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國際財經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虛擬化經濟神話終結 美國核心經濟遭重創

 

CCTV.com  2009年05月25日 07:49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經濟參考報  

  美國政府和聯邦儲備針對愈演愈烈的次貸危機,先後出臺了一系列的救助措施。美國經濟前景如何,能否通過加強金融監管和“國有化”走出困境?對此南開大學的一個課題組認為,美國金融危機是虛擬化經濟膨脹終結導致的美國核心經濟危機,其金融危機正演化為經濟和美元危機,美國已難以依靠自身力量將經濟拖回正常運行軌道,其在世界經濟中影響力的下降已成定局。

  美國經濟虛擬化膨脹“引爆”金融危機

  “引發全球經濟下行的金融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之一是美國虛擬經濟的過度膨脹。”

  孫冶方經濟學獎獲得者、南開大學虛擬經濟與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劉駿民根據長期的研究跟蹤發現,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以製造業為主的實體經濟增長迅速,産品為世界所需,經常項目順差情況下,美國通過資本項目逆差輸出美元。而近幾十年來,美國經歷了一個去工業化的進程,製造業外移,實體經濟不斷減弱。統計數據顯示,美國實體經濟創造的GDP佔其全部GDP的比例,從1950年的61.78%下降到2007年的33.99%。

  劉駿民教授説,世界其他地區不斷向美國提供實物商品和資源,美國通過經常項目逆差不斷向世界輸出美元。高貨幣流入成為美國消費增長的主要原因,也是支撐美國虛擬經濟的重要因素。

  這一經濟虛擬化的進程中,美國經濟越來越依賴於能否維持貨幣收入的不斷增長,因為人們生活水平的維持不是看本國生産的東西能否滿足需要,而是看美國人有沒有足夠的貨幣收入,來消費來自世界各地的産品。

  美國經濟虛擬化的最大壞處,是將金融杠桿的風險分佈到了整個經濟活動中。

  劉駿民認為,銀行等金融機構為低收入者貸款買房、為消費者貸款消費、為股票交易等進行融資之後,通過證券化及時收回了資金,銀行的貸款能力幾乎變得沒有限度。這雖然會增加金融資産的數量和金融交易的規模,但同時會將風險分佈到購買這些證券的機構或投資者手中。如果這些證券進入到期權、期貨交易的領域,它們就會再一次産生“杠桿效應”。各類金融杠桿的作用交織在一起,美國經濟運行中的風險就會不斷增大。

  救助措施與市場經濟核心價值觀發生衝突

  隨著金融危機的不斷深化,美國政府也推出全面的拯救經濟計劃。今年2月17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了總額7870億美元的“美國復蘇和再投資計劃”;18日,白宮公佈了最高2750億美元的購房者償付能力與穩定計劃;26日,政府又向國會提交了總額3.55萬億美元的2010財年預算。

  “這些措施很難從根本上解決美國面臨的經濟問題。”

  劉駿民説,從經濟恢復所需的外部環境分析,美國近期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是羅斯福“新政”以來最大規模、最深程度、最廣範圍、最長時間的政府干預。這使美國走向金融自由化的反面,使美國向全世界推廣的自由市場經濟理念受到致命的打擊,迫使美國背離市場經濟越來越遠。

  “金融、房地産、律師、諮詢等高端服務業是支撐美國經濟的核心。而這些服務業的發展高度依賴金融自由化。目前無論是金融機構由調節託管,到加強系統控制,直到管制,所有的措施都是使美國走向金融自由化的反面。也必將影響這些核心經濟恢復的程度。”

  此外,美國的救助措施相當於直接將呆壞賬國有化。金融危機是銀行信用出了問題,呆壞賬國有化是用國家信用來支持銀行信用,但決定美國國家信用的關鍵在境外,目前來看並不樂觀:美國經常項目已經有25年逆差,境外對美國經濟的信心難以持續,越來越多的人和國家對美國未來看淡。

  美國需要國際援助化解危機

  2009年3月的數據顯示,美國普通信貸規模已有所恢復。但南開大學虛擬經濟與管理研究中心研究認為,美國金融服務業主要是指投資銀行和證券業,因此傳統業務的恢復並不意味著作為支柱産業的金融服務業的復蘇。

  而且美國現在的金融危機已經深深地與美元危機聯絡在一起。美元資産下跌會引起境外對美元資産的拋售,進一步導致美元匯率的下跌,兩者形成惡性循環。

  劉駿民説,解決目前危機的一個可能的辦法是,美國尋求歐洲、亞洲等實體經濟強大的國家,用本國貨幣購買美元以便支撐美元的國際地位。通過與持有美元資産的國家簽訂貨幣互換協議,一方面將美元資産釘死在境外(各國持有的美元資産不再拋售),另一方面用其他國家的貨幣來購進美元資産以支撐美元匯率和美國資産價格不致持續下跌。但對支持者來説,幫助美國也意味著它們要承擔替美國買單的風險。

  他分析,美元危機如果愈演愈烈,最終的結果就只能是任由美元在世界貨幣中萎縮,大家要共同為其承擔損失。如果其他國家可以替美國分擔經濟虛擬化引起的境外負擔,至少可以給美國較長的時間來修補國內經濟中的各種漏洞,增加實體經濟的比例,減小虛擬經濟的比例,使得二者的發展不再呈現虛擬經濟壓縮實體經濟的趨勢,從而從根本上改變虛擬化引起的經濟結構風險過高的問題。

  “實際上美國面臨兩難選擇:依靠不斷膨脹的虛擬經濟不可持續,而且包括金融、房地産服務等在內的虛擬經濟也根本不可能恢復到金融危機以前水平;重回實體經濟支撐老路,意味著要重建工業體系,這在短期內很難完成。”劉駿民説。

  相關鏈結:

責編:金文建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