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産經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行業驟然降溫 國內碳交易業主融資迷局待解

 

CCTV.com  2009年04月27日 07:35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證券報  

  面對突如其來的全球金融危機,方興未艾的碳交易市場也遭受重創。在市場“價跌量減”的大背景下,海外的碳交易買家遭受洗牌,而國內的CDM項目業主也面臨強弱分化,儘管我國政府在碳交易方面的扶持態度明確,但行業低谷帶來的融資難問題間接加速了行業整合。

  芝加哥氣候交易所總裁黃傑夫表示,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國內中小業主業務量下跌,項目通過審批、認證的難度加大,在進行CDM項目開發時面臨的融資難題也愈發突出,而金融機構是碳生態環境中重要的一部分,要加快建設碳交易的綠色信貸、綠色保險業務,專門的碳交易所建設也迫在眉睫。

  中小業主融資困難

  行業信息顯示,碳交易價格中的CER價格從2007年26歐元的高點下跌至目前的10歐元左右,全球碳交易量也出現大幅萎縮。

  對危機感受最明顯的莫過於大量的碳交易中間商。一家國內的碳交易中間商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公司的業務量萎縮,CER價格縮水也將利潤壓至很低的水平。

  在日前召開的全球碳交易峰會上,來自海外的CDM項目買方表示,此次金融危機的衝擊,實質上使買方重新洗牌了,資金實力不夠的買方都逐漸被淘汰了,對於買方來説,未來是“剩者為王”。

  分析人士認為,碳交易市場是新興市場,行業參與者的風險意識非常弱,在CER價格高達20歐元的時候,業主一度對價格有更高的期望值,如今價格出現回歸,從這一角度上講,經濟危機也有其正面價值,可以加速擠出碳交易行業可能存在的泡沫,引導行業回到健康發展的軌道上來。

  行業的驟然變化,令CDM項目融資,尤其是中小業主的融資變得更加困難。

  與傳統能源相比,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技術改造和可再生能源項目所需的資金較多,受新技術性能不確定性和低市場份額預期,這些項目往往較難吸引足夠的資金。即使這些項目的投資收益可能高於傳統項目,銀行和其他投資者為了規避風險,可能仍然不願意進行大規模的長期投資,這類項目的融資就無法保證。

  而對於一些中小型項目業主來説,除了以上困難外,項目申報費用、搜尋信息成本和一些額外的交易成本也對項目啟動帶來了障礙,相比大型國有企業來説,更難取得銀行的信任,因此這些項目開發者很難進入項目融資的傳統渠道,融資難問題尤為突出。

  “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目前中小業主在CDM項目開發中面臨著融資難的問題,”芝加哥氣候交易所總裁黃傑夫説。

  深圳相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余元旗表示,目前該公司垃圾填埋沼氣項目中的確存在著融資難的問題,尤其是在金融危機下,這個問題顯得尤為突出,銀行出於風險的考慮在貸款方面也比較謹慎,同時一些買方退出了市場,給項目開發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業內呼籲,金融機構要加大對CDM項目的認識和支持力度。寧夏CDM環保服務中心主任張吉生表示,中小業主進行CDM項目開發大部分是依靠銀行貸款,但銀行所設置的門檻較高,要求項目盈利率要達到8%,實際上絕大部分CDM項目盈利率難以超過8%。

  標準銀行碳信用部總經理張奕萌表示,銀行融資的問題從市場的角度來講,如果一家公司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拿到融資是不成問題的。CDM項目發展雖然週期比較長,風險難以預期,但在中國範圍內,國家政策一直在向新能源領域傾斜,項目風險總體還是可控的。

  張吉生認為,現在是大力發展CDM項目的較好時機。銀行需要認識到項目風險是可控的,貸款評估制度也要和碳交易制度銜接,這方面雖然一些銀行已經做了很多工作,但是還不夠。

  為解決碳交易融資難題,德意志銀行資本市場中國區副總裁黎興建議銀行成立專門的綠色部門進行研究和運作。但目前,國內銀行對此認識還比較膚淺,雖有銀行願意去嘗試,但無從下手,目前介入較深的只有一到兩家銀行,所以國內碳融資依舊比較尷尬。

  興業銀行是其中的一家。興業銀行公司業務部産品開發處處長曹斌表示,今後3年,興業銀行將至少投入100億參與節能減排和碳的市場,把興業銀行打造成一個中國最好、最大的碳交易的金融平臺。興業銀行2008年始全面地研究CDM市場,準備今年向市場推出中國第一款碳金融産品包,主要是根據CDM當中最主要的當事人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金融服務。

  交易所或成風控主角

  1997年12月,180個國家聚集在日本京都簽訂了《京都議定書》,並約定於2005年起生效。其中規定了38個工業國家在2008年到2012年5年期間溫室氣體排放量必須比1990年減少5.22%,這為碳交易市場的建立奠定了基礎。因此,“後京都時代”的政策變化成為碳交易市場面臨的最大風險。

  中國水電建設集團新能源公司主任張宏偉表示,未來不僅需要政府加強對行業風險的控制,例如建立企業信用機制,還需要加快引入市場手段,充分利用産權交易所、金融機構來實現風險控制。

  黃傑夫認為,目前,碳交易市場的交易方主要通過交易所對未來碳價進行套期保值,要利用好現有的工具進行風險對衝。但整體而言,中國的金融行業實際都沒有跟上碳市場的發展和金融創新的步伐。

  2008年7月,中石油資産管理公司、天津市政府和芝加哥氣候交易所達成協定,計劃在天津建立碳交易所,天津排放權交易所副總經理穆玲玲表示,目前,交易所建設正在積極籌備中。此外,湖南CDM服務中心主任張漢文也表達了爭取打造國內碳交易所的意願。

  穆玲玲表示,無論“後京都時代”的政策如何變化,積極籌備碳交易所的計劃不會改變,而目前業界對未來“京都議定書”的規定更嚴格的預期較高,很可能發展中國家也要承諾一定的減排量,屆時市場對碳交易所的需求將更加迫切。

責編:金文建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