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濟頻道 > 市場熱評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三大理由支撐反彈延續

 

CCTV.com  2009年06月10日 07:30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證券報  

  透過相似表象,本輪行情與2007年下半年的行情其實存在明顯差異,也因為這樣,所以結果自然可能不同。換言之,如今的股市需要整理,但整理不是終結,後市還有上漲空間。

  市場重回2007年?

  2007年下半年那一段股市行情令投資者記憶猶新。當時在大盤藍籌股推動下,股指節節上漲,不斷刷新歷史新高。與此同時,個股分化卻十分嚴重,甚至出現了“一九現象”,多數投資者感到儘管指數漲了,但並沒有賺到錢。相應的,機構理財産品大規模發行,並且受到追捧,而機構在操作上則表現得越來越謹慎。場外投資者踴躍的入市激情與場內冷熱不均的個股狀況,形成了很大反差。

  有人説,現在的市場也出現了類似情況。譬如在股指上行過程中相當一部分股票滯漲;還有在大盤藍籌股啟動之際,不少前期領漲品種掉頭向下;另外,基金銷售火爆,但新基金建倉並不急切。這一切的確很像2007年下半年的狀況,區別僅在於股指運行的高度以及市場的活躍度、成交量等,比起當時,現在要差不少。既然行情表現出了那麼多的相似處,那麼行情運行的結果會不會一樣呢?

  兩段行情三點區別

  筆者認為,差不多間隔兩年的這兩段行情,有著本質上的不同。雖然在形式上有某些相似之處,但是不會演繹出相同的結果。理由主要有三方面:

  首先,當時從宏觀上來講,經濟過熱,通脹壓力顯現,國家採取了緊縮銀根的做法,不斷提高準備金率和存貸款利率,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均偏向於收緊。這無疑對經濟活動具有收縮作用。客觀上,人們對經濟增長速度將放慢已經有了越來越一致的認識,因此支持股市上漲的動力實際上處於衰減過程中。

  而現在的情況是,由於內外環境變化,現在有關方面採取前所未有的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並且著手制定刺激經濟計劃。總體而言,現在的政策傾向是推動經濟擴張。儘管在實體經濟領域人們還沒有看到比較多的政策效應顯現,但大家卻又都願意相信,中國經濟是處於從底部開始的復蘇過程中。既然如此,運行在這個階段的股市自然會更多地具備上行空間。前後兩年,這個差異是巨大的。

  其次,在2007年下半年,滬深股市的總體估值水平是相當高的,平均收益率在50倍左右,人們普遍都在講PEG的故事。特別是當時出現的熱炒大盤藍籌股局面,導致部分股票價格居高不下,像中國石油股價一度高達40元以上,不少金融股都已經衝高到百元上方了。這樣的股價水平,現在看來十分瘋狂,埋下了後市暴跌的禍根。

  而現在雖然股票的平均市盈率也不算低,但畢竟是20多倍,特別是部分大盤藍籌股,因為遲遲沒有啟動,絕對股價仍低,無論是PE還是PB,都還處於相對較低位置,安全邊界比較高。即便市場環境不那麼好,這些股票應該説也是不容易跌下去的,這也就決定了現在的行情不會像2007年下半年那樣出現大跌。

  第三,當時IPO正開足馬力進行,而且是以大盤股為主角,融資規模大,上市以後對二級市場的衝擊也很明顯。同時,較高的平均股價也使得大量解禁的“小非”選擇堅決賣出,這些都陡增了股市壓力。

  而現在,IPO儘管很快就將開閘,但是一般來説不會有大量的大盤股集中推出。在二級市場上,受各種因素制約,“大非”減持並不突出,而那些想減持的“小非”畢竟數量有限,市場基本上還是能夠承受的。就供求關係來説,目前基本還是較為平衡的,宣佈IPO將恢復的消息沒有給市場造成大的衝擊,其原因也就在此。所以,就行情的穩定性來説,現在要比兩年前好得多。

  當然,不是説現在的股市沒有問題,可以一馬平川地前行。事實上,之所以會有不少與2007年下半年的相似之處,本身就表明市場結構存在缺陷,而且大盤也確實需要尋找新動力。但這畢竟是上漲過程中的問題,與行情行將結束是不同的。 (申銀萬國)

  相關鏈結:

責編:金文建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