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觀點
內地房地産市場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低迷後,3月份開始出現“小陽春”,又露出向好的勢頭,疑為“虛火”
聯合國認定合理標準是3:1,即一個家庭3年收入相當於樓價;世界銀行認為5:1可以接受,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的大都會一般是6:1。如果這樣看,中國大多數城市是8:1,甚至是15:1,目前房價的確昂貴
傳統買樓收租的退休生活,自金融風暴之後,在香港已不再風行
致富之道,一字記之曰:勢。以趨勢投資之道,香港投資權威曹仁超過去40年轉戰於股市、債市、房市乃至金市,赤貧出身賺取了億萬之財。曹仁超在攜新書“創富三部曲——論勢、論戰、論性”之第一本《論勢》現身廣州之際,第一時間接受廣州日報專訪與投資者分享對股市最新的看法,同時,也暢談了房地産的盛衰之勢以及對房地産投資的看法。
曹仁超認為,目前中國房地産市場是過早地透支了未來若干年的經濟增長成果,平均價格可再跌10%~30%。未來等人均收入上升後,樓價才會進入新一輪上升期。他同時提醒投資者,投資內地房地産股份,要加倍小心,切記避開債臺高築的房地産公司。
2009年房價仍須面對三大利淡因素
曹仁超投資主張“勢”,無論買股、買債、買貴金屬或房地産,一切都依趨勢為依據,投資每每踏對“點”。2001年買黃金,2008年3月離場;2003年第二季度開始進軍港股,2007年10月撤退;1995年至1997年投資倫敦物業,2006年至2008年大撤退。
房價調整在全國蔓延
內地房地産市場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低迷後,3月份開始出現“小陽春”,又露出向好的勢頭,曹仁超為其“把脈”疑為“虛火”。
曹仁超指出,房價調整已在全國蔓延,平均價格可再跌10%~30%,就算首都樓價也不能倖免。
據曹仁超分析,2009年全國房價仍須面對三大利淡因素:外部經濟環境阻礙中國經濟復蘇;中國經濟結構調整仍未完成;上市房企存貨金額4583億元人民幣、負債3119億元,不少高價地皮尚未消化。
“目前中國房地産市場是過早地透支了未來若干年的經濟增長成果,造成樓價升幅與人均收入升幅脫節,自然要面臨調整。”在曹仁超看來,與收入水平相比,目前,中國房價還太昂貴。
曹仁超稱,評估房價是否合理,第一種方法是將房價與購買力作橫向比較,聯合國認定合理標準是3:1,即一個家庭3年收入相當於樓價;世界銀行認為5:1可以接受,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的大都會一般是6:1。如果這樣看,中國大多數城市是8:1,甚至是15:1,目前房價的確昂貴。
30年後京滬深房價
或與香港現價看齊
過往幾年,內地老百姓收入的升幅遠追不到樓價上漲的腳步,長期累積的“虛火”有待慢慢消退。對“虛火”消退後的內地房地産市場,曹仁超覺得仍有一輪上升期。
“隨着人民‘富起來’,人均收入上升後,一般人自然會想安居樂業,那時候樓價便又進入新一輪上升期,其中又以上海最可看高一線。”曹仁超估計,從未來收入水平的增長前景來看,30年後,深圳、北京、上海的普通職員每月薪金大概可達2萬元人民幣,高層職員則可達10萬元人民幣,到時候,深圳、北京、上海的房地産價格或許會和香港現在差不多了。
寧可看好上海
“2009年如一定要投資房地産市場,寧可看好上海,也不願在東京、倫敦或紐約置業。東京屬於昨天,倫敦和紐約屬於今天,上海才是明天。”他強調。
不過,儘管未來上升的周期仍可期,曹仁超依然提醒投資者,投資內地房地産股份,要加倍小心。
曹仁超説,“因為開發商運營的不確定性愈來愈大,緊縮的信用環境可能會導致資産負債表流動性及財務狀況惡化。”
對此,曹仁超解釋道,簡單點説,就是怕開發商周轉不靈而倒閉收場,故切記避開債臺高築的公司!
供樓開支充其量
佔總收入一半
普通老百姓買樓除了看重其升值潛力,不少人更想幾十年後,靠着一套房收租養老。對於此種養老方式,曹仁超似乎並不太認同。
香港租樓養老不再風行
“傳統買樓收租的退休生活,自金融風暴之後,在香港已不再風行。”曹仁超指出,1967年至1997年間,香港人幾乎把所有資金都放在住宅上,房子愈買愈大。當時投資房地産是正確的決定;但1997年以後,還繼續把資金過分投入住宅而不是開始投資理財,就是嚴重的錯誤了。
“經過金融風暴洗禮後,香港的社會走向二元化,80%勞動人口的收入停滯不前或減少,只有約20%高收入人口的收入仍在增加;再加上利率忽升忽降,房屋老化、維修成本上升,普通住宅樓房的投資價值已經不大。”曹仁超分析稱,事實上,現在香港普通住宅的租金回報率只勉強達到4%。除豪宅外,2009年的樓價仍比1997年的樓價低約40%。
曹仁超告訴記者,放長遠來看,房價將兩極分化,未來香港豪宅還有升值的空間,中低價樓價格每年下跌3%。
買樓前考慮升值機會
“很多人不明白豪宅與中低價樓的區別,其實這指的就是‘投資市場’與‘用家市場’中買家心態的區別。”曹仁超向記者解釋其內在的邏輯,中低價住宅樓宇的買家,追求“物有所值”,由於中低價住宅供應充足,價格一旦稍微偏高,便難以出售,反之,豪宅買家是富有人士,較少強調價格和負擔能力。
曹仁超建議,投資者在決定租樓或者買樓之前,應考慮升值機會,如果沒有什麼升值機會,便索性只租不買。即使決定買樓,在正常情況下,供樓開支只能佔總收入的25%,充其量也只能佔總收入的一半。如果超出此數,一不小心,很容易在買樓這條路上跌倒。
責編:金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