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開幕在即,奧運贊助企業的最後衝刺也已就緒。在贊助名單上,包括可口可樂、麥當勞、伊利、三大啤酒企業、統一方便麵、金龍魚等食品飲料企業一直衝鋒在前。不過,在鉅額贊助費外,如何判斷奧運營銷的“投入産出比”成業內關注點。
贊助企業加大銷售力度
“我們已經準備了240萬箱系列産品,供應給入場的運動員、裁判和觀眾,這一個數量還未包括市場上的其他貨品。”昨天,當被問及這次奧運會將在多大程度上促進銷售時,中國區公共事務及傳訊副總監趙彥紅對本報記者説。據預計,可口可樂在奧運期間可售出2600萬罐飲料。
同樣,麥當勞中國首席執行官施樂生説,奧運期間在北京將新開4家奧運場館餐廳。此外,麥當勞也在全國630多家餐廳24小時直播奧運,希望為近年力推的24小時店增加人流量。
根據市場營銷諮詢公司勝三(R3)與合作夥伴CSM 媒介研究最近的報告,可口可樂年銷售額達300億美元,贊助總費將小于銷售額的1%,遠遠少於其年度營銷預算的比例即10%,回報“非常豐厚”。而伊利銷售額今年一季度同比增加21%,並預計年底銷售額超過200億元。
“投入産出比”成業內關注點
根據勝三的報告,在過去三個月,包括可口可樂、麥當勞在內的頂級贊助商可測量的廣告花費達到了91億元,比之前三個月上漲了49%。
青島啤酒去年的銷售費用高達26.51億元,同比增長29.1%,奧運營銷是其中的大頭。而燕京啤酒的奧運首期贊助費就已經達1318.9萬元,要分三年攤銷。
一名外資啤酒生産商高層則對本報記者表示,年內啤酒業多重受壓,業績欠佳,恐怕一個月的奧運行情只能稍微刺激消費。
而多數企業則願意跳出單純的銷售額,以提升品牌形象來解讀“投入産出比”。趙彥紅説,贊助奧運搭建了一個和消費者溝通的平臺,這是一筆長遠的投資。伊利總裁潘剛則對記者表示,伊利的産品等於被打上了“奧運品質”烙印,這是叩開世界大門的最好的名片。
觀 察
奧運因素值得期待
業內人士認為,應該理性看待奧運營銷對食品飲料銷售的影響。
廣東瓶裝飲用水協會會長羅坦表示,奧運會期間消費者處於興奮期,理應會多消費飲料,對整個市場有正面作用。但他仍然擔憂天氣的不穩定,“今年雨水連綿,銷情與去年沒得比”。
廣東省酒類行業協會啤酒分會會長郭營新表示,以德國為例,夏天每上漲1攝氏度,每日多消化370萬瓶啤酒。而在2006年歐洲盃足球賽期間,德國的啤酒産銷量上升1.4%,德國隊每打贏一場球,啤酒銷售增加10%。“中國將有類似的情況。”郭營新説。
“相對來説,奶企通過贊助奧運在市場上的受益程度大於非贊助商,銷售會有增加,但不會很大。”中國奶業協會常務理事王丁棉對本報記者表示,牛奶屬溫和型飲品,要達到像奧運刺激啤酒銷量的程度幾乎不可能。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