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理財參謀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絡創業是一條就業出路嗎

 

CCTV.com  2009年05月01日 17:12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解放日報  

  ●主持人:本報記者 龔丹韻

  ●嘉 賓:雙 米(淘寶皇冠賣家,“80後”)

  章友德(上海政法學院社會學教授)

  眼下,網絡創業以低成本、多種類吸引了不少人嘗試。甚至有人預計,2009年僅淘寶網就將實現百萬大學生直接就業。網絡開店究竟有多大的可行性?只是玩票性質,還是確能把它納入人生職業規劃來考量?

  龔丹韻:當初怎麼會想到去網上開店?

  雙米:我起初只是買家,熟悉網購流程後,開始轉手出售自己的閒置物品,沒想到都陸續賣掉了,最終決定正式批貨。

  龔丹韻:當時你臨近畢業了吧?有沒有萌生就靠淘寶創業的想法?

  雙米:畢業時的主要任務還是求職。畢業後工作了兩年,開店只算業餘娛樂。起初網店也不花時間,一星期就兩三個包裹,網店收入當作零用而已。沒想到生意越來越好,後來工資收入反而成了零用。離職前三個月生意很火,每天5點起床打包發貨,8點出門上班,晚上8點到家吃完飯後繼續打包發貨,一直到淩晨1點。沒有週末,沒有休息,平均每天只睡4小時,午休趴在桌上就能睡著。三個月後,精力和健康都出現了嚴重問題,最終離職。其實當時我已經處於職業的瓶頸階段,網店只是把我的離職計劃提前了。

  龔丹韻:辭職時家裏人怎麼想?

  雙米:很明確希望我上班。他們覺得有工作體面、穩定,可以循序漸進,開網店感覺不正經,沒有保障。花了一些時間説服他們。我説,目前這個階段,全職開店是不該放棄的大機會,是利益的最大化。

  龔丹韻:在你心目中,最大化的利益究竟指什麼呢?

  雙米:一開始應該是錢吧。後來我和很多買家都變成了朋友,我們會相互郵寄禮物,見面吃飯,結伴旅行。我漸漸覺得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在進步,有人一起分享分擔,心態平和淡然,又能為社會作一些貢獻。

  以前上班老想著工資能翻倍該多好,後來真的翻倍了卻一點也不開心。開心不是靠數字來造就的。很多東西之所以覺得美好,只是因為自己還沒有得到。真正的滿足是要安靜地定下心來,回憶那些能長久給你帶來快樂的東西。做人首先要無害,隨後我追求的最大化利益就是內心的富足安定。

  龔丹韻:如果有合適的工作還會去上班嗎?

  雙米:會。甚至會關店,重新開始。我很熱愛工作,離職以後一直夢到自己又去上班,所以只給了自己五年時間玩淘寶,如果沒有新的突破就收手。全職淘寶給了我可貴的人生經歷和經驗,但是我沒有把它納入自己真正的職業規劃,當是一次練兵。對未來擔憂肯定還是有的,保底創新是我的態度。

  龔丹韻:周圍的店主們怎麼想?

  雙米:可能各有各的想法。一些大賣家朋友由最早的零售開始轉向做批發。現在旅遊景點賣特産的商家也都會在淘寶開店。網絡和現實的距離在縮短,淘寶只是一種手段和趨勢。開網店不用聽人差遣,時間自由,勞動所得均歸自己所有,算是一種不錯的工作狀態,除非混不下去,要不然大家可能都願意繼續待著。

  龔丹韻:作為過來人,你覺得淘寶能解決大學生就業嗎?

  雙米:就業首先是為了存活。從這個角度説,網上開店解決了基本生存問題,緩減了找不到工作的焦慮心。但是從實現自我和職業規劃來説,還是需要進入正規的工作流程去實踐。

  龔丹韻:假設現在有一名剛畢業的大學生決定去網上開店,你會對他説些什麼?

  雙米:先去上幾年班吧,鍛鍊過後,再愛幹嘛幹嘛。因為,不管葡萄是酸是甜,都該先去嘗一嘗,那是你退下來以後的寶貴經驗和底蘊。

  龔丹韻:看了前面的內容,作為專家,您覺得大學生網上創業的可行度大嗎?

  章友德:現在的大學生本來就是在網絡中成長的一代,比其他任何社會階層都有更多網絡創業的優勢。現在教育的過程,也是信息技術的推廣過程。網絡環境下長大的青年,一定也會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和工作,形成新的交往方式、思維模式,可行度很大。

  龔丹韻:但是不難發現,網絡創業更多被當做臨時手段。一旦想進一步實現自我價值,似乎就難以滿足需求了。

  章友德:願意嘗試,但不納入人生規劃考量,幾乎代表了大多數人的心態,老師家長估計也是這樣想。這可能與我們傳統就業觀唸有關係,認為上班才是看得到摸得著的職業,虛擬生存有點不踏實。由此可見,我們從傳統向虛擬轉型時,社會的整體觀念仍然沒有及時跟上。

  龔丹韻:言下之意,您覺得網絡平臺其實能夠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章友德:是的。大家現在對它懷疑,只是因為都沒有經驗,難以判斷這項新産業的發展趨勢,不安定感很大。就業往往不只涉及大學生本人怎麼想,家庭、學校、社會都對大學生有著很高期望,這種外部壓力下,開網店和現實有很大的脫節,就業選擇必然有所影響。尤其現階段,網絡平臺的社會地位、職業聲望並沒有真正體現出來,不具有普遍性。

  社會觀念的改變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間實現。但如果目光放遠一點,未來有一天人們對網絡有新的社會認同時,它將不僅解決生存問題,也能實現人生價值。

  龔丹韻:您估計網絡將對社會就業帶來怎樣的革新?

  章友德:人類社會在不斷進化。從傳統的産銷合一到後來專業分工、産銷分離,從傳統的單一銷售到後來的百貨超市,更加尊重消費者自由的選擇意願,每一次分工模式的改變,都是一種社會系統的質變。從這個意義上看,網上商務正是一種新的改變預兆,省掉大量銷售成本、櫃臺成本、庫存成本,最大限度減少中間環節,不佔有現實資源,在發達國家已經形成生産和銷售的重新統一。消費者對這種模式的認同,還會反過來促使傳統企業改變營銷模式,採用新的網絡手段。全球化的時代,人們思維的開放性一定會更強。我相信網絡式生存和消費將成為一個大趨勢,商機無限。

責編:陳平麗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