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是A股市場限售股解禁的高峰期,總計有超過220億股總市值2000多億的大小非面臨解禁。如此之重的解禁壓力究竟會對市場形成怎樣的影響?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先生在做客本報中證網《財經對話》節目時表示,大小非的壓力是真實客觀存在的,造成市場估值下降的原因是流通量的增加,但不必過分恐慌,投資者應從進攻策略轉變為防守策略。
解禁制約8月行情
主持人:大小非問題一直是市場的心腹之患,8月份又是解禁的高峰期,您對8月份的市場怎麼看?如此之多的限售股解禁究竟會對市場形成怎樣的影響?
李大霄:第一,我們要客觀面對這個問題,但是不要恐慌,這是我們整體的思路。8月份共有248億股大小非將要解禁,解禁的市值大概是2000多億元,這與6、7月份相比增加了3倍左右,在這樣的情況下,顯然會對8月份行情有比較大的制約作用。第二,從整年的數量來看,8月以後,9、10月份大小非解禁數量會稍微低一些,但到了11、12月份又會是比較大的量。
對於大小非到底對市場形成的影響,我認為,第一,大小非不一定會完全減持,不一定限售股一解禁就會全部被拋掉。第二,大小非雖然不是立即被拋掉,但是大小非的增加會客觀地、確實地把流通盤增大,那麼隨着流通盤的增大,我們的估值回歸合理水平的趨勢是不可避免的。這一點我是非常堅定的,所以8月份大小非的量比較大,市場所受到的壓力也會比較大。
主持人:在8月份即將解禁的限售股當中,大小非的結構是怎樣的?大概有多少數量的大小非可能會被減持?
李大霄:從總體限售股的數量來看,大非大概是3886億股,小非是734億股,大概是5:1的比例,各個月份的情況跟這個數據幾乎差不多,大小非的結構基本上是大非多、小非少。有統計數據顯示,大非已經減持股數佔所有已解禁股的比重是17.24%,小非佔比43.5%,顯然,可能減持的限售股當中,小非多一些,大非少一些,小非的量大概是大非的2倍。
主持人:目前市場上的小非持股成本低,受到的限制不強,又不需要保持持股地位,所以套現意願很強烈,是否8月市場的減持壓力主要來自於小非?
李大霄:從已經發生的事實和統計數據來看,小非減持數量是大非減持的2倍以上,大非是17%,而小非是43%,所以説小非實際減持的壓力會大於大非,這個結論是可以成立的。除此之外另一個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大小非的壓力是一個整體的系統性的問題,市場總的流通量的增加會使總體的估值水平下降。這就是為什麼一些已經是全流通的股票,在A股市場並不存在減持壓力的股票仍然會下跌的原因。所以不管減持也好,不減持也好,流通量的增加都會使估值水平下降,這是必然出現的過程。
搶 眼 新 聞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