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睿鶇
眼下,北京、天津、上海等23個省(區、市)陸續出臺了促進大學畢業生就業的政府文件。與此同時,為了讓畢業生能讀懂用好國家一系列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政策,由教育部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共同組織編寫的《國家促進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百問》手冊已經下發到全國每所普通高校。(4月30日《中國青年報》)
今年,有超過700萬大學畢業生面臨就業問題,從中央到地方對此高度重視,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大學生就業政策。如雲南投入兩億元購買3萬個公益崗位;南京鼓勵企業接收困難家庭畢業生,給予接收單位每人5000元一次性安置補貼等。隨着各項政策的落實到位,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將得到緩解,社會和諧穩定得到保障,也為經濟全面復蘇奠定良好基礎。
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一些地方政府的短線舉措固然會取得效果,解燃眉之急,但從長遠來看,“救急思維”並非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治本之策。
理論上,在一個現代化和工業化蒸蒸日上,經濟增長率一直處於高位的國家,每年吸納幾百萬大學生就業,應該不是一件難事。問題在於,由於我國的産業結構還未完全理順,社會保障還存在差異,使得大學生就業出現問題。
長期以來,我國的經濟增長率雖高,但出口導向型經濟決定了我們主要以勞動密集型製造業為主,而能夠大量吸納高等教育人才的第三産業嚴重滯後。正如郎鹹平在《産業鏈陰謀——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的文章中所指出的,産業是由七個環節組成的鏈條,在這一鏈條中,除了“加工製造業”以外,設計、物流、零售等六大環節都急需大學生,而這恰恰是我們最欠缺的。
在社會保障方面,如今的大學生之所以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等過度偏愛,主要看重的是這些單位優厚的薪資待遇、穩定的工作環境,以及在住房、養老、醫療等方面的優勢。倘若一個大學生,去農村或者民營企業就業,無論是工資待遇還是社會保障系數,都將有巨大差異。
解決大學生就業難問題,一方面要調整産業結構,大力發展第三産業,為社會提供充足的就業崗位;另一方面要擴大社會保障範圍,縮小不同行業間的保障差距,吸引大學生到中小企業就業。
大學生就業是一項長期事業,需要各地方、各部門常抓不懈。未來世界是人才與科技實力的競爭,競爭的主動權就抓在那些能夠認清形勢,肯下力氣有效解決社會問題的國家和地區手中。以我國現有的教育培養體系、人才培養力度,只要解決好眼前的難題,在今後的角逐中佔有一席之地不成問題。
責編:金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