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三種碰撞測試剖析飛度車身結構技術

CCTV.com  2009年04月27日 18:15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  

  車身結構技術,已經成為了廠家不斷改進與研究的重要課題,因為這與汽車的安全性能密切相關。最近,在國內小型車中擁有霸主地位的飛度進行了C-NCAP測試。這次碰撞總共進行了三種方式,分別為正面100%重疊剛性壁障碰撞試驗、可變形移動壁障側面碰撞試驗和正面40%重疊可變形壁障碰撞試驗。我們試圖從中找到飛度的車身結構技術在實踐上的表現。

  首先從正面100%重疊剛性壁障碰撞試驗説起,這是模擬一種極端的情況,就是車正對面和障礙物相撞,這是對乘員生命最嚴峻的考驗。在飛度參加第一天C-NCAP正面100%重疊剛性壁障碰撞試驗中,碰撞一瞬間後可以看到新飛度車身向後倒退了很短的距離,碰撞後車頭部受損嚴重,前引擎蓋和兩側翼子板均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形,車身的A、B、C柱上均未見明顯的變形,整個車身的框架結構保持完好,碰撞後工作人員可以順利打開四個車門,輕鬆解除安全帶,順利將試驗假人移出車外。

  正面100%碰撞是極端的情況,比這種情況發生更多的是側面的碰撞,由於視線出現盲區或者司機的疏忽,側面相撞是交通事故中最常見的情況,這種從車門導入車內乘員的力量是很大的。從飛度的側面碰撞表現來看,A、B、C柱沒有出現明顯的變形,雖然左側車門玻璃破碎,但側氣囊及時彈出,很好地保護了乘員的安全。關鍵的是車身結構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形,這對於一款小型車來講實屬可貴。因為如果A、B、C三個支柱折斷的話,那才是天大的災難,車體結構的變形容易對乘員造成致命的打擊。

  最後進行的正面40%重疊可變形壁障碰撞試驗,在這項測試中速度增加到56km/h,碰撞面積縮小到車頭部40%的面積,這對於一款小型車來講是非常嚴峻的考驗。飛度車身頭部變形比較嚴重,左側翼子板細能扭曲變形,保險杠斷裂,碰撞一邊前大燈脫落,風擋玻璃出現裂痕,但車身結構保持較好,並沒有明顯的變形。在碰撞瞬間,正面和側面安全氣囊同時打開,假人頭部與氣囊接觸位置較準確,較好地保護了乘員的乘坐安全。

  從這三個試驗我們已經可以看出飛度車身結構的門道,那就是該硬的地方一定不含糊,比如ABC三個柱,該軟的地方一定給衝擊力留足釋放的空間,這在車頭部分表現的最為明顯,ABC三個柱子和上面下面的鋼筋組成了一個閉合的環,乘員就在這個環裏,也可以説高強度的鋼梁圍繞了乘員四週,這樣才能保障衝擊到閉合環上的力最大限度釋放,如果能量得不到及時傳導,車的變形可能會很小,但是巨大的衝擊力肯定能大部分傳遞到乘員艙上,造成重大傷亡。

  很多人認為車輛頭部受損嚴重是不安全的表現,其實恰恰相反,現在汽車工藝已經把車輛碰撞後的緩衝區設計非常優秀,他們通過對前部的特殊設計,發生碰撞後,不僅能最大限度保護被撞行人的安全,還能為下一波的衝擊波留出時間和空間,讓司機做出反應,同時發動機向側下方移動,把衝擊力引向別處,保護乘員的安全。從這個試驗來看,飛度的A、B、C三個支柱沒有變形説明剛性很好,車門能打開這就給乘員逃生提供了很大保障。

  按照技術層面來解釋,飛度的G-CON衝擊力控制技術和升級的ACE高級相容性車身結構發揮了巨大的作用。G-CON衝擊力控制技術,通過控制車體衝擊力、乘員衝擊力和行人衝擊力,三位一體的安全理念,在傳導和吸收能量,乘員艙的堅固和呵護以及車輛前部設計成可緩衝撞擊力的變形方式,達到全方位的安全保護。在這個基礎上,ACE高級相容性車身結構是傳承和昇華車體控制力的一種頂尖技術。通過在車輛前部設計兩個獨特的Y字形結構,能夠將吸收的衝擊力通過Y字導向車身上部和下部,從而避免乘員艙受到極大的衝擊,有效地減少人員傷害。

責編:劉慧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