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危機背景下,中國經濟能否在一季度後走出谷底逐漸回暖,成為了世界關注的焦點。而近期陸續披露的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數據則吹來了陣陣暖風。“中國經濟形勢開始顯現出積極的變化,形勢發展比預料的要好”,對於當前的經濟形勢,中國總理溫家寶近日如此表示。國家統計局4月16日將發佈2009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並在次日發佈消費、投資和工業生産等詳細數據。這些數據是判斷中國經濟的重要指標,也將成為中國經濟刺激政策是否還需強力加碼的依據。
中國經濟顯現出積極變化
在金融危機背景下,被料為中國經濟“最難一年”的2009年已經走完了第一季度,中國經濟能否走出嚴冬?中國一系列應對危機經濟政策成效如何?中國經濟是否已經顯露出回暖跡象?對此,中國領導人對給出了充滿信心的答案。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出席G20峰會前回答提問時就中國經濟形勢指出,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我們及時調整宏觀經濟政策,果斷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形成了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一攬子計劃。現在,這些措施已取得初步成效、呈現出積極跡象,我們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繼續保持中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4月10日,中國總理溫家寶出訪泰國時表示,中國經濟形勢開始顯現出積極的變化,形勢發展比預料的要好。中國的投資大幅度增加,消費穩定增長,一些行業和企業的困難局面開始扭轉,經營狀況回暖;信貸投放增長很快,由於銀行整體健康穩定,貨幣流動性充裕。
“我們實行的各項政策措施已初步見到效果”,回顧今年一季度走過的路,溫家寶如此示,中國政府所採取的方針政策是正確的、及時的、有效的。
中國有望在全球率先復蘇
信貸增長對促進經濟尤其重要,而中央去年底提出適度寬鬆貨幣政策的成效也最為顯著。從中國央行4月11日公佈的一季度金融運行數據以及貨幣信貸供應情況來看,有三個信號已經開始顯露出來:信貸資金逐步進入實體經濟;貨幣工具仍會以適當節奏刺激經濟;對資本市場形成一定支撐。
數據顯示,中國3月份的新增人民幣貸款再創“天量”,達到創紀錄的1.89萬億元,首季更累積達到4.58萬億元。這也證實了半年來強力刺激經濟的政策效果顯現。而事實上,更多資金已流入實體經濟,3月票據融資短錢佔比降到只佔22%,遠較1、2月時約四成為低,反映實質性貸款比重已持續上升。
進出口方面,海關總署4月10日發佈的資料也顯示出了利好:今年3月,出口和進口繼續下降,但降幅均有所減小。同時,勞動密集型等需求彈性小的行業出口出現復蘇。
佔中國經濟半壁江山的工業,也有見底回穩跡象。數據顯示,3月份PMI指數(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達52.4,連續4個月回升。有GDP風向標之稱的PMI指數被認為是快速及時反映市場動態的先行指標。一般認為,PMI指數在50以上,反映製造業經濟總體擴張;低於50,則反映製造業經濟總體衰退。對此,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表示,PMI指數的連續回升,這不僅表明中央擴大內需、促進增長、調整結構、深化改革、改善民生的一攬子政策已經明顯見效,而且意味著中國經濟很可能已企穩回暖。
用電量素來有經濟“晴雨錶”之稱。數據顯示,中國三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出現明顯回升。作為中國經濟最為活躍的兩大區域,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用電量回升態勢更為明顯。同二月份相比,三月份用電量上海增長了13。8%;江蘇增長了20%;浙江增長了30%,廣東增長了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