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公佈的CPI(居民消費價格)和PPI(工業品出廠價格)再創階段新低,而基金經理們昨天一致認為,CPI、PPI雙雙下降符合機構預期,短期對股市總體影響不會很大。但他們對於降息的預期出現分歧,由此形成對債券基金的不同看法。
股市影響不大
國家統計局昨日公佈,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CPI)出現2002年12月以來的首次下降,同比下降幅度為1.6%,創下自1999年6月以來的最大跌幅。同時,2月份,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4.5%,比上月降幅擴大1.2個百分點。
對此,華富基金研究部有關人士昨天指出,實際數據與預期的吻合度相當高。
該人士認為,本次宏觀數據的公佈,雖然會引發小部分市場投資者的擔憂情緒,但對市場的總體影響不會很大。至於數據是否會引起政府的進一步大動作,還要看隨後3月份數據的變化情況。
泰達荷銀基金公司相關人士也持相似觀點。他表示,今年1月份以來貨幣政策的鬆綁,就是相關部門針對CPI和PPI指數雙降預期的應對政策。而目前A股市場的定價水準,已經綜合反映了市場對CPI和PPI指數雙降的預期。
中期壓力難減
儘管國家統計局昨天稱還不能就此判定出現通縮,但不少機構投資者擔心,CPI和PPI同時出現負增長,中國經濟已經出現通貨緊縮的徵兆,國內上市公司盈利不容樂觀。
交銀先鋒股票基金擬任基金經理史偉在面對機構投資者時直陳:“在通縮的情況下,從歷史上來看對企業贏利都是負面的。至少産品價格不斷下跌,無論對它的存貨還是産出都是負面的,而且對大家的購買預期會産生很不好的影響。”
史偉對市場還有另一重擔憂,他在與機構交流時説:“到目前為止,雖然流動性反彈有一段時間了,但我沒有感覺到哪一個券商跳出來對上市公司贏利做一個很樂觀的判斷。目前大家整體一致認為贏利會下降,我跟上市公司接觸,大家覺得一季度比(去年)四季度好一些,因為沒有庫存化過程,但是更多的公司在微觀層面上還是沒有感覺到明顯的變好。我覺得這就制約了這個公司實體經濟和贏利,起碼現在還看不到對市場(構成)一個非常有效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