅和挑戰。一方面,隨著經濟與社會的發展,隨著市民素質與民主程度的提升,市民的安全意識日益增強。而另一方面,由於城市人口的急劇增加,人員的快速流動,以及經濟發展所伴生的社會群體利益的分化,社會中各種不安全、不平衡、不和諧的因素或隱患仍存在或潛伏。國際性的大型活動,往往成為這些因素和隱患借機爆發的場合。
世界博覽會,本身就是人群高度聚集的活動。與此同時,世博會的籌備和舉辦,更是一項時間跨度長、全面性、綜合性的系統工程。從場地動拆遷到園區建設,從建館到布展再到場館運營,從人流組織到交通銜接,存在著方方面面、林林總總的風險因素。正因如此,在2006年的世博會與法治化論壇上,愛知世博會首席運營總監牧村真史先生毫不諱言地説,“零事故”、“零傷亡”是愛知世博會最引以為豪的方面。
對於兩年半後即將舉行的上海世博會,其所面臨的公共安全問題更為複雜,安保工作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首先,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尋求安全是人們締造城市的重要動因之一,是人們對城市生活的基本訴求,而平安城市更是美好城市生活的基礎。安全的上海是2010年世博會最好的展館,和諧的上海將是2010年世博會最重要的展品。其次,上海世博會的選址在城市的中心區域,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園區橫跨浦江兩岸,地形地勢較為複雜。再次,上海世博會將創造世博會歷史上最為廣泛的參與度。預計將有20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前來參加上海世博會,各類展館的總建築面積將達到80多萬平方米。預計將有7000萬人次的遊客前來參觀,184天的展期中將舉行2萬場各種類型的文化娛樂活動。這一跨國界、多文化、高密度的文明對話客觀上使得世博會的公共安全問題不容忽視。因此,我們將“安全辦博”作為辦博工作的一項重要目標,並將其確定為上海世博會各項籌辦工作的指導思想。
安全問題概覽
對於世博會這類大型活動而言,非傳統安全因素正日益突出。與傳統安全相比,非傳統安全更具有隱蔽性、不確定性、緊急性和突發性。
影響公共安全的因素是綜合的,既有傳統安全因素,又有非傳統安全因素。對於世博會這類大型活動而言,非傳統安全因素正日益突出。非傳統安全是指傳統安全領域以外的安全因素,包括能源安全、環境安全、生態安全、金融安全、網絡安全、信息安全、衛生安全、文化安全等涉及社會生活一切領域的公共安全。與傳統安全相比,非傳統安全更具有隱蔽性、不確定性、緊急性和突發性。
結合上海世博會的具體情況,我們認為,以下八個方面的公共安全問題對於本屆世博會的籌辦是至關重要的:
其一,自然災害。上海地處長江三角洲東緣,太湖流域下游,濱江臨海,地勢低平,各種自然災害較為頻繁。同時,上海世博會舉辦期間跨越梅雨潮濕多雨和夏季颱風高溫季節,雷暴、颱風、持續高溫等自然災害多發。因此,防暴雨、防颱風、防暑等自然災害防治工作成為了上海世博會安保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二,火災。火災是世博會的天敵。世博會期間,主辦國、組織者和參展者都會舉行各式各樣的慶典活動,煙花爆竹頻仍使用。人們還清晰地記得,在1992年西班牙塞維利亞世博會期間,萬事俱備的主題館———“500年間人類偉大發現”便是在世博會開幕的兩周前由於一場大火而化為灰燼。
其三,人員踩踏。踩踏事故是國內外大型活動中經常發生的突發事件。2006年沙特阿拉伯曾發生的麥加朝覲活動踩踏事件釀成了362人死亡的慘劇,其中包括4名中國朝覲者。對世博會而言,我們既要通過精彩的展示、活動和論壇吸引人流,同時又要防止人員的過度集中、無序管理而引發踩踏事件。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會曾因為過度人流而不得不採取閉館與閉園等措施;而這一問題對於將有7000萬人次造訪的上海世博會而言顯得更為突出。上海世博會組織者正和上海市政府的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將在場館佈局、票務設計、信息預警、運營管理等方面採取組合措施,通過“削峰填谷”的方式分散人流,通過規範引導形成有序人流。
其四,信息安全。作為信息時代下的一屆世博會,上海世博會的參展服務、票務銷售、特許經營、人流疏導、運營管理、人員培訓等一系列重要的工作都是通過網絡信息平臺展開的。與此同時,上海世博會還在世博會歷史上首次嘗試“網上世博會”項目。可見,信息系統是上海世博會籌辦工作的中樞神經,信息安全對於世博會的成功舉辦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其五,貴賓安全。世界博覽會是國家舉辦、國家為主參展的大型活動,具有明顯的外交特徵。而正因為世博會的外交性,許多參展國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高級官員都會在世博會期間到訪舉辦國,參觀世博園區,並出席其國家館的館日和其他活動。上海世博會將創造世博會歷史上最為廣泛的參與度,其貴賓保衛工作面廣量多,極為複雜。做好這一工作,更是事關國際關係,責任重大。
其六,食品安全。上海世博園區將有12萬~15萬平方米的商業設施,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各式各樣的餐飲。與此同時,根據國際展覽局的規則,參展者可將其展區內不超過20%的室內展示空間用於開設餐廳和紀念品店等商業活動。由於氣候原因,世博會舉辦期間正值上海最炎熱的夏季,食品的運輸、儲存等環節都面臨著嚴峻的安全衛生考驗,因此,無論是公共區域的餐飲設施,還是參展者展區內的餐廳,其食品安全問題事關7000萬海內外遊客的生命健康,絕不容掉以輕心。目前,上海每年消耗食用農産品1000萬噸,其中,50%來自其他省市、5%來自國外,對外依賴度高;同時,全市的食品企業基礎薄弱,5000多家食品生産企業中80%是中小企業,這些都將給世博會的食品安全工作帶來挑戰。
其七,設備安全,上海世博會上,組織者及各參展國的精彩展示與文化娛樂活動都離不開各種大型機器和特種設備。這些機器設備從生産、運輸到安裝、調試、運營,都存在安全問題。2004年“嘉年華”活動在上海舉辦時,由於設備故障造成人員傷亡的慘劇,至今仍令人們為之哀惋。
其八,人為破壞事件。各種危害人身健康和財産安全的破壞行為同樣是世博會公共安全工作所要防範的重點,特別是各式各樣的恐怖襲擊和恐怖威脅。早在2001年,在“9 11事件”發生40天后所舉行的APEC上海峰會上,各國領導人便向恐怖主義發出了明確信號,義正詞嚴地表明,恐怖主義威脅的不是一個國家、一部分人民,而是對全人類文明的共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