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財經評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貸款消費:"欲速"可能"不達"

 

CCTV.com  2009年05月14日 13:56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廣州日報  

  供給大門的敞開並不一定意味著需求的必然跟進。沒有健全的保障體制,“貸款消費”反而可能加劇消費金融公司的運作風險,“欲速則不達”。 ——馬紅漫(資深媒體人士)

  近日,刺激民間消費的又一項積極舉措出臺,銀監會發佈《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有報道稱,北京、上海、成都、天津四地將於6月中旬開展消費金融公司試點,屆時,人們可以不用抵押、不用擔保,就能方便地從消費金融公司貸到錢。

  在金融危機陰影久未散去之際,內需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這次銀監會為消費貸款搭建新平臺,足以表明政府希望通過進一步刺激消費來緩解金融危機影響的意圖。

  與銀行相比,此類專業公司具有單筆授信額度小、審批速度快、無需抵押擔保、服務方式靈活等獨特優勢。客戶辦理一筆業務,最快只需半個小時。無疑,高效、優質的服務迎合了具有超前消費理念的客戶的需求。但就整個社會需求情況看,消費金融公司能否承載起拉動內需的重任仍待商榷。

  我國是典型的高儲蓄國家。據統計,2008年底,居民儲蓄餘額達到21.8萬億元,人均差不多2萬元人民幣。但是一直以來,許多消費者“有錢不敢花”,社會保障體系滯後成為提振內需的重要掣肘因素,養老、醫療等預防性開支擠佔現實的消費。目前,我國公共養老保障體系的覆蓋面只佔人口總數的15%。在醫療領域,雖然隨著醫改的推進,政府將承擔起基本醫療保障責任,但相對匱乏的醫療資源難以在短期內改觀,看病難、看病貴的局面也不可能立即獲得重大突破。此外,房價高企、教育費用偏高等客觀情況的存在,也難以令老百姓毫無顧慮地花錢。

  可見,在基本保障制度尚未健全之前,高調開張的金融貸款公司是無力將看似規模龐大的存款轉化為即期消費的,因為那些存款有著預防開支的性質。更嚴峻的是,一場金融危機的突然發作,讓原本花錢瀟灑的白領一族的預期荷包進一步縮水,甚至要面臨著裁員危機,如何“開源節流”儼然已成新的“時尚話題”了。如此一來,消費金融公司的客源狀況究竟會如何,時下很難給出樂觀的答案。

  況且,在市場經濟中,“高風險高收益”乃是鐵律。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消費借款雖然瀟灑,但其成本也要比一般的商業銀行貸款高很多。根據此次徵求意見稿的有關表述,消費金融公司的貸款利率將按借款人的風險定價,最高為基準利率的4倍。但是從其所從事的業務範圍看,房貸與車貸並不在其列。而現實國內的消費情況卻可能讓市場有些失望,如果不是急需,老百姓對一般消費品的開支多會量力而行,鮮有人願意背負高額成本提前購買一般消費品。

  由此看來,雖然這一業務彌補了商業銀行的經營空白,但消費金融公司的最終運作狀況仍要面臨一定的考驗。雖然徵求意見稿要求消費金融公司的註冊資本不低於3億元等,但是,即便有準入限制對消費貸款機構進行篩選,仍有許多運作風險需要提防。例如,就消費金融公司的內控看,它們需要面臨消費者的信用風險、産品瑕疵糾紛而導致的支付風險等;從整個金融環境看,由於消費金融公司不吸收公眾存款,但可以申請發債或向銀行借款,所以,如果消費金融公司出現經營不善問題,可能會波及債券持有者和借款銀行,繼而影響到地方經濟和社會安定。諸如此類的問題都需要有關部門進行縝密考量。

  消費金融公司“看起來很美”,但是,供給大門的敞開並不一定意味著需求的必然跟進。沒有健全的保障體制,提高消費能力就失去了牢固的根基,反而可能會加劇新誕生消費金融公司的運作風險,正可謂“欲速則不達”。

  相關鏈結:

責編:金文建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