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銀行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三大行獲批進入交易所債市 兩大債市或將合流

 

CCTV.com  2009年12月20日 11:50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綜合  

  備受矚目的上市商業銀行參與交易所債券交易市場近日取得重大進展。

  在交通銀行于9月4日和10月27日分別獲得中國銀監會和交易所批准允許試點進入交易所債券市場後,本報記者12月13日了解到,交行有望在年內完成首單交易。除交行外,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也分別獲得了進入滬深兩地交易所債券交易資格。

  “交行作為試點銀行,如果年內完成首單交易,規模可能不會很大。由於12年來商業銀行一直缺席交易所債券市場,因此交行的進入,具有標誌性意義。”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向記者如此分析,“從長期來看,有利於中國債券市場的發展,銀行間和交易所兩大債券市場有望合流,各種類型的債券品種交易價格和利率水平更趨於接近。”

  商業銀行重返市場

  有相關消息稱,交行、工行和建行已經獲得銀監會批准,參與交易在滬深兩地證交所上市的國債和公司債,交行和建行同時也已獲得上海證交所批准,而工商銀行尚未向證交所申請必要的交易資格。

  記者了解到,在中國債券市場發展史上,商業銀行與交易所債市已經“闊別”達12年之久,在1997年,由於擔憂大量銀行信貸資金借道交易所債券市場違規進入股市,在相關政策的要求下,商業銀行告別了交易所債券市場,此後商業銀行就只能在銀行間債券市場進行交易,由此也形成了目前國內銀行間債市和交易所債市並存的局面。

  然而,這兩個市場經過12年的發展,卻出現了極不平衡的格局。

  “由於失去了銀行這一最大的機構投資者參與,交易所債券市場發展緩慢,佔中國債券市場的比重很小,相反,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品種和交易量都取得了史無前例的發展,就目前而言,交易所債券市場規模僅佔銀行間債券市場十六分之一。”12月10日,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接受本報採訪時稱。

  不過,這種局面將在國務院頒布“金融十三條”一年之後被打破,其第十三條規定,擴大債券發行規模,積極發展企業債、公司債、短期融資券和中期票據等債務融資工具,推進上市商業銀行進入交易所債券市場試點。

  “國家已經允許境外機構尤其是香港的金融機構在內地發行人民幣債券,那麼這條中允許上市商業銀行進入交易所債券市場的內容也將勢在必行。”魯政委表示。

  統一債券市場將形成

  業內人士分析稱,商業銀行一旦正式進入交易所債券市場,其對債券市場産生的影響是兩個市場的債券收益將趨同,並最終形成統一的債券市場。

  “無論企業債、公司債、中期票據還是可分離債,並無實質差別,都代表企業的負債,而差別主要體現在發行主體資質和債券信用等級上。但是銀行間和交易所兩個市場的分割狀態和流動性差異,使具有相同或相近信用等級的債券,在兩個市場的收益率存在著相當明顯的差距。”12月11日,第一證券一位債券收益分析師告訴記者。

  據其介紹,對於有擔保最高信用類(銀行擔保、債項評級AAA)、有擔保中低級信用類(非銀行機構擔保,債項評級AA+或AA)、無擔保信用債三類,在銀行間和交易所兩大市場進行比較,最高信用類7-10年期收益率在兩市場的利差超過60個基點;有擔保中低級信用類7年期左右收益率在兩市場的利差超過90個基點;而對於無擔保債項評級為AAA的信用債,3年和5年期兩市場的利差分別為90和60個基點左右。

  上述分析師表示,商業銀行的參與無疑將使交易所債券整體受益,銀行資金的大量資金介入也將使兩個市場同類債券的收益水平更為接近,但是短期來看,商業銀行進入交易所債券市場不會對兩個債券市場品種收益立刻産生影響。

  “銀行資金非常龐大,僅僅交通銀行一家,其債券投資規模就達到7000億元,幾乎相當於交易所債券規模,因此銀行不會馬上出動大規模的資金進入交易所債券市場。”一業內人士表示。

責編:肖成迪

1/1

  相關鏈結: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