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2008年上半年的廣州樓市,“降價”、“低迷”、“觀望”成為了關鍵詞。
從全國第一個商品小區東湖新村誕生至今,廣州樓市已走過了30年曆程,今年是“三十而立”。而這場自2007年秋季開始的調整,廣州房地産業正在經歷著一場成長的陣痛。本次調整,既是對近年來樓價瘋狂上漲、發展商瘋狂擴張的一次修正,也將為未來房地産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打下更堅實的基礎。───編者
地産30年痛並成長著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隨即廣東省成為全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的省份之一。面對這次千載難逢的機遇,廣東經濟一路狂飆猛進,廣東房地産這30年來也一直走在全國前列。
從東湖新村這個新中國第一個商品小區的誕生,到從深圳土地出讓的共和國第一拍,再到房地産企業紛紛上市……一批廣東房企稱雄全國:銷售額最大的專業住宅開發企業的萬科,上市房企中市值最大的碧桂園,持續四年綜合實力第一的富力地産……這些企業的發展,是中國經濟成長的縮影,這些企業的産品,也是改革開放30年來民眾生活不斷提高的佐證。
在中國改革開放的30年征途上,住房制度改革直到1998年才破題,其標誌是福利分房制度在這一年終結,代之而起的是住房商品化。1998至2008,這10年,是前所未有的建築形態和生活方式裂變的10年;這10年,是從平房、筒子樓,到花園洋房、別墅和奢侈型住房的居住快速提升的10年;這10年,是房地産行業、家居行業迅速壯大和創造財富的10年,是品牌地産誕生和壯大的10年。
修正調整為行得更遠
自1998年福利分房末班車開走之後,住房商品化令房地産市場高歌猛進。2003年後,全國房屋價格持續上揚,大部分城市房屋銷售價格上漲明顯。雖然2005年後國家出臺了“國八條”、“國六條”等一系列針對房地産行業的調控政策,但房價仍然如脫韁的野馬般飛漲,2007年推向了最頂峰。
2006年5月17日,“國六條”出臺,其中“90平方米以下戶型,佔總開發面積70%以上”的政策,觸動了開發商最敏感的神經。2007年9月27日,“房貸新政”出臺,對已利用貸款購買住房又申請購買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貸款首付款比例提高至四成。逐波加強的調控,讓瘋漲的房地産行業終於不再爭論“拐點”是否來臨,轉而關注“寒冬”究竟有多長。
在房價的瘋狂上漲中,普通城市居民發現擁有一套房子的夢想仿佛越來越遠,而國家“居者有其屋”的施政願望顯然也不可能靠樓市來解決。在廣州等城市率先進行“限價房”、“新社區”等住房保障探索之後,2007年,《國務院關於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若干意見》出臺,我國全新的住房供應制度初步形成:低收入家庭主要通過廉租住房解決,外加經濟適用住房;中等收入家庭根據各地實際可以採取限價商品房和經濟租用房的辦法解決;高收入家庭主要通過市場解決。