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基金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機構投資者對基金交易所化更敏感

 

CCTV.com  2009年04月16日 10:16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證網  

  □記者 余喆 北京報道

  “之所以提倡基金業産品與交易方式的交易所化,是因為這既能為投資者節約交易成本,提高投資效率,也能促進基金産品創新,提供更多的投資選擇。”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負責人胡立峰在談到基金交易所化的優勢時,信心滿滿。

  不少業內人士則認為,由於在銀行購買基金已成習慣,普通投資者可能不會對交易所化的基金很“感冒”,而機構投資者將更多地享受基金交易所化帶來的好處。

  交易所基金兩大優勢

  與通過銀行申購、贖回的基金相比,目前在交易所掛牌交易的基金主要是封閉式基金、ETF基金和LOF基金,這三類基金統稱為“交易所基金”。截至2009年3月底,在交易所掛牌交易的封閉式基金有32隻,ETF基金有5隻,LOF基金有28隻,合計65隻。

  對於基金持有人來説,交易所基金最吸引人的優勢在於交易成本低廉。目前開放式偏股型基金的申購費一般是1.5%,贖回費是0.5%,即一個申贖過程的交易費用是2%;而買賣交易所基金無需繳納印花稅,只需支付一般不超過5%的佣金。同時,交易所基金的交易效率更高,封閉式基金和LOF基金可以做到T%2B0確認,T%2B1日到賬,ETF基金更可以實現變相的T%2B0交易(詳見圖文解説)。而普通開放式基金則只能在申購T%2B1日確認,贖回五個工作日內到賬。

  從産品創新角度説,目前國內基金業的創新産品基本都圍繞著交易所體系展開。無論是創新型封閉式基金、瑞福分級基金還是長盛同慶,其平臺都基於交易所。而在未來融資融券、股指期貨等業務推出之後,與開放式基金相比,交易所基金的創新空間將更加寬廣。業內人士表示,交易所基金的創新潛力大大增加了其交易價值,從而提高了金融資産的流動效率,也為投資者提供了更豐富的交易選擇。

  普通投資者不“感冒”

  儘管交易所基金具備低成本和創新優勢,但對於國內普通投資者來説,到銀行買基金仍是絕大多數人的首選。

  “之所以買基金就是因為自己不會炒股,連股票賬戶都沒有,怎麼去交易所買基金?”基民小吳的話代表了很多普通投資者的想法。天相基金分析師聞群表示,目前銀行是基金銷售的主渠道,這與銀行網點眾多、品牌知名度高密不可分。交易所基金需要通過券商交易,而普通投資者很少會為了買賣基金而到券商開戶。

  另一方面,普通投資者持有基金多以“理財”為主要目的,並不指望從交易基金中賺個盆滿缽滿。因此,“交易所基金的交易價值對普通投資者來説意義不大,普通投資者不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和交易工具,很難去做ETF的套利。”聞群表示。

  不過,胡立峰認為,正是因為目前基金的交易所化程度不夠,才造成普通投資者對交易所基金的價值認識不足。“如果在交易所能買到市場上所有的基金,投資者肯定能享受到更大的便利。同時,與銀行相比,券商的客戶經理對股市和債市的理解更深入,對投資者的服務也更專業。”

  與普通投資者相比,機構投資者普遍希望基金的交易所化能獲得更大發展。“如果有更多不同風格的ETF,我們在做投資時就可以更主動,配置起來也會更自由。”一家中型保險公司的投資經理表示。

  尤其是在今年的市場環境下,機構投資者更希望通過中短線的波段操作,主動把握市場上存在的結構性機會,獲取絕對收益。“如果有各個題材板塊的ETF,我們將更主動,這比通過基金經理做配置效率更高,也更靈活。”

責編:谷立亞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