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帆《今日觀察》評論員)
先想澄清一點,突然一下子這麼短的時間要花掉1000億元,其實並不是完全是這樣。不是説現在沒有準備,不是一種臨時抱佛腳的狀態,其實因為從2004年到2005年就開始了宏觀調控,原本很多本來已報上去的一些項目,基本上都在一種暫時凍結狀態。
所以現在和2004年、2005年完全不一樣。對過去那些準備好的項目,現在只是加快一個審批的手續問題,而這些項目應該是穩妥的。
不過,也擔心其中是否會摻雜有些倉促準備上陣的項目。亞洲金融危機之後,通過擴大投資的項目來拉動內需時,曾著急上馬一些項目。那時有些項目就缺乏嚴密的科學論證,出現了很多“五邊工程”,即邊勘探、邊設計、邊施工,甚至是邊找項目、邊論證的工程。完全是為上項目而上項目,最後出現了很多豆腐渣工程,出現了很多形象工程,出現了很多重復建設工程。
比如説那時要上鋼鐵,所有很多地方政府,都要著急上鋼鐵。不管自己的條件,配套能力,自己的各項條件夠不夠,都要上鋼鐵項目。最後鋼鐵開始出現生産能力的過剩,電解鋁項目也是遍地開花。又比如要建設機場,其實有些城市並不適合建機場。因為旁邊幾十公里就有一個大城市機場,但是它也非要建。等建完了之後,因為沒有航班飛行,所以機場就變成了可以打兔子的草場。
決策要透明 項目要熟慮
要避免一些臨時抱佛腳的措施。一個深思熟慮的項目應該是根據地方的情況,適合自己的省情。可是現在有些項目,好像不約而同的都在提出同樣一種類型的投資項目。比如説,要修高速的鐵路,原來只有上海,現在到上海的周邊也要建。
發改委的桌上,關於修建高速鐵路的報告,從一份已經增加到幾十份。
所以這時難免會給我一種感覺,是不是各個地方政府的官員有互相抄作業的嫌疑?
這種項目的決策,一定要決策透明化,而且要更多考慮到哪些真正是對民生。能直接帶來增加民生福利項目。像一些醫療衛生的這些項目,雖然這些項目可能會小點,但是並不意味著作用小。
另外,防止腐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這次拉動內需,我們需要好,但是不能省,不能省掉很多必要的環節,因為如果現在被衝昏了頭腦,盲目的去上馬一些工程,到最後,我們的千億投資就會投向那些拍腦袋工程。
責編:程振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