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舉世矚目的第29屆夏季奧運會即將在北京開幕。奧運會後的中國經濟運行也因此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的發展勢頭。隨著宏觀調控的進一步加強和改善,北京奧運會後,中國經濟仍將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勢頭。
奧運會不會成為中國經濟運行的“大變量”
奧運會的召開對主辦城市北京來説,促進經濟發展的積極意義十分明顯。但對於規模宏大的中國經濟而言,奧運會對全局的影響有限,基本不會成為影響經濟運行的“大變量”。
根據摩根大通銀行的研究報告,分析和預測“奧運經濟”的兩大重要因素是:首先,主辦國的經濟發展階段至關重要,其中高速增長的發展中(或工業化)國家受奧運會的影響較小。其次,主辦國的經濟規模是另一個重要因素。
根據這兩個因素,摩根大通銀行認為,“對中國這樣一個快速發展的大國而言,奧運會的影響並不重大”。
高盛經濟研究院通過分析過去十個奧運會主辦城市的經歷後認為,舉辦奧運會可能通過兩個方面對主辦國的實體經濟産生影響:一是對基礎建設和體育設施的“額外”投資;二是遊客消費給主辦城市帶來的“額外”收入。由於這兩種額外需求通常在奧運會結束後消失,因此出現“奧運衰退”的國家都有兩個特點:其一,奧運會投資與主辦國經濟的比例較高;其二,主辦城市在全國經濟中佔有較高比重,通常以主辦城市的GDP佔全國GDP的比重表示。
就高盛給出的上述分析指標而言,首先,北京的GDP佔全國的比重一般在4%左右,而1964年東京奧運會這個比例是26.3%,1968年墨西哥城奧運會是41%,1988年漢城奧運會是27.7%,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是12.4%,2000年悉尼奧運會是24.5%,2004年雅典奧運會是34.2%。相比之下,北京的4%僅高於亞特蘭大的1.9%。
奧運投資方面,四年來,北京奧運會的直接投資為170億美元,間接投資為181億美元,總計351億美元的資金投入。分攤到四年,每年僅佔中國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的1.88%。
因此,高盛經濟研究院的結論認為,北京奧運會的投資規模和北京的經濟規模,“都不足以使中國全國的實體經濟受到根本影響”。
事實上,近年來北京的投資增長持續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對中國長期以來一直規模龐大、增速較高的投資而言,北京奧運投資的變動根本不足以撼動全局;而奧運會期間的集中消費,佔近年來中國日益增長的社會總消費比例也十分有限。因此,就投資和消費而言,不宜高估奧運會對中國經濟運行的影響程度。
中國經濟運行正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佈的監測結果顯示,上半年中國宏觀經濟預警指數為114.9,處於穩定狀態的“綠燈區”,表示經濟運行處在正常區域,也充分表明中央宏觀調控政策的積極效應開始釋放。
國家統計局的預警指數把經濟運行的狀態分為5個級別,100為理想水平,“紅燈”表示經濟過熱,“黃燈”表示經濟偏熱,“綠燈”表示經濟運行正常,“淺藍燈”表示經濟偏冷,“藍燈”表示經濟過冷。去年9月份以來,中國宏觀經濟運行連續4個月亮起偏熱的“黃燈”,宏觀經濟預警指數處於120左右的高位,達到了此輪經濟週期的最高熱度,經濟面臨走向過熱的風險。
去年下半年以來,一系列抑制通貨膨脹、防止經濟過熱的宏觀調控政策陸續出臺,而且收到明顯成效。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監測數據,今年以來,中國宏觀經濟預警指數除了四、五兩個月處於偏熱的“黃燈區”外,其他月份都處於“綠燈區”。
7月25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國際經濟不利因素和嚴重自然災害沒有改變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國民經濟繼續朝著宏觀調控預期方向發展。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要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控制物價過快上漲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把抑制通貨膨脹放在突出位置。
目前,市場各方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6月份經濟數據的分析,也形成了“中國經濟運行正回歸到宏觀調控所要達到的目標區域中”的共識,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基礎牢固。
獨特優勢保證奧運後中國經濟持續發展
當前,中國經濟仍面臨國內國外兩方面的諸多問題和不確定因素,但支撐中國經濟增長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中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大勢沒有改變。
首先,投資、消費、出口這“三駕馬車”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短期動力依然強勁。
其次,在節能減排等一系列産業政策的引導下,中國經濟結構和産業結構轉型在最近兩年出現明顯提速,經濟運行的質量明顯提升。今年前6個月,中國機電産品出口增長25.3%,佔同期出口總值的58.8%,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5個百分點。其中,電器及電子産品和機械及設備出口占總出口額的比重超過40%。此外,生産率提高較快的行業如船舶、機械和裝備製造業等,出口增速受人民幣升值和外圍環境惡化的影響不大,仍持續保持著20%多的增速。可以預計,隨著中國製造業生産率的不斷提高,機電産品出口占總出口額的比重還將繼續提高,這將進一步增強中國出口産品的競爭力。
第三,中國發展有自己的獨特優勢:有龐大的國內市場,有穩定的政治環境,勞動力和資金供應總體充裕等等。
這些,都將為奧運會後中國經濟運行提供強有力的保證。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