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銀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近日表示,央行行長周小川提出的創造超主權儲備貨幣,表現了中國在重塑國際貨幣體系方面不斷提升的影響力,同時德銀預計超主權儲備貨幣可能將是G20峰會上最引人注目的提議之一。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表了行長周小川署名文章,呼籲創造一種超主權儲備貨幣,以降低當前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儲備貨幣體系存在的系統性風險。
德銀認為在即將召開的20國首腦峰會上,超主權儲備貨幣將得到眾多新興市場國家和至少部分發達國家的支持,甚至有可能引出國際貨幣體系今後數十年間最為深刻的一項變革。而且如果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SDR)的基礎上建立起超主權儲備貨幣,那麼長期來看,中國和許多其他國家就能避免成為因主要儲備貨幣發行國自身的經濟問題和政策錯誤而産生的系統性風險的受害者。
德銀分析,中國已經清楚地認識到,現行的國際儲備貨幣體系有很大缺陷。包括中國在內的大多數國家的儲備資産配置都沒有多少選擇的餘地,多數外匯儲備只能以美元資産為主,因為美元是大部分國際貿易的結算貨幣,同時也是大多數大宗商品的定價貨幣,並且得到了流動性最強的固定收益債券市場的支持。
馬駿認為,周小川行長提出的超主權貨幣的建議就是在中長期幫助消弭中美之間巨大的雙邊貿易不平衡的一個重要思路。
但是,德銀也提醒,從技術角度而言,超主權儲備貨幣理念的實現將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過程,並且這種思路也很可能隨着時間的推移在實踐中演變成其他的形式。
責編:張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