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首頁 > 經濟頻道 > 證券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走出大小非慣性思維很關鍵

 

CCTV.com  2008年07月30日 08:42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證券日報  

    □ 馬方業 侯捷寧

    按照月度數據估計,8月份將是繼2月、3月之後大小非減持的又一個高峰月。於是,大小非“壓力説”再起。此時此刻,反思我們過去對大小非解禁減持的慣性思維,以便市場各方形成共識,進而穩定市場預期,十分必要。

    我們知道,心理學上有個定勢思維,指的是人們在認識事物時,由一定的心理活動所形成的某種思維準備狀態,影響或決定同類後繼思維活動的趨勢或形成的現象。思維定勢有時可能有助於新問題的解決,有時卻又會妨礙問題的解決。現在看來,在如何看待大小非解禁與減持問題上,許多投資者還是延續了股權分置時代的思維定勢,這導致在討論大小非所依據的基本事實時,出現了這樣那樣的認識差異和口徑差異。

    首先,“大小非”這個概念是股權分置時代的稱謂,在股改基本完成並進入全流通時代的今天,上市公司的股份已不再區分是否流通了,而是以限售和非限售股份區分了。因此,所謂的“大小非”,其實應該是限售股份的一部分。

    其次,作為“定數”的大小非,其佔市場的份額只能越來越小。就目前中國股市看,限售股份大體有五類,即股改形成的限售股份、IPO時大小股東的限售及戰略配售者的限售、定向增發形成的限售以及上市公司高管持股限售。權威統計數據顯示,這五類限售股份總和也不過1.4萬億股。其中,至今年6月份統計,由股改形成的限售股份共有4572億股,另外,還有少數未完成股改公司所包含的100多萬股份。可以相信,隨着大小非減持,這個定數肯定是越來越少;同時,隨着市場的穩步發展及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大小非佔比也只會越來越小,直至微不足道。

    第三,由中登公司公佈大小非減持數據,使這一問題有了真正權威的口徑。

    從今年春天起,權威部門就已給出大小非減持比不足三成的説法,但各種媒體或公司發佈自己的統計數據仍然大行其道,且有誇大之嫌。對比中登公司最新發佈的情況看,並非所有“大小非”都有減持衝動,而且也沒有所謂的“減持潮”出現。事實上,從2006年6月“大小非”獲得流通權以來,“大小非”累計減持的股票為250.07億股,只佔理論可減持股票的29.67%。今年6月份,實際減持的數量為4.51億股,而目前市場股票的平均價格大概在10元左右,據此簡單估算,6月份減持股票的交易量不足市場總成交量的1%。“大小非”實際減持行為對市場的影響微乎其微。厘清了此點,有關大小非減持是本輪行情大跌的“元兇説”也就站不住腳了。

    第四,大非的減持是理性和慎重的。

    應該説,小非作為財務投資者,由於不涉及控股權的問題,他們的解禁與減持同步性較強。就目前的實際情況看,小非減持的主要高峰已過。因此,大小非減持,今後主要還在於大非的情況。

    大股東是否變賣自己的股權,不僅要有控股權的要求,還要取決於行業的比較收益如何。而且重要的是,對A股市場來説,大非更多的表現為國有控股股東,其對資産的控制及大股東地位的要求是很高的。或許正因此,國有控股的大非們即使在解禁後也不太可能進行集中性規模化地大量減持。相反,他們甚至會在其股價跌破價值時增持股份。當然,當估值過高時,他們也會適當減持。

    股改基本已成過去時,“全流通”則在演繹進行時。今天我們談論大小非,並不是刻意淡化之,而是澄清種種混亂認識,幫助投資者改變過去的股改思維,樹立全新的全流通思維,着眼未來如何規範好市場,如何發展好市場。一句話,就是認清形勢,樹好信心,以便在變化的新情況下,把握好市場的投資新機會。

責編:韓文燕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