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8月10日電(記者任芳 張崇防)國務院國資委主任李榮融10日表示,經過幾年調整,當前中央企業負責人的薪酬是適當和規範的,國資委以年均增長4600萬元的薪酬支出,換來了央企年均增長1500億元的利潤。同時,企業負責人與職工收入的差距正在逐步縮小。
李榮融在北京國際新聞中心舉辦的新聞發佈會上公佈了1500位央企負責人的稅前收入情況。從2004年到2006年,央企負責人人均年薪分別為35萬元、43萬元和47.8萬元,央企利潤總額分別為4879.7億元、6377億元和7685億元。這三年中,央企負責人人均年薪年均增長14.9%,央企利潤總額年均增長36.7%,央企職工收入年均增長15.3%。
他介紹,2004年央企負責人35萬元的年薪中,15萬是基薪,20萬是跟業績挂鉤的績效工資。績效工資年末付60%,其餘40%任期完成後再付。國資委已經明確,從2007年到2009年,央企負責人基薪保持不變。
李榮融指出,中央企業薪酬制定以講效率為主,企業負責人薪酬一定要跟市場相適應。對於困難職工,大部分企業建立了幫扶基金。同時,上市公司負責人薪酬由董事會決定,國資委尊重董事會的決定。另外,銀行、保險公司等國有金融企業不在國資委監管範圍之內,他所公佈的數據不包括這部分企業的負責人薪酬。
國資委成立之前,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主要由企業自己確定,企業間差距很大。以2002年為例,中石化主要負責人當年收入為9萬元,三九集團主要負責人當年收入為115萬元。總體看,當時國企管理層收入與市場差距較大,國企人才流失較為明顯。
李榮融説,經過5年調整,央企目前吸引了大量人才,例如航天科技集團已有40多歲的人擔任總指揮。目前,已有相當一部分央企負責人由海內外市場招聘,為提升企業的全球競爭力奠定了基礎。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