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國集團金融峰會前夕,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09年會23日在北京落下帷幕。在國際金融危機和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這次主題為“國際金融動蕩中的中國發展和改革”的論壇吸引了眾多國際組織領導人、全球商界精英和知名專家學者。
這些來自全球各地的與會者,既關心中國在國際金融風暴衝擊下堅持著的發展與改革,更關注中國在提振全球信心、推動發展中國家增強國際話語權、促進全球和區域多邊合作所發揮的作用,關注在促進全球經濟復蘇中至關重要的“中國因素”。
“中國信心”帶來榜樣力量
陽春三月的北京,大地回暖,萬物復蘇,而全球經濟卻仍未逃離“嚴冬”。各國政府不但面臨著嚴峻的經濟形勢,更面臨著金融機構、企業和消費者普遍的信心不足。正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波圖加爾在此次論壇上所説,“現在我們面臨的危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信心的危機”。
當許多國家陷入負增長的泥沼時,在剛剛結束不久的兩會上,中國政府明確提出今年將保持8%左右的經濟增長,讓久為負面數據所困的國際經濟界為之一振,“中國信心”為全球所矚目。世界銀行東亞及太平洋地區副行長詹姆斯 亞當斯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中國是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少數幾個仍保持經濟增長的國家之一,中國在自身經濟發展和參與國際事務方面做出了一個很好的榜樣。”與會的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鄭永年説,當今世界上很少有國家像中國那樣可以對自己的經濟持積極樂觀的態度。
中國的信心並非盲目而來。繼去年12月部分經濟指標有所回暖後,今年1月份的經濟數據持續出現小幅回暖跡象,讓很多經濟界人士對於中國宏觀經濟基本面的預期更趨樂觀。
日立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古川一夫説,在今年發達經濟體進入負增長的下滑軌道之際,中國積極的財政政策以及“保八”的努力是世界經濟的希望之所在。據聯合國有關機構分析和預測,2008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度達到22%,今年將進一步增至50%。正如一位與會者所説,信心固然是要靠人們自我樹立,但信心更是由各國政府行之有效的經濟刺激措施以及由此所産生的經濟回暖信號所形成,中國在這方面起到了示範作用。
致力提高發展中國家話語權
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不斷深入,發展中經濟體日益成為世界經濟發展又一重要引擎。而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憑藉自身最近30年來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以及在參與國際事務中越來越不可替代的角色,成為世界事務決策桌上的重要成員之一,為推動發展中國家增強國際話語權發揮了重要作用。
發展中國家作為一個整體在世界經濟的運行過程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中國作為其中一員日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匯豐集團主席葛霖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當前的危機將加速全球經濟重心向亞洲轉移,從長遠看這種轉移將對全球金融市場帶來極為深遠的影響。而中國是亞洲的強國,作用不容忽視。”
在中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方面,詹姆斯 亞當斯説,中國是二十國集團的積極參與者,中國的參與使得二十國集團明顯區別於七國集團這一舊的框架。“確保發展中國家能夠充分參與全球合作”將成為倫敦峰會的一個關注重點。他認為,在就國際問題作出決策時發展中國家應享有更多話語權。今年2月,世行理事會批准一項改革方案,內容包括為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在世行董事會增加一個席位,並增加發展中國家在世行的投票權和資本份額。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世界金融危機肆虐、發達國家日益減少對發展中國家投資之時,中國在幫助發展中國家渡過難關方面挺身而出,免除了46個最不發達國家達400多億元人民幣的債務,提供發展中國家的援助超過2000億元,並承諾要繼續免除截止到2008年底最不發達國家未償還的全部中國債務,對他們出口到中國的95%的貨物實行零關稅。此外,中國政府將增加非洲援建醫院和學校、非洲到中國留學生的數量,並增派醫務人員、教員到非洲最不發達國家進行援助。
中國在危機時刻的一言一行,既極大地彰顯了中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也為中國推動發展中國家增加國際話語權奠定了良好基礎。隨著新興經濟體的崛起,中國在推動發展中國家廣泛參與國際事務決策方面將日益發揮關鍵性作用。
推動全球和區域多邊合作
應對這場史無前例的全球性金融危機,不僅需要各國的努力,國際合作必不可少。中國在推動全球和區域多邊合作和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方面不遺餘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張玉臺在論壇期間強調,國際合作與自由貿易是全球共同應對危機的關鍵所在。為了共同應對危機,中國將堅持互利共贏的原則,積極推進國際合作。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中國始終堅持以實際行動倡導國際社會同舟共濟,共克時艱。
中國商務部今年2月派團赴歐洲採購並達成150億美元協議和合同,歐洲各界人士對中國在危機時刻秉持開放理念、合作意願和負責任態度表示高度讚賞。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日前表示,今年中國將繼續擴大進口,積極組織企業採購團,赴海外大規模採購,進口設備、商品和技術。這向外界發出了加強國際合作和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積極信號。記者注意到,參加此次論壇的歐美各界商業巨頭無一例外地表示出與中國合作的強烈意願。
亞洲開發銀行行長黑田東彥在論壇上積極評價了中國在全球和區域合作方面發揮的作用,並著重指出了中國在加快“清邁倡議”多邊化進程中的積極作用。
2月下旬,東盟與中日韓(10+3)財長在泰國普吉島召開特別會議,併發表《亞洲經濟金融穩定行動計劃》,承諾要加快“清邁倡議”多邊化進程,儘早建成區域外匯儲備庫,以增強本地區的危機自救能力。
韓國對外經濟貿易政策研究院院長蔡旭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中日韓三國等有關各方的政策協調與合作有力地遏制了全球範圍內的貿易保護主義趨勢,對亞洲乃至全球的經濟復蘇起到加速作用。
此外,中國還積極推動上海合作組織各國實現合作,共抗危機。溫家寶總理在兩會記者會上呼籲上合組織各國在能源、資源、交通等基礎設施和農業、高新技術等多方面加強合作。他説,中國同俄羅斯簽署了石油、金融一攬子合作協定;同哈薩克斯坦簽訂了加強金融、能源和資源合作的意向,並有望在年內簽署協定。
全球化的世界發生了全球性的危機,需要各國以全球化的視野、全球性的合作,推動全球經濟邁向可持續發展之路。
責編:谷立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